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嘯禹良薇
(蚌埠廣播電視臺,安徽 蚌埠 233000)
韓國綜藝節目探析與借鑒研究
馬嘯禹良薇
(蚌埠廣播電視臺,安徽 蚌埠 233000)
近年來,韓國的綜藝節目儼然已成為當下娛樂節目的“領頭羊”,深受國內觀眾的喜愛,網絡點擊率可謂是居高不下,哈韓潮流隊伍不斷壯大。它之所以能夠產生如此大的反響,必具備著自身的獨特優勢,在形式與內容的獨居創新是其打入國內綜藝節目市場的關鍵所在。本文首先對韓國綜藝節目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此來闡明其所產生深遠影響的原因,然后對韓國綜藝節目的可借鑒性進行了研究,以供參考。
韓國;綜藝節目;探析;鑒賞;研究
提起中國綜藝節目,想必最有影響力與競爭實力的便數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其在綜藝節目領域已立足18年之久,并具有著廣泛的受眾基礎。此外近年來的各種真人秀綜藝節目也具有著一定的影響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綜藝節目卻沒有質的突破,所有的綜藝節目幾乎都是“換湯不換藥”,處于互相模仿階段的中國綜藝節目很難滿足受眾的需求。而韓國的綜藝節目近年來深受中國國內受眾群體的青睞,這對于處于萎靡期的國內綜藝節目來講,韓國綜藝節目的競爭優勢可謂是“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中國近年來相繼引進韓國綜藝節目的版權,以歌唱類以及戶外類綜藝節目為例,取得了較高的收視率。韓國綜藝節目引起受眾群體共鳴原因、獲得成功優勢以及對于中國綜藝節目的借鑒意義等這一系列問題都成為了當前研究的重點。
(一)起步階段
韓國的電視制作行業主要是圍繞著KBS、SBS、MBC三家電視臺展開的,因而綜藝節目的起步與發展同樣是依賴于這三大電視臺的。從時間點上劃分,在2006年以前,韓國的綜藝節目與我國的綜藝節目發展的程度幾乎是并駕齊驅的,在節目的形式上、內容上都不具備著當前的優勢與特色。但是,自從06年以來,韓國電視臺對綜藝節目進行了重新的包裝,這種創新的舉措不僅使韓國的綜藝節目榮登本國內的榜首,同時也迅速的席卷海外。在綜藝節目的調整措施上,韓國的三家電視臺都對播出的時間進行了調整,促使綜藝節目的收視率一路飆升,雖然韓國對綜藝節目播出的總時間有明確的規定,但是,由于綜藝節目發展的勢頭居高不下,進而已經打破了這一規定,由此可見當前韓國的綜藝節目在國內媒體市場的分量。
(二)發展的基礎與媒介
韓國綜藝節目發展的基礎與媒介是電視劇,也就是說韓國的綜藝節目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到達現今的播出模式,它是通過各種不同題材的電視劇來吸引廣大的受眾群體,雖說“眾口難調”,但是形式多樣的電視劇題材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的受眾群體。比如以婆媳關系為題材的電視劇能夠獲得廣大家庭婦女的青睞,而凄美的愛情劇能夠獲得年輕男女的喜愛,如《藍色生死戀》這部凄美的愛情電視劇一度博得了無數青年男女的心,在中國播出后,相信80后的國內觀眾還記得宋慧喬的清純模樣,以及宋承憲那帥氣干凈的外表,還有他們之間那段虐心的愛情故事。電視劇的熱播必然會引起明星效應,當人們的視線聚焦于某一位明星身上時,自然就會關注明星的一舉一動,比如近期又演了哪部電視劇,參加了什么節目等,而將明星邀請到綜藝節目中,則又會將受眾吸引到綜藝節目上。韓國的綜藝節目都是以”打持久戰“的方式進行制作的,也就是在一個綜藝節目中融合不同受眾群體的明星們,他們參加一個綜藝節目的時間通常都會持續至少半年,這種影響力可想而知。韓國版的《爸爸我們去哪》至今已經播出了三年之久,其收視率一直居高不下,影響力頗深。
(三)輸出的途徑
韓國的綜藝節目在本國內獲得成功的同時,以同樣的戰略輸出到海外,通過韓版的電視劇來促使海外的觀眾熟知韓國的明星,哈韓潮流的不斷壯大自然就為其綜藝節目的成功打入奠定了扎實的受眾基礎。韓國的電視劇首先是迅速的搶占了東南亞國家的市場,以凄美的愛情故事并融入家庭生活來吸引大批的青年受眾,進而實現明星效應的策略,這樣電視劇順利進入了中國市場,綜藝節目緊隨其后打入中國市場。其能夠在中國市場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還包括了共同的儒家文化基礎,因為文化根源的相似,致使在思維模式上也能夠實現共鳴。正是借助電視劇的影響力,加上互聯網的普及性應用,韓國的綜藝節目實現了輸出,并逐漸獲得了廣泛的受眾群體。在此背景下,中國雖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根基,但是在綜藝節目的創新上卻止步不前,雖然綜藝節目看似種類繁多,但是并沒有真正的“王者”能夠支撐中國的綜藝節目走出國門,相反在韓國綜藝節目的沖擊下,亟待探尋出一條真正屬于自身發展特色之路。
