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錦耀

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是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也是農產品加工業的關鍵環節和基礎。2012年以來,針對我國農產品產地貯藏、保鮮、烘干等初加工環節存在的方法原始、設施簡陋、損失嚴重等問題,國家啟動實施了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重點圍繞農產品貯藏、烘干等環節,支持農戶和專業合作社建設馬鈴薯貯藏窖、果蔬冷藏庫及果蔬烘干房等設施,為改善試點省區初加工設施條件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我們也看到,目前全國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水平仍然很低,即使在補助政策實施地區,現有初加工能力也遠遠不能滿足實際的需求。特別是在我國農業進入新階段、農產品加工業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薄弱的初加工環節已經成為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加快推進農產品初加工發展尤為迫切和重要。各級農產品加工業管理部門要切實把農產品初加工工作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以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為突破口,進一步理清思路,聚焦聚力,突出重點,真抓實干,進一步發揮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的引領作用,加快推進農產品初加工科技創新和水平提升,為促進農業增收增效、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民就業增收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是在整合政策資源加強初加工設施建設上發揮更大作用。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實施四年來,雖然資金規模和實施區域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和擴大,但與現代農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還有很大距離。據有關專家測算,照目前資金規模,要解決內蒙一個地區的馬鈴薯貯藏問題,至少還需要25年才能完成。因此,要通過實施補助政策,更多調動地方政府、各相關部門和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把財政支持的重點、政府工作的著力點和社會的關注點聚焦到農產品初加工上來,發揮補助政策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帶動更多的支農惠農強農資金以及社會資本支持初加工設施建設。新疆在這方面的成功經驗值得各地借鑒,近兩年,他們以實施農產品初加工補助政策為切入點,整合農業、扶貧、林業等資金近5億元,支持南疆地區建設近7000多座杏烘干房和冷藏庫,較好地改善了南疆杏烘干、貯藏設施落后的現狀,穩定了南疆杏產業的發展,為促進南疆地區農民就業增收和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當地群眾的廣泛歡迎和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各地要積極向相關部門匯報,加強和相關部門溝通,爭取更多的財政支持,加快推進初加工關鍵設施建設。
二是在推進初加工全鏈條水平提升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上發揮更大作用。農產品初加工不僅僅是烘干、貯藏的問題,而是涉及農產品產后凈化、分等分級、烘干、預冷、保鮮、包裝、儲藏等多個環節的產業鏈建設。我們也要轉變一個觀念,就是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不只是建一個窖、一個庫、一個房的簡單事情,而是要通過建窖、建庫、建房,全產業鏈推動農產品初加工發展。四川省在實施補助政策中,著力推進建立融篩選分級、清理水洗、烘干打蠟、保鮮貯藏、包裝儲運、品牌培育、市場營銷、質量檢測等為一體的農產品初加工產業園,他們的實踐表明,只有全鏈條推進,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初加工設施的效益,才能更有效地發揮初加工對農業生產和精深加工發展的支撐和保障作用。各級管理部門要認真借鑒四川的經驗,充分用好農機購置補貼等惠農政策,加強初加工各環節設施的優化配套,做實做強產業鏈、價值鏈和產品鏈,全面提升農產品初加工設施水平。
三是在推進初加工技術進步上發揮更大作用。加強技術研發、篩選和推廣是提高初加工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實施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的必然要求。要對已建烘干、貯藏設施進行技術升級改造,進一步提高初加工設施操作方便化、運行智能化水平,為實現“一庫多用、一窖多用、一房多用”目標奠定堅實基礎。要圍繞農產品產后減損增效、提高質量安全水平以及冷鏈物流等環節的重大技術問題,組織開展聯合攻關和協同攻關,加快解決制約初加工發展的瓶頸技術問題。要加強成熟技術推廣,要針對當地產業發展和農民群眾的實際需求,篩選推廣一批成熟適用技術,不斷提高初加工技術水平。
四是在培育優勢特色產業上發揮更大作用。發展特色產業是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有效途徑。近幾年我們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的最大成效,就是培育和發展了一批特色優勢產業。要進一步聚焦重點,在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資金安排上,更加聚焦當地優勢特色產業,加強設施建設和技術推廣,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要推進標準化生產,進一步完善初加工標準體系,引導農民按標準生產和誠信經營,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不斷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和抵御風險能力。要加強品牌培育和宣傳推介,通過互聯網以及組織參加農產品交易會、推介會、博覽會等活動,廣泛宣傳地方的特色產品,逐步培育一批品牌產品和品牌產業。
