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麗霞 河北省昌黎縣科技局
構建葡萄釀酒科技創新體系打造昌黎干紅酒釀造產業集群
文|徐麗霞 河北省昌黎縣科技局

近年來,河北省昌黎縣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增強葡萄釀酒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突破口,加快企業研發中心和科技服務中介機構建設,構建了干紅酒釀造產業科技創新體系,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在品種、種植、釀造、儲存、品牌等全生產環節形成一批科研成果,產業核心競爭力明顯提升,擎動釀酒葡萄產業強勢發展,昌黎縣干紅酒釀造產業集群漸成氣候。

優質赤霞珠酒葡萄基地。
校企聯姻,創辦企業研發中心。中糧華夏葡萄釀酒有限公司投入1000多萬元,與中國農業大學聯合在昌黎縣建立了中國農業大學長城葡萄酒學院(碩士、博士)研發中心,成為全國葡萄酒行業第一家專業研發中心。其宗旨是發揮華夏葡萄釀酒有限公司的資源技術優勢和中國農業大學釀酒教學科研優勢,致力于培養我國集釀酒技術與經營管理為一體的復合型人才,實現互利互惠,研發成果共享。該中心現有在讀碩士研究生15名,先后開展了《不同菌種與輔料的發酵對比實驗》、《葡萄酒醇度調整與葡萄汁濃縮技術》、《原產地優質葡萄酒的指紋識別技術》、《葡萄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等多項科研課題,其中,葡萄酒酚類物質圖譜構建及指紋技術分析科研成果已通過了專家鑒定,并在干紅酒釀造企業中推廣應用。研發中心還與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簡稱O.I.V)、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從人員、技術交流等方面進行合作,力爭將研發中心建成具有國際一流技術水平的國家級企業研發機構。
搭建平臺,建立科技服務中介機構。本著立足產業、強化服務、促進發展的原則,昌黎縣先后建立了干紅葡萄酒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和葡萄產業技術傳播站兩家專業科技服務中介機構。其宗旨是圍繞產業的關鍵共性技術,整合資源優勢,加強同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技術合作,搭建集研發、引進、示范、推廣、培訓于一體的科技創新傳播平臺。到目前,昌黎縣已與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業科技大學、江南大學、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河北科技大學、河北農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等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建立了穩固的技術合作關系,建立了多個教學科研實習基地,圍繞釀酒葡萄產業組織開展科技攻關20多項,取得了一批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開展專項行動,實施科技富民工程。(1)科技培訓工程。昌黎縣投資3萬多元,專門組織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的專家教授結合全縣釀酒葡萄產業實際和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編寫了《釀酒葡萄無公害生產技術》一書,作為培訓農民的教材,無償提供給全縣8000多釀酒葡萄種植戶,以及周邊縣的釀酒葡萄種植戶和相關科技人員,以加快無公害釀酒葡萄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昌黎干紅葡萄酒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昌黎葡萄產業技術傳播站等科技服務中介機構還有針對性地定期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昌黎講課,培訓技術骨干,先后共舉辦培訓班20多期,參訓人員達10000人次,培訓技術骨干3000余人。(2)科技示范工程。依托華夏葡萄釀酒有限公司、朗格斯酒莊的釀酒葡萄基地,以推廣AA級綠色釀酒葡萄、有機葡萄栽培技術為核心,建立了2萬畝釀酒葡萄科技示范基地。昌黎縣還在工農業生產規劃布局上嚴格控制外界污染源對釀酒葡萄品質造成的影響,創造適宜釀酒葡萄生長的優良環境。華夏葡萄釀酒有限公司采用科技示范基地釀酒葡萄生產的干紅葡萄酒,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AA級綠色食品”,成為全國第一個達到世界最高標準的葡萄酒品牌。“華夏葡園A區干紅葡萄酒”在2004年中國國際葡萄酒及烈酒評酒會上獲“最佳中國葡萄酒”特別金獎。2005年,華夏葡園特定小產區葡萄酒榮獲“青島國際評酒會”兩枚金獎。(3)生態家園富民工程。昌黎縣采取政府推動、市場引導、農民自愿的發展思路和以農民投資為主體,政府補一點的籌資辦法,不斷加大養豬—沼氣—葡萄栽培生態模式的推廣力度。目前,全縣已建沼氣池8000多個。運用厭氧發酵殺滅病菌的原理,對有機肥進行無害化處理,一批釀酒葡萄種植園成為生態無公害釀酒葡萄示范園。為了推動這項工程的開展,昌黎干紅葡萄酒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和秦皇島噴灌機械廠共同研發成功了太陽能玻璃鋼沼氣罐,實現了一年四季都能夠正常產沼氣的良性循環。

