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歡歡 藍仙寶 朱婷婷


摘 要:本文回憶了饒偉鋒老師作為35年教研員的辛勤躬耕,講述了賦予他“老頑童”“零距離大哥”“教改領頭羊”等稱呼的由來。饒偉鋒老師35年的教研歷程為一線教育者譜出了陽光般的美妙舞曲,向社會、教師傳遞了正能量。
關鍵詞:教學;教研;教改;麗水;教研員;饒偉鋒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09-0056-02
一個成功者,用他的努力、汗水和機遇詮釋著人生的真諦。開朗的性格、和善的為人、細致的處事、積極的工作,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是奠定人生成功的基石。
饒偉鋒——這個名字在麗水、浙江乃至全國聞名遐邇,演繹著躬耕教學教研的服務人生。他被同行稱為“老頑童”“零距離大哥”“教改領頭羊”“名師打造手”“活雷鋒”“大家長”,一干就是35年。他在擔任體育教研員的時間里,麗水市的學校體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是老頑童
他,是一個性格開朗、能說會道之人,教學手段豐富多彩,教學語言幽默風趣,激趣教學法深得學生喜愛,被同仁們公認為浙江省體育教學界的老頑童。
在課堂教學及組織教研過程中,他將肢體語言演繹得淋漓盡致,并鼓勵老師們合理運用多變的教學方法;在組織各類體育教研活動中,要求設計的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新穎多樣。如2015年8月11一13日在麗水舉行的“市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疑難問題解決培訓”活動,他主動參與,率先垂范,示范跨欄、技巧、武術操、球類等動作,讓培訓者驚嘆不已;在處理市教學科研大小事情上,他都用積極而又樂觀的態度對待,每一件事情的結果都是那么的完美。
他是零距離大哥
在平常的生活中,人們已習慣稱他為“饒導”“掌門人”“饒老大”,其實就是饒大哥的意思。一方面是他的工作職位關系,另一方面是他對人謙遜的態度,具有強烈的親和力。雖然他是市教研員,但在遇見熟悉的人,哪怕是不太熟識的同仁,他都會主動地友好地打招呼,問候對方。這時,作為一線教師,心中會突然涌現一股暖流。在向嘉賓介紹體育教師時,他總是用發展的眼光把這位教師的優點提煉出來進行介紹;時常會聽到客人對他開玩笑說:“你處處都能為老師著想,用光環罩著老師,難怪你身邊的老師都個個陽光滿面,干勁十足。”在教學指導時,他總是先說優點,再提建議,最后還不忘鼓勵我們。他,總能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打消別人的緊張情緒,讓受課者帶著疑問來,載著知識走,抱著希望飛。不管什么時候,他總以大哥的姿態出現,處處呵護著、疼愛著、指導著我們。
他是教改“領頭羊”
體育課程改革,是對原體育課程的揚長避短和補充完善,是對新理念的挑戰與檢驗。在他35年的教研生涯中,經歷了六次體育課程改革與完善。每次教改,他都沖在前沿,及時學習教改信息,領會課程理念,正確把握教改方向,引領一線教師保持清醒的頭腦,穩步推進課程改革。
作為教研員,他曾參與新課程體育教學改革,并擔任教材的編委。在他擔任教研員的第二年,就成立了麗水地區教育學會中小學體育專業委員會,創刊《處州體育信息交流》,這是免費為老師們提供的體育教學交流平臺。其中王占春、曲宗湖兩位專家分別在《處州體育信息交流》上面題了詞,王占春教授的題詞是“體育科學研究是決定體育方針政策的依據”,曲宗湖教授的題詞是“力爭體育教學改革之典范”。
他不僅帶頭上研討課,還辛勤筆耕。在省級以上專業報刊雜志發表60多篇文章,在省級以上學術交流論文20多篇,在地級以上有關報刊刊登體育消息和簡訊80余則。特別是2013年第5期《體育教學》封面上的“花式籃球”深深地吸引了我們的眼球,這是《體育教學》雜志“情系操場,攜手前行”基層送教活動首站之行落腳浙江麗水的專題報道。此次活動中,多家電視臺對麗水學校體育教學模式進行了報道,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體育教學》雜志首次對麗水體育“一校一品”的體育特色教學、蓮都區“基于課堂觀察行動改進”的體育教研模式以專題報道形式呈現給了全國的專家和一線教師,也成為全國各校學習和借鑒學校體育特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經驗展示,這與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這是對麗水學校體育工作的肯定,更是對麗水學校體育工作的一種激勵和鞭策。
他是名師打造手
一個地方的名師越多,則該地方的師資力量、研究氛圍、教學效果越會蒸蒸日上,蓬勃發展,他深知這個道理,所以非常重視體育教師的隊伍建設。他在體育教師隊伍培養上提出了四線并舉的策略,即年輕教師培訓模塊、資深教師培訓模塊、骨干教師培訓模塊、名優教師培訓模塊,四個模塊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既有分線,又有融合。正是這一陽光策略,打造出了一個個真才實學、基礎扎實、創新優質的名師隊伍(表1)。
他是“活雷鋒”
雷鋒曾經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這正是他的真實寫照,他踐行著諾言,堅守到現在。
每學期,他都會到全市各學校聽課40節以上,下基層學校70多所,幫助一線教師解決課堂中的疑難問題。對于一些上公開課、參加評優課的老師,他都會利用休息時間與其精心研討。他還通過網絡為外省近30多位一線教師免費送資料,通過電話、QQ等方式給他們予以指導。一位寧波老師感慨說:“市教研員到各縣這樣趕來趕去指導還真第一次見到,可謂放下架子,忘我工作,不計報酬,服務至上呀!”
他是一個大家長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他就是麗水市一線體育教師的母親、大家長。下面幾個鏡頭是他35年記事本的幾頁回放。
記得有位體育教師家中失火,財物被燒得精光,他知道后馬上四處發動捐款近萬元,幫助這位老師渡過了難關。
還記得2014年9月6日,中秋小長假的第一天,麗水市教科院五樓會議室歡歌笑語,來自麗水市各縣市區的49名體育教師代表歡聚一堂,共度佳節,讓這些老師感覺到雖然身在外地,卻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此舉讓外籍體育教師心潮澎湃,感動不已,更加堅定了扎根麗水、奉獻青春的信念。同時,他也非常珍惜教師的教學科研成果,在活動中充當著攝像的角色,拍下眼前隨時流逝的美麗瞬間。
每逢教師節,他總會拎著水果和教學資料去市屬學校體育組看望一線老師;每年過年,他打電話或寄賀卡祝老教師節日快樂。也許你會認為這只是一個非常平常的舉動,但對于老師們來說是多么珍貴的一個動作,我們無不為他的細節服務而感動。
付出總會有回報,陽光總在風雨后。他的工作得到上級部門的肯定,多次受譽省教育廳、省體委先進工作者,各有關專業報刊雜志優秀特約記者和特約通訊員,被麗水市教育局評為優秀教育工作者,并被編入《中國體育名人大典》。
他今年就要退休了,我們在此深深的祝福饒老師:
鐵打營盤流水兵,
躬耕一線付青春。
三十五載月伴云,
體育精神輔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