五是在促進農民創業就業上發揮更大作用。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具有立足農業、扎根農村、面對加工和市場等特點,資金門檻低、技術工藝要求簡單,是農民創業的首要選擇。近幾年,通過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培育了一批農民創業典型,在推動當地農業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就業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要加大農民創業扶持力度,將初加工補助資金更多地支持農民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農產品初加工,推動小微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要推進初加工設施集中建設、集中發展,力爭建一片、成一片、帶一片,逐步形成以初加工設施建設帶市場、促加工的良好局面,為農民創業搭建平臺。要進一步落實國家扶持創業和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加強技術、信息、流通、市場等公共服務,為農民創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今年是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的第四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這項工作,今年要繼續突出重點,加大支持力度,擴大實施區域,提高實施效果。要堅持以下原則:一是堅持補助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重點支持種植大戶和專業合作社,同時向現代農業示范區、新型經營主體傾斜,推進集中連片建設,不能補助企業。二是堅持農民自主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政府部門主要是通過資金補助、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等措施,鼓勵、引導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出資出勞,自主建設初加工設施,不搞包辦代替。三是堅持先審批后建設程序??h級農業、財政部門采取公開、公平、公正方式確定當年享受補助政策的專業合作社或農戶,農民以批準的申請表為憑證,開始施工建設,資金規模與建設數量要匹配,不能出現批準建設數量超過資金規模的現象。四是堅持兩次公示制度。補助對象初步確定后及補助設施通過驗收后,要在項目所在村進行兩次公示。通過兩次公示的方式接受群眾監督,把好事辦好。五是堅持陽光規范操作。項目管理全程公開,簡化程序,方便群眾。政策內容、資金分配、受益主體確認以及項目驗收等環節公開透明,相關情況及時向社會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下一步,要重點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不僅是一項具體的業務工作,更是一項政治任務,也是一種政治責任。各實施省區和縣級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嚴格按照農財兩部的要求,建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管理措施,落實工作責任,精心組織實施,將補助政策實施納入農產品加工管理部門的中心工作,并逐步上升為地方政府的重點工作,不斷營造補助政策實施的良好氛圍,確保補助政策順利實施,努力實現補助設施當年建設,當年使用,當年見效。各地應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切實保證實施工作正常開展,嚴禁將中央補助資金用于工作經費,防止出現補助資金被截留、擠占和挪用問題發生,確保補助資金真正用在設施建設上。
第二,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操作,不斷強化項目申請、審核、結算等檔案的信息化管理,通過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及時了解和掌握項目縣申請審批、信息錄入、設施建設、項目驗收、資金兌付等工作進度。一要嚴把補助對象選擇關,目前,初加工補助政策僅僅在部分省試點,不是所有申請的人都能享受到,要采取群眾認同的方式合理選定補助對象。如搖號、抽簽、抓鬮等,堅決防止優親厚友。二要嚴把補助設施建設關,補助政策涉及的初加工設施與企業制造的農業機械不同,初加工設施是由農民自主建設,符合先進適用、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服務到位的要求,達到農業部統一制定的驗收標準,才能享受到補助政策。需要各級管理部門和技術支撐單位跟蹤好、服務好,及時發現解決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設施建設保質保量完成。堅決防止指定企業、制定企業產品等做法發生。三要嚴把補助設施驗收關,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面廣量大、布局分散,既有馬鈴薯儲藏窖,又有果蔬冷藏庫,還有果蔬烘干設施等,每一大類都有多個小類。建設過程長,監管難度大。各級管理部門要緊緊圍繞申請、建設、驗收等各個環節,完善監管制度,創新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率。
第三,進一步加強技術服務。各級技術依托單位和相關技術人員,要切實承擔起補助政策實施的技術需求征集、研發、推廣和服務等工作。國家級技術支撐由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產品加工所承擔,有關重大技術問題、培訓、管理咨詢等都由他們負責。各省技術依托單位要積極承擔技術方案本地化設計、工程建設指導、技術咨詢及人員培訓等工作??h級技術依托單位要做好設施建設、使用等服務指導工作,并做好農產品初加工共性技術需求征集工作,為推進初加工技術創新推廣提供依據。要加強成熟技術推廣應用,近幾年我局組織編制了一系列馬鈴薯、甘薯和果蔬的貯藏保鮮、烘干操作規程,并且通過開展先行先試解決了一批共性技術難題,各地要積極加以推廣應用,并通過細化和完善技術方案,促進技術和設施本地化、科學化,提高初加工設施建設使用水平。
第四,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要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認真研究,解決設施建設用地、用電問題。要繼續用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篩選推薦一批適合當地經營主體需求、性價比高的初加工機械,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為提高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水平爭取更大的支持??傊c有關部門加強合作,緊密配合,共同推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順利實施。
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來之不易,落實好補助政策,關系到農產品加工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關系到各級農產品加工業管理部門的職能建設,關系到黨和政府在農民群眾中的形象。我們將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履職盡責,精心組織實施,堅持一手抓實施,一手抓監管,努力把這項強農惠農富農的好政策落實好,為推動我國農產品加工業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