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祥征
雖然知道早晚有這一天,可是噩耗傳來時還是令人始料未及……5月8日上午10時20分,著名的曲藝音樂家、教育家、三弦演奏家白奉霖先生仙逝,享年96歲。得知這一消息后,業內人士及親朋好友深感震驚,無比悲慟,為曲藝界失去這樣一位有作為的人物而痛心疾首。
白奉霖先生,1920年生人,少白(鳳巖,鳳鳴)派京韻大鼓藝術的杰出傳承人。怹出生于曲藝世家,幼年隨父(白曉山)兄(白鳳巖、白鳳鳴)學唱京韻大鼓,12歲正式登臺。后拜金萬昌先生為師學習梅花大鼓,又向榮劍塵、常澍田等前輩學習單弦。1941年起任弦師,曾為金萬昌、白云鵬、王佩臣及其兄白鳳鳴等名家伴奏。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總政文工團、戰友文工團曲藝教員,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顧問,中國曲協第二、三屆理事。白奉霖先生精通各種曲藝伴奏樂器如三弦、四胡、琵琶等,熟悉多個北方曲種,編曲作詞,在培養曲藝人才及藝術經驗的總結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成績。怹創作的一些節目受到了業內外人士的廣泛好評,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參與編纂了《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北京卷》。
白奉霖先生參加工作后,勤奮刻苦,積極學習樂理知識,攻讀語言學,把過去藝人帶徒弟和現代理論教學結合起來,獲得了明顯的效果。同時在教學和演出實踐中對鼓曲的唱腔、樂器伴奏等進行了大膽的改革,使其更加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此外,怹還學習了山東琴書、西河大鼓、河南墜子等演唱伴奏并熟練掌握為部隊服務,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曾兩次到朝鮮戰場慰問志愿軍戰士;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隨部隊多次到福建前線、中印邊界地區給部隊戰士慰問演出;下部隊到基層深入到北大荒等地慰問部隊官兵和軍墾戰士。
白奉霖先生自1986年10月退休后,依然筆耕不輟,編纂了《鼓曲四大派》《單弦牌子介紹》《單弦音樂欣賞漫談》等著作,并參與了《京韻大鼓傳統唱詞大全》的編寫。其中,《鼓曲四大派》是怹在86歲時編纂而成的,書中系統地介紹并記錄了劉(劉寶全)派、少白(鳳巖、鳳鳴)派京韻大鼓、金(萬昌)派梅花大鼓以及新梅花調(白鳳巖)的特點及曲譜,共收集新老鼓曲53段、78萬字;《單弦音樂欣賞漫談》是在《單弦牌子介紹》基礎上增補內容完成的,白奉霖先生本人是曲藝名弦師,曾為眾多八角鼓名家伴奏,怹會的曲牌多且準,又長期從事理論研究和教學,因此這部書堪稱同類書籍中的集成之作。
白奉霖先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曾利用簡陋的設備自彈自唱,保留下來《羅成叫關》、《建文帝出家》、《七星燈》、《千金全德》(三本)、《哭祖廟》等10余段少白派京韻大鼓的演唱錄音,并于80歲時做了音配像合成,供弟子和學生們學習。2012年收徒之際怹將這批資料委托友人發布于網絡,此舉為少白派京韻大鼓藝術的傳播注入了新鮮的原料,引發了熱烈探討,興起了研究少白派的一個熱潮。
以上白奉霖先生留下的經典著作和珍品,為曲藝知識寶庫獻上了珍貴的文獻資料。這些壯舉可謂功德無量!
另外,先生在教學育人方面也有過人之處,如指導愛徒王玉蘭時說:“你學金派梅花要做到精通,完整地把它傳承下去。”王玉蘭表示決不辜負恩師的期望,把這門藝術掌握和傳承下去,在日后實踐的過程中也確實做到了,在白奉霖先生和喬羽先生兩位名師聯袂創作的《梅花的故事》中演出并達到了近乎完美的效果;怹對愛徒陳秀敏也關愛有加,為她創作的《一副擔架》展示了京韻大鼓音樂旋律方面的完整性;對待愛徒志淑燕和關鍵更是不吝賜教,如新梅花調《張羽煮海》《探晴雯》,岔曲《寶玉探病》等作品皆受到廣泛好評。先生在在教學過程中總是強調兩個字:功、法。“功”是你下的功夫夠不夠?“法”是你學的方法對不對?(當然這也包含個人的天賦和悟性)現在看來先生對曲藝教學有著怹獨到的總結和概括,在這方面當今不少演員都得到了怹的教誨和真傳。如:楊鳳杰、孟昭宜、種玉杰等,尤其種玉杰被稱為沒叩瓢兒(術語:磕頭)的徒弟。
人們常說“人老了就像是老小孩兒”,這種現象在老師身上也出現過。有一次我和愛人關鍵還有幾個師兄弟約好第二天去看望老師,大概10:30到了老師那里,進門一看怹有點兒不高興。據家里的阿姨說,老師知道我們去老早就準備了,要給我說說活(說活即上課),誰想我去晚了惹得怹不高興。我解釋說:“今兒來就是看看您。”老師說:“你早來聊聊天兒都長學問,我都這年齡了,你得抓緊啊。”接著又對阿姨說:“吃飯。”我心想這剛幾點您就吃飯?我看老師不高興了,趕緊把三弦兒拿起來彈了幾下說:“我給您伴宴。”老師一看我拿弦兒了,立馬 “云消霧散”,胡擼一下我腦袋說:“別挨罵了。”通過這件事也可以看出老師對我的偏愛,怹是恨鐵不成鋼啊,急著要把這些寶貴知識傳授給我,要我傳承下去。也別說,從此以后我上課再也沒遲到過。
老師養生有道,該吃什么,不吃什么,活動鍛煉等等都有規律。如天氣好就叫上阿姨到院子里放風箏,風箏放起來勁兒大,怹也有主意,把風箏線綁在輪椅把手上。有一次沒綁好風箏跑了,老師急忙給怹一個忘年交的學生于江打電話:“你趕緊開車過來拉著我去買風箏,我的風箏跑了。這種鍛煉不能斷。”通過這件事也可以看出老師的童心未泯,怹把鍛煉和玩兒結合起來了,而且結合得還挺好。
晚輩不才,寥寥數語寄托了我對恩師的追思和深切懷念!附上創作的小詩一首,以表示我輩對恩師的祭奠:
亙古難能有幾人,
精通博采與五音。
承上啟下育桃李,
低調名利視煙云。
傳承曲史功德偉,
教學編纂亦有新。
今朝作古眾人念,
緬懷恩師白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