華夏公司全自動灌裝生產線。
多輪驅動,發揮科技傳播主渠道作用。(1)創辦“中國干紅葡萄酒城”網站,搭建政府、農戶、企業、市場、科技相互交流的信息平臺。(2)組織專家教授為《昌黎科普信息報》撰寫稿件、開辦講座,以報為媒,有問有答,無償向農民提供報紙和技術服務,實現了專家與果農的互動效應。(3)發揮國家星火計劃農民科技培訓星火學校的作用,大力開展科技培訓陽光工程,壯大葡萄產業技師隊伍,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干紅酒釀造企業轉移。目前,全縣31家干紅葡萄酒釀造企業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2000多人,農民從企業中直接獲純收入2000多萬元。(4)積極開展選派科技特派員活動,發揮科技特派員的科技傳播作用。從2004年開始,昌黎縣每年都選派一批科技特派員活躍在農村廣闊的田野上,進村入戶,開展全方位的科技服務工作,實現了科技與農民的零距離接觸,成功的探索出了一條科技服務農村的有效途徑。

游客在華夏葡萄酒文化游景點品飲干紅葡萄酒。
優質釀酒葡萄品種引進試驗、示范推廣。由中糧華夏葡萄釀酒有限公司引進歐洲赤霞珠、品麗珠、美樂、納比奧羅、米勒吐爾高、瓊瑤漿、西拉等優質釀酒葡萄品種、品系50個,并進行抗病、抗逆性等的試驗,篩選適宜昌黎產區的優質釀酒葡萄品種、品系,并在中糧華夏葡萄釀酒有限公司進行了試驗、示范。篩選適宜昌黎產區的釀酒葡萄新品種、品系。
釀酒葡萄砧木引進試驗、示范。引進抗根瘤蚜、抗石灰質土壤、抗寒、抗旱,耐潮濕、耐鹽堿等特性的SO4、5BB、貝達、110R等13個國內外優質釀酒葡萄砧木品種,建立了釀酒葡萄砧木繁育基地,進行適應性和嫁接親和性以及對赤霞珠、霞多麗、品麗珠等品種漿果品質和生產性能的比較試驗,選育適宜昌黎產區推廣的砧木類型。
研發推廣葡萄無公害標準化栽培技術。針對昌黎葡萄炭疽病、灰霉病、霜霉病、白腐病等病害發生、發展規律,依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原產地域產品——昌黎葡萄酒》、《原產地域產品——昌黎玫瑰香葡萄》國家標準,集成了“釀酒葡萄無公害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釀酒葡萄產業化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釀酒葡萄標準化生產技術開發與應用”、“釀酒葡萄優質栽培技術研究”、“玫瑰香葡萄提高品質的研究”等科研成果進行示范推廣。新發展的釀酒葡萄基地重點推廣了適宜葡萄生長的單臂籬架栽培技術,以調整葉幕微氣候,達到了提高釀酒葡萄品質的目的。無公害葡萄標準化栽培技術推廣面積達到了95%以上。
釀酒葡萄深加工關鍵系列技術。集成《國際優質釀酒葡萄西拉、梅鹿輒、霞多麗等品種深加工技術研究與示范》、《電滲析法在冷穩定處理中的應用研究》、《新型葡萄酒釀造工藝的開發研究》等科研成果,真正形成了一套釀造高檔干紅葡萄酒的新的技術工藝路線。主要包括:建立了釀造高品質葡萄酒原料生產的配套技術;在釀造工藝中對果膠酶種類、用量、浸漬方式和浸漬溫度等進行了優化,針對不同釀酒葡萄品種、不同釀酒工藝,合理選擇和應用蘋果酸-乳酸發酵的菌種,制定了蘋果酸-乳酸發酵進行的時機、程度等工藝條件,應用微氧化技術調節工業規模不銹鋼大罐葡萄酒貯存的陳釀環境,改善了葡萄酒的口感和香氣,提高葡萄酒的品質,使生產成本降低。在葡萄酒冷凍處理過程中,采用電滲析分離技術,解決了葡萄酒中易出現酒石酸鹽沉淀的技術問題,提高了葡萄酒貯存的穩定性。對陳釀及酚類物質工藝過程控制、微氧化微調技術、葡萄風味物質控制技術等進行了集成與應用,完善了工藝技術參數;研究開發了葡萄皮精油提取技術,在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朗格斯酒莊、貴州茅臺葡萄酒有限公司等重點龍頭骨干企業推廣應用,建立科技成果應用示范生產企業5家,開發新產品2個。

