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蔻
“不以事小而不為,不以事難而怕為。”這是在二師永興供銷公司工作的陳萍萍的人生信條。作為全國勞模的她把成績當起點,把榮譽當動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在進入永興供銷公司工作之前,1986年至2006年,這20年的時間,陳萍萍在二師原湖光紡織廠織布車間工作。
1986年,不滿17歲的陳萍萍走進湖光紡織針織廠織布車間,成了一名普通的紡織女工。
陳萍萍憑著執著、勤奮和對工作的熱愛,苦練基本功。剛進廠就創下了三個第一:第一個獨立擋車;第一個月就完成了各項生產指標;第一次操作測試,就進入了織布擋車工二檔水平。這在眾多新工中屈指可數,令人刮目相看。
有著一顆強烈責任心的陳萍萍在1989年初,被委任在織布車間試織新品種。由于屬試織產品,受許多條件因素控制,第一個月下來,生產指標完成得很差,結果當月獎金都沒拿上。但她并沒有氣餒,只是更加努力地去工作。每天提前一小時上崗,做好機臺清潔,細查布面,整理經軸,檢查機械狀況,班中認真巡回,嚴格執行操作法,先易后難,有條不紊地處理停臺,征服了織機。第二個月干下來,各項指標都超額完成,為新品種開發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要做就做到最好!”這是陳萍萍始終追求的目標。
自她擔任了生產小組長后,并沒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以身作則,時刻用行動感染和帶動小組成員。一次車間空調檢修停機,由于達不到所需要的溫濕度,織布的壞車、壞布明顯增多,無法正常運轉。為了不影響生產質量,她主動配合工段采取人工灑水降溫加濕的方法來保證機臺的正常運行。她既幫擋車工擋車,又要幫助處理壞布,還要提幾十桶水灑地。一個班下來,整個人像散了架,衣服全被汗水濕透。就這樣堅持了半個月,小組出色地完成了生產任務。
出滿勤、干滿點,頭疼發燒,劇烈牙痛等等也沒請過一天假的陳萍萍,有人說她傻,她不這么認為,她說:“我是共產黨員,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以大局為重。”正是因為有了這種信念,使她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一次次站立起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陳萍萍的付出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她所在的小組連續7年產、質量、疋扯分三項生產指標名列三個工段之首,榮獲了自治區紡織工業廳“經緯奉獻”先進班組稱號。她本人也連續16年榮獲廠先進生產者、10年的廠“生產標兵”稱號,1999年獲兵團屯墾戍邊勞動獎章,2000年被自治區評為勞動模范,2001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可是,陳萍萍并沒有因此驕傲自滿,對于她來說那些成績隨著時間的流逝就已屬于過去。
2006年,陳萍萍調進永興供銷公司,她依舊發揚勞模精神,規規矩矩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陳萍萍被分配到永興供銷公司辦公室從事工會、安全生產、綜合治理和消防安全工作,剛剛涉足繁雜的工作,面對業務不熟練的困難,她去書店買來相關書籍,利用休息時間刻苦鉆研。她深信只要下工夫,鐵杵磨成針,勤能補拙。工作中她總是細心周到地做好上級要求的每一項工作,每一本臺賬都會仔細核對、標明主題,做到心中有數,事無巨細,做好做細每一件小事。
單位的領導同事自然都很喜歡這位踏實、肯干、愛學習、追求進步的姑娘,也都紛紛伸出友愛之手,使陳萍萍很快地融入了永興這個大家庭。
“從細節著眼,多投入一分用心,一分認真,辦公室工作才能做得更好。”這是陳萍萍對自己的要求。
2013年,師安監局指定永興供銷公司軋花廠在2013年軋期開始前必須完成國家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達標。當時單位也安排對此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可是理論和實踐畢竟有差距。負責標準化文字資料編寫的陳萍萍,看著公司聘請來的咨詢老師列出的13項,頭都懵了,無從下手。還有4個月就要驗收了,陳萍萍逼迫自己再難也要做好這項工作。
通過公司的幫助,陳萍萍和軋花廠的領導到師里已經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單位去學習取經。
有關安全生產工作的國標、行標,這些專業性強的資料,國家更新也快,對每條國標、行標都要上“工標網”查對。陳萍萍還要定期到現場去查看,看現場車間的整改有沒有按照國家標準執行,對現場的安全標識牌,分管領導帶著她一塊一塊地登記好尺寸、設計好內容,直到做好運到軋花廠車間,看著標識牌一塊塊地安裝好。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連續的加班加點和沒日沒夜,使得年紀輕輕的她眼睛開始嚴重老花了,但最終驗收時一次通過且還得了高分。
陳萍萍很平凡,但她在平凡中體現出了先進性。別人做到的,她做到了,別人沒有做到的,她也做到了。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轟轟烈烈,一切都是那么樸實和自然,使她的人生洋溢出一份精彩和燦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