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鵬
摘 ? 要:陜西省安康市創新打造“生豬產業聯盟”,金融全方位、全流程介入,通過構建“信貸+龍頭企業+規模化養殖場”的產業聯合體,以產業金融資本整合全產業鏈條,通過機制創新破解融資難題,實現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帶動生豬產業上下游企業同步發展,帶動從業人員脫貧致富,形成規模效應。該產業聯盟在完善現代農業經營機制、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和秦巴特困地區產業扶貧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產業扶貧
一、產業聯盟的內涵和優勢
產業聯盟是指出于確保合作各方的市場優勢,尋求新的規模、標準、機能或定位,應對共同的競爭者或將業務推向新領域等目的,企業間結成的互相協作和資源整合的一種模式。聯盟成員可以限于某一行業內的企業或是同一產業鏈各個組成部分的跨行業企業。由于企業的聯合,產業聯盟能在某一領域形成較大的合力和影響力,能為成員企業帶來新的客戶、市場和信息。自20世紀70年代起,產業聯盟開始在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蓬勃發展,20世紀90年代進入我國,產業聯盟目前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產業組織形式,成為企業優勢互補、拓展發展空間、提高產業或行業競爭力、實現超常規發展的重要手段。
產業聯盟的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在一定條件下降低了聯盟企業的中間交易成本。產業聯盟是介于企業和市場之間的一種資源配置手段,產業聯盟可以減少市場的交易費用和企業組織費用。例如,產業鏈合作產業聯盟可以減少市場交易中專用性資產的不確定性,同時企業專業化分工可以避免公司內部投資帶來的組織費用過大問題。二是產業聯盟有助于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產業聯盟是企業共同投入資源解決產業共性問題的有效工具,如聯盟成員通過聯合采購、聯合銷售、聯合開發或者共同投資基礎設備等達到規模經濟。
二、安康生豬產業聯盟的“陽晨模式”
地處秦巴腹地的安康市生態資源豐富、氣候適宜,發展現代生豬產業的條件得天獨厚,但長期以來,當地養豬業卻停留在“小而散”的狀況。養豬業投入大、見效慢、風險高,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而且大部分養殖戶建造于集體土地上的圈舍,因為沒有產權證,難以被金融機構視作有效抵押物,融資十分困難。作為承載眾多使命的破題之舉,在人行、銀監和地方農業、財政等部門共同推動下,2011年11月,依托國家級扶貧龍頭企業——安康市陽晨牧業公司在種豬繁殖、生物飼料、生態養殖等方面的優勢,“陽晨生豬產業聯盟”組建成立。該產業聯盟吸收眾多中小養殖企業,采取“五統一”運作模式,極大地提高了整體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金融機構積極跟進支持,打造起“信貸+龍頭企業+規模化中小養殖企業”的產業金融聯合體。
(一)統一技術管理。陽晨公司技術委員會牽頭,邀請國內知名的養豬專家、養豬場規劃設計單位參加規模化養豬場建設標準制定小組,制定了適合不同氣候條件、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規模化養豬場建設標準。標準按照傳統分體式豬舍和大跨度聯體式豬舍兩種形式,并吸收多點式、智能化飼喂系統等國際先進生產工藝和技術,制定了產業聯盟標準化養豬場建設技術標準,為產業聯盟養豬場的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截止2014年6月末,在原有基礎上新建圈舍4.3萬平方米,新購產床2800余套,有效整合提高了聯盟企業資產利用率。
(二)統一生產管理。產業聯盟統一生產管理主要通過技術場長來實現,場長由產業聯盟、加盟企業和場長本人三方進行自由選擇確定。場長的主要職責是執行陽晨統一制定的技術標準、進行生產技術管理,保證各項技術標準實施到位,完成各種生產技術指標和任務,向產業聯盟上報各類報表,對技術場長實行雙重管理,所在場主要考核生產指標的完成情況,產業聯盟則考核場長技術標準的執行情況,工作標準按生產量和績效進行確定。目前已經落實統一的產業聯盟場長管理辦法和聯盟場長績效考核辦法,2013年陽晨集團出資20萬元對場長進行獎勵。統一生產管理有效提升了加盟企業養豬水平,生豬生產水平。每頭母豬年產活仔由14頭增至19頭,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三)統一物資供應。由陽晨公司負責為聯盟企業統一提供種豬、仔豬、飼料、藥品及養殖設備等,實行統一物資質量標準,統一價格結算,按市場價格給予一定的優惠。提供給產業聯盟企業種豬、飼料低于市場均價10%。產業聯盟企業可以得到比市場價格每頭優惠200元的純種豬或二元母豬,得到比市場價格每噸優惠100至200元的飼料,累計為聯盟場戶節約成本6930萬元,降低了聯盟企業生產成本。
(四)統一財務及融資管理。陽晨公司與聯盟企業協商成立會計核算中心,統一制定財務管理制度、成本核算辦法、資金支付流程,會計核算中心為各加盟企業統一建立健全帳務,報送財務報表,提供各種會計服務,產業聯盟對加盟企業的資金收支、銀行賬戶等進行有效監管,資金實行封閉運行,有效控制信貸風險。同時,陽晨公司與國家開發銀行陜西分行、長安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加盟企業進行評估,通過與安康市財信擔保公司對聯盟企業聯合擔保,為聯盟企業解決融資困難問題,并且聯盟確保加盟企業貸款資金只能用于購買種豬、仔豬、飼料、修建場房、添置設備等畜牧生產上,不斷壯大生豬產業規模。目前,陽晨生豬產業聯盟為近70個聯盟成員實行擔保融資1.8億元,緩解了養殖企業資金難題,為企業注入了活力和動力。