(一)節目創新形式上的借鑒價值
當前,國內的綜藝節目按種類劃分的話無外乎就是選秀、訪談、游戲等,而且都是基于收視率的誘惑而照搬照抄,比如湖南衛視《快樂女聲》一炮打響,收視率的直線飆升,致使其他電視臺爭相模仿,各種選秀節目層出不窮,因選秀節目而出名的歌手等當前有的依舊活躍在熒屏上,但是有大部分人幾乎消失在公眾的視線中。再比如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連續三年來都獲得了較高的收視率,這就導致其他類似的綜藝節目相繼出現,毫無創新之舉。而當中國引進韓國版的《爸爸去哪》、《RUNNING MAN》之后,反響熱烈,很多中國的觀眾已經成為了這兩部綜藝節目的忠實“粉絲”,究其成功的原因在于其打破了傳統綜藝節目的形式,以戶外的形式取代了攝影棚拍攝,進而給受眾帶來了新鮮感,滿足了受眾的實際需求。事實上,這也說明了當前國內的綜藝節目在形式上過于陳舊,嚴重缺乏創新,其需要的不是不斷的引進他國綜藝節目的版權,而是要實現自我的創新與突破。
(二)制作風格上的借鑒價值
韓國的綜藝節目在制作風格上有著自身的一大鮮明特色,就是以本土文化的傳播為核心內容,并且在制作上十分用心,將明星打造成了“360度無死角”,賞心悅目的帥哥美女,加上內容上的輕松詼諧又帶著溫暖,很容易使受眾在開心快樂的同時,引起心靈上的共鳴。比如《爸爸我們去哪》就是以幾對父子或者父女外出旅行為內容,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讓觀眾感受到父愛與親情,進而以萌娃的可愛攻克受眾的心,再以卸下明星光環的爸爸形象使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偶像,在節目中我們能看到的還有韓國的山水美景、文化習俗、飲食習慣等等,開心、快樂、溫暖、有愛應該是對這一檔綜藝節目的最好定義。
(三)綜藝節目卸下了明星的光環與包袱
韓國版的《RUNNINGMAN》之所以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力,在于參演的明星不再濃妝淡抹,也不再西裝革履,而是將生活中那個真是的自己展現在受眾面前,進而打破了受眾與明星之間的距離感,使受眾能夠全方位的了解一個明星,這種大眾親民化的路線完全迎合了受眾的需求。明星不在高高在上,但是卻獲得了更多“粉絲”的支持,卸下明星光環與包袱的明星們,他們更加的輕松自在,更加的平易近人,促使受眾在增加對明星了解的同時,喜歡上這樣一檔綜藝節目。因此,中國的綜藝節目應該積極的借鑒這一經驗,而不是因為韓國的《RUNNINGMAN》火了,中國就引進版權,打造出一樣的綜藝節目,雖然《奔跑吧,兄弟》的收視率很高,但是,實現自我的創新與突破才是中國綜藝節目急需攻克的難題與挑戰。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韓國綜藝節目發展歷程的分析,很清晰的掌握了韓國綜藝節目在本國內立足并實現海外輸出的路徑,進而也就明確了韓國綜藝節目獲得成功的關鍵所在,即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同時,以電視劇為媒介,打造出明星效應,為綜藝節目的發展奠定基礎,在此基礎上,積極的抓住發展機遇,以同樣的戰略將綜藝節目打進國際市場。由此不難看出當前中國綜藝節目要想實現創新與發展,必須突破傳統模仿與復制發展路線的束縛,積極的借鑒韓國綜藝節目的成功之道,實現綜藝節目制作形式、內容上的創新與突破,并要以親民化的路線,卸下明星的光環與抱負,使其在綜藝節目中贏得受眾的支持。同時,中國綜藝節目應該在發展的過程中積極的探索出一條屬于自身發展特色之路,從而打破當前“引進版權”的束縛,實現質的飛躍,以使中國的綜藝節目在給受眾帶來開心、快樂與溫暖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
[1]樸愛花.從“韓流”看中韓文化交流[D].延吉:延邊大學,2010.
[2]尼古拉斯·阿伯克龍比,張永喜,鮑貴,陳光明(譯).電視與社會[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黃素潔.淺析體驗營銷理念在電視旅游節目中的應用——以韓國娛樂節目《兩天一夜》為例[J].經營管理者,2009(10).
[4]姜衛東.做好電視娛樂節的必要元素[J].新聞窗,2011(01).
[5]崔志惠.談韓國TV藝能節目的類型創新——以real variety節目《無限挑戰》為例[J].今傳媒,2012(06).
G222
A
1005-5312(2015)17-0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