張柏
(衡水學院美術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我國高校大力開展美育的積極意義
張柏
(衡水學院美術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美育是國民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高校開展美術教育,是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追求健康的精神生活,全面提高學生內在素質的必要手段。陶冶高尚的人格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完善人格塑造,藝術的對待生活,實現個體與社會、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大學美育的最終目的和最高境界,大學實施美育,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是時代的要求,對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提高整個國民素質有著積極重要的意義。
大學美育;審美感知力;鑒賞力;情感凈化
美育是引導學生去創造美、欣賞美、促進人們去追求獲得審美享受。作為美的凝聚的藝術所追求的最高定位,就是通過美育與藝術的熏陶,去凈化人們的心靈—使人的思想、意識、道德、情操、品格升華到美的境界,從而獲得愉悅、自由、寧靜、正義、偉大、崇高的內心感受,相比較中小學美育而言,大學美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高等教育中,在人生追求知識、自我完善的這一高層次上,美應當是人生最高境界的代名詞,它也不僅僅是某種領域的美的欣賞教育,而是關于人及人生一切領域的活動過程及活動結果的審美欣賞及審美價值觀,引導大學生用美的規律來塑造自我和追求人格完美的教育,對處于世界觀價值觀形成重要時期的大學生,有其更為特殊的意義。
在大學積極開展美育工作可以樹立學生正確的審美觀,樹立正確的、崇高的審美觀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廣泛開展美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而更廣范圍的提升我們的國民素質,審美能力包括對美敏銳的感知力、豐富的想象力和透徹的鑒賞力。審美感知力是人們審美、創美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如果審美者缺少對各種美好事物的形、聲、色等敏銳而準確的感知能力,他就不可能將豐富多彩的美的因素極其迅速的輸入到大腦中去。也就不可能獲得豐富多彩的審美感受。缺少必要的審美實踐和必要的文化素質會影響欣賞、品味精英文化的機會。只有對生活充滿了熱愛的人才能更多地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通過鑒賞藝術美,廣開想象之門,進而提高自身的審美鑒賞力,審美鑒賞能力來自長期的生活實踐、豐富的審美實踐和深厚的知識積累。生活實踐為審美鑒賞提供基本的社會知識,知識的積累既可開闊視野,又為鑒賞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礎。
大學美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一個美的欣賞者不一定能成為美的創造者,但是一個美的創造者一定能成為一個美的欣賞者。創造美的能力指的是人們按照美的規律創造美的事物和美化自身的能力。美育的任務并非使人人都成為藝術家,美的領域是多方面的,除了藝術以外,還可以表現在服飾打扮、環境美化、產品造型、社會交往、文化活動等方面。凡是在日常生活中,在人與人之間的各種交往中,都存在一個如何按照美的規律來表現美、創造美的問題。只要一個人有美的自覺意識,能主動把美帶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帶到自己的服飾打扮和言行舉止中去,想方設法來美化自己的產品,美化自己的生活環境和自己的儀表、儀態,就是一種美的表現,美的創造,也是一個人的審美創造能力的具體展示。
大學實施美育,有助于大學生的道德規范培養。道德美化,是美育的重要社會功能之一,美與善是一對親兄弟,人的內在美與德行是密不可分的。我們介紹美學中的社會美和以社會美為內容的藝術美的作品,其本身就是一種善的載體。以美引善,寓教于美,使我們的大學生在對美的事物、美的形象和美的理想的感染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規范。
大學實施美育,有助于大學生的情感凈化,美育教育不僅可以豐富當代大學生的情感,而且還可以幫助他們發揚積極健康的情感,抵制和克服消極邪惡的情感,使之情感純潔化、高尚化,從而對進一步提高人的生活情趣,美化心靈,完善大學生的人格。
大學實施美育,有助于大學生的智力開發,美育對于進一步開發大學生的智力、促進技能和潛能的良性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現代腦科學研究成果表明,利用美育,將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可以充分調動“次要半球”的積極性,又可補償“優勢半球”的機能,使人腦左右兩半球得到平衡協調的發展,就能有效的開發人的智力、技能和潛能,這對長期缺乏形象思維訓練的理工科大學生,尤顯重要。
大學實施美育,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是時代的要求,20世紀初,大學的教學內容經歷了從古典人文學科到近代學科課程的質的轉變,這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進步,然而,幾十年來,人文科學教育和自然科學教育的關系并沒有處理好,自然科學教育被強化的同時,人文科學教育去被逐漸削弱,許多國家的教育忽視了精神、道德、理想和情操方面的內容,丟掉了樹人的根本方向。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在走向現代化道路上加強對青年一代的文化素質教育和美育,特別是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尤具有重要意義。
G641
A
1005-5312(2015)05-02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