(五)統一產品銷售。陽晨公司建立了統一的聯盟組織銷售信息平臺,把加盟企業分散的信息通過加工梳理整合成一個信息庫,再通過聯盟組織平臺及時、準確發布給聯盟戶,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并由產業聯盟依據市場行情負責制定統一的產品銷售價格和質量標準,實行統一定價銷售。同時,在西安建立銷售門店,與大型屠宰加工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發揮最大銷售潛能,解決聯盟戶的銷售困難。2013年,陽晨產業聯盟共向32戶聯盟企業發布信息120余條,通過信息傳遞及時解決了1.2萬頭仔豬、2萬頭育肥豬的銷售問題。
截止到2014年6月末,陽晨生豬產業聯盟中各類生豬養殖加盟企業已達到86家,現有存欄生豬25萬頭,二元種豬4.2萬頭,輻射區域主要涉及安康、寶雞、渭南、咸陽、漢中,成為陜西省第一個農業產業化聯盟集團,聯盟為近70個聯盟成員,實行擔保融資1.8億元,加盟企業較普通養殖企業年均增收15萬元。預計到2015年,陽晨生豬產業聯盟將出欄育肥豬100萬頭,實現銷售收入74億元,帶動15萬人就業,幫助1.6萬戶貧困家庭實現脫貧。生豬產業聯盟這一獨具特色的創新模式得到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2013年4月27日,陜西省委省政府在《關于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的若干意見》中大力推廣安康陽晨生豬產業聯盟模式。人民日報、經濟日報、農業科技報、陜西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對產業聯盟進行了深入的報道。陽晨生豬產業聯盟已經成為安康乃至陜西生豬產業發展強大的、新的引擎。
三、陽晨產業聯盟中的金融創新
在陽晨牧業公司的發展壯大過程中,農業發展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漢濱區信用聯社先后介入支持,共投入信貸資金2.3億元;在陽晨產業聯盟打造生豬產業“航母”的初始,國家開發銀行、安康市財信擔保公司創新“產業鏈融資”模式,先后投入信貸資金1.8億元,在陽晨產業聯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長安銀行、漢濱聯社、郵儲銀行跟進支持,與安康市財信擔保公司合作,為聯盟40余個企業發放貸款5.8億元。陽晨生豬產業聯盟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到達前所未有的水平。
(一)依托產業聯盟,極大地提高了龍頭企業的融資擔保能力。陽晨生豬產業聯盟的成立,打造起“龍頭企業+規模化養殖場”的產業聯合體。產業聯盟極大的提高了農業產業化的組織化程度;極大地提高了聯盟企業與核心企業的粘合度;極大地保障了產業鏈產品的質量;極大地降低了聯盟企業的中間交易成本。有了產業聯盟這個實體“航母”,安康市生豬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整體抗風險能力、以及龍頭企業的擔保能力極大地增強,金融機構積極介入,通過“信貸+龍頭企業+養殖企業”的模式極大地解決了中小養殖企業的融資難題。
(二)創新擔保方式,有效地解決了聯盟內小企業擔保物不足問題。需要融資時,聯盟內企業向金融機構提出貸款申請,貸款由安康市財信擔保公司提供保證擔保,而龍頭企業陽晨牧業公司以自有資產代表所有聯盟企業向財信擔保公司提供反擔保,用款企業則以自身設施設備向陽晨公司提供反擔保,從而創新性地解決了聯盟內小企業在單獨融資時面臨的合格擔保物不足的問題。在資金使用階段,由聯盟財務中心集中對用款企業的資金收支、銀行賬戶等進行全面監管和風險控制,使資金按照貸款協議約定用途用在刀刃上。
(三)統一財務和融資管理,有效控制信貸風險。陽晨公司與聯盟企業協商成立會計核算中心,統一制定財務管理制度、成本核算辦法、資金支付流程,會計核算中心為各加盟企業統一建立健全帳務,報送財務報表,提供各種會計服務,產業聯盟對加盟企業的資金收支、銀行賬戶等進行有效監管,確保加盟企業貸款資金只能用于購買種豬、仔豬、飼料、修建場房、添置設備等畜牧生產上。資金實行封閉運行,有效控制信貸風險。
(四)開展“產業鏈融資”,支持上下游產業做強做大。產業鏈貸款是以地區產業發展規劃為前提,對產業上下游進行集約化組合,進而提供貸款,達到支持地方特色優勢產業做強做大的業務模式。國開行陜西分行運用產業鏈貸款,對生豬產業的各個環節如種豬生產、生豬養殖、飼料加工、屠宰及肉制品加工等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支持整個生豬產業發展壯大。
在陽晨集團加盟的86家企業中,有超過70%的企業在加盟前因資金緊缺實際產量只能達到建設規模的30%-60%,資產利用率普遍較低。加盟后,通過擔保形式,聯盟為近70個成員在金融機構擔保融資1.8億元,大大緩解了養殖企業資金短缺的矛盾,盤活了閑置資產。通過創新,聯盟實現了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有效整合,助推了當地生豬產業健康發展。目前,安康市生豬飼養量已位居陜西省第二位。
四、產業聯盟“陽晨模式”對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啟示
