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信息化扶貧項目“農民辦事不出村”開始正式接受全國832個片區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495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申報。
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是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管,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社團組織,成立于1993年,宗旨是致力于消除貧困,縮小貧富差距,促進共同富裕。按照中央領導的批示精神,信息化扶貧一直是我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目前,貧困地區農村信息化程度低,農民辦事不方便、享受政務服務成本高,已經阻礙了農民脫貧致富謀發展的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和便民惠民機制改革。2015年7月1日,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出臺,要求加快互聯網與政府公共服務體系的深度融合;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提出“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這對農村的信息化扶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帶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農民辦事不出村”項目是由協會聯合既是技術支持又是捐贈方的北京宇星新語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發起以“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為宗旨的信息化扶貧項目,旨在通過信息化幫扶,用信息化手段為老百姓提供便利服務,努力讓全國的老百姓暢享農民辦事不出村。據介紹,“農民辦事不出村”電子政務系統是一個具備在線傳輸、同步審核、結果反饋、實時提醒、監察統計、流程跟蹤諸多功能于一體的信息化系統,可整合多種資源,真正做到證件村里辦、信息村里查、農資村里訂、費用村里交、補貼村里領、矛盾村里調。目前該項目在湖北、內蒙、河北等地已成功試點運行,并取得各界的良好反響,有效解決當地群眾辦事周期長、效率低、成本高的難題。2014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云山在湖北省調研時,考察了恩施市“農民辦事不出村”項目,他指出:“你們通過網絡平臺,讓群眾辦事不出村,這點抓的很好,是深入貫徹黨中央發展關于服務型黨組織的具體體現”。
為進一步推動農村的信息化,加快貧困地區脫貧步伐,尤其是解決邊遠山區基層農民群眾辦事難、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我會經試點后擬向符合條件的各貧困縣進行推廣,現開始正式接受項目申報。
(中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