亞洲第一大地下花崗巖酒窖。
昌黎縣通過構建葡萄釀酒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大幅提升該產業的科學技術水平與核心競爭能力,逐步形成了以華夏長城葡萄釀酒有限公司為龍頭,集釀酒葡萄栽培、葡萄酒釀造、橡木桶生產、干紅酒瓶及瓶塞制造、彩色印刷及紙箱生產、葡萄專用肥生產、葡萄酒學校、研發中心、檢測中心、葡萄酒文化觀光旅游等為一體的復合型產業集群,名列全省產業集群50強。
目前,昌黎縣擁有釀酒葡萄基地5萬畝,70%的行政村,8000多農戶栽植釀酒葡萄,年產量達6.5萬噸,2014年實現銷售收入9500萬元,釀酒葡萄面積和產量為縣級全國第一。葡萄釀酒企業達48家,年加工能力達14萬噸,并培育了長城、茅臺、朗格斯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和品牌。生產的干紅酒遠銷英、法、德、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量每年約為500噸,位居全國第一。2014年,昌黎銷售葡萄酒7.2萬千升,實現銷售收入13.5億元,利稅4.6億元,銷量占國內市場份額的近30%。以縣域為單位,昌黎已經成為全國釀酒葡萄基地面積最大、干紅酒生產能力最強的地區,相繼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干紅葡萄酒之鄉”、“中國釀酒葡萄之鄉”和“中國干紅葡萄酒城”。被河北省政府命名為“一縣一業一園”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工程示范縣、被河北省科技廳命名為“河北省干紅酒釀造特色產業基地”、“河北燕山葡萄產業昌黎科技園區”等稱號。
2002年,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昌黎葡萄酒成為全國首個獲得原產地域保護的葡萄酒產品,昌黎釀酒葡萄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產業鏈條不斷延伸,集群規模不斷擴大。2009年,秦皇島被河北省政府批準為全省唯一的葡萄產業聚集區,成立了河北昌黎干紅葡萄酒產業聚集區。
相關產業鏈中,全縣有近20家商業單位專門從事釀酒葡萄肥、藥的營銷,年營業額達1000萬元。運輸業發展迅猛,全縣有300余臺大型運輸車輛專門從事葡萄、葡萄酒及其他原輔材料運輸,年營業收入近千萬元?,F有橡木桶生產企業1家,彩印企業2家,制瓶企業1家,軟木塞企業1家,紙箱企業2家,產品中的絕大多數銷在當地。
另外,依托葡萄酒釀造業,昌黎旅游及運輸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2004年,華夏葡萄釀酒有限公司被國家旅游局認定為全國首批工業旅游示范點。以賞葡園風光、歷酒窖隧道、觀歐式酒莊為主題的“昌黎葡萄酒文化游”,年接待中外游客達10余萬人,創收300萬元。
2014年產業集群總共實現銷售收入23億元,上繳稅金占全縣財政收入的50%以上,釀酒葡萄產業成為昌黎縣名副其實的立縣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