(一)“信貸+龍頭企業+規模化中小企業”是一種可推廣的產業金融模式。安康市生豬產業聯盟是以核心企業為龍頭、以服務體系為紐帶、以金融資本為支撐、以產業鏈為基礎的新型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有效降低了聯盟企業的中間交易成本,實現生豬產業的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更為重要的是,依托產業聯盟構建的“信貸+龍頭企業+規模化中小企業”產業金融模式,極大地解決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陽晨產業聯盟模式,能夠在農、林、牧、漁和地方特色、支柱產業領域大力推廣,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二)以聯盟龍頭企業為核心的擔保和反擔保方式創新,能夠有效解決中小企業抵押擔保物不足問題。產業聯盟成立后,產業整體競爭力增強,龍頭企業的擔保能力也隨之增強,融資性擔保公司和金融機構介入意愿增強。同時,龍頭企業以自有資產向擔保公司提供反擔保,用款企業則以自身設施設備(養殖活體、圈舍、設備、廠房等銀行不予認可的資產)向龍頭企業提供反擔保,從而創新性地解決了聯盟內小企業在單獨融資時面臨的合格擔保物不足的問題。
(三)通過產業聯盟統一財務管理和融資投向,是提高中小企業融資滿足率和控制信貸風險的有效手段。陽晨生豬產業聯盟創新采用“五統一”模式經營管理,其中一個創新就是“統一財務管理和融資投向”。一方面,統一財務強化了內部管理,提高了信息透明度,化解了金融機構對單個中小企業信息不對稱問題。另一方面,通過統一財務的“硬約束”實現統一融資投向,有效防止融資用途改變,代金融機構加強履行了貸后監管職責,降低了信貸風險,提高了金融機構授信意愿和中小企業融資滿足率。
(四)產業聯盟是一個巨大的增信平臺,提高了整個產業融資可獲得性。陽晨生豬產業聯盟以整合各類資源為抓手,以利益聯接為紐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從聯盟內中小企業融資角度看,產業聯盟客觀上起到了信用增信的效果,實際上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增信平臺,提高了聯盟內中小企業和聯盟整體融資可獲得性。也正是基于產業聯盟這個增信平臺,國開行陜西分行創新開展全產業鏈貸款模式,對種豬生產、生豬養殖、飼料加工、屠宰及肉制品加工等生豬產業各個環節提供融資支持。
參考文獻
[1]桂小筍.產業聯盟:見證中國產業的蛻變[J].科技中國,2009,(5):22-35。
[2]冷民.產業聯盟支持政策應轉向實質性創新活動[J].北京觀察,2014,(12):42-43。
[3]梁秀英,朱春雁.我國產業聯盟標準化發展的障礙分析與研究建議[J].標準科學,2015,(4):16-19。
[4]王方紅.龍州縣“第一書記產業聯盟”破解扶貧難題的思考[J].廣西經濟,2015,(5):38-41。
[5]袁紅梅.知識服務產業聯盟探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4,(18):64-68。
The Exploration on the Path for Solving the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ith the Aid of the “Industry Association”
——Based on the Case Analysis of “Yangchen Model” in Ankang City
ZHU Xiaopeng
(Ankang Municipal Sub-branch PBC,Ankang Shaanxi)
Abstract:It was put forward at the central rural economic work conference that the new type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should be created. The Pig Industry Association set up in Ankang city in Shaanxi province is an industry union which combines the credit,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large-scale farms. By means of the association, the industrial capital is put into the industry chain, which effectively solves the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shares the risks and benefits, driv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enterprises of the pig industry, helps the local workers out of poverty and forms the scale effect. The industry alliance provides the reference in perfecting moder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mechanism, solving the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Qinba mountainous areas.
Keywords: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poverty alleviation
責任編輯、校對:申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