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蘭蘭
摘 要:如今,新課程教育改革在我國全面推進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取得了很大的教學進步。然而,不能否認的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低效化現(xiàn)象依然存在。因此,身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改善課堂教學的低效化現(xiàn)象,實現(xiàn)語文課堂的高效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效化;主體性;教學目標;課堂提問
結合筆者自身教學經歷,首先對小學語文教學低效化現(xiàn)象作簡單的分析,然后提出具體的解決對策,從而促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得到切實提高。
一、小學語文教學低效化現(xiàn)象分析
1.教師獨攬課堂教學權利,課堂氣氛沉悶壓抑
一些小學語文課堂,教師一人獨攬課堂教學的操縱權、掌握權,學生極少有發(fā)表自己意見和進行自主思考的機會,課堂氣氛顯得極其沉悶壓抑,學生與教師之間缺乏互相感染的效應,教師看似出了不少力氣,但是收效甚微。
2.教學目標不清晰,學生對教材內容理解不深刻
很多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時,具有盲目性和隨意性,缺乏明確性和清晰性,在進行語文知識的講解時,常常不能突出重難點,僅僅是讓學生認認生詞、讀讀課文就草草了事,而對于文章中重要句子和段落的內在含義卻沒有細致分析,導致學生對教材內容理解不深刻。
3.課堂提問缺乏啟發(fā)性,掌握不好提問節(jié)奏
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是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然而,很多語文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常常把握不好提問節(jié)奏,提問的問題缺乏啟發(fā)性,不是太過于簡單淺顯就是和教學內容無關,雖然學生表現(xiàn)得十分積極踴躍,但是提問效果達不到理想狀態(tài)。
二、改變小學語文低效化現(xiàn)象的對策研究
1.轉變教學思想,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教師要改變以自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把自己的身份由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主宰者、控制者向主導者、指揮者進行轉變,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比如,在學習《新型玻璃》這篇課文時,我就摒棄了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一言堂教學模式,而是給學生提出了以下要求:(1)認真自讀課文,要求讀懂、讀順;(2)對課文中所描述新型玻璃的名稱、特點和作用,進行深入思考,并變成自己的理解;(3)在教室開“發(fā)布會”,由學生扮演“廠長”和“記者”,針對課文中描寫的幾種玻璃信息,展開對話。這樣,我就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也有效促進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2.認真制訂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難點
教師要認真制訂教學目標,我們一定要根據(jù)文章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去設定教學目標,切忌制訂虛目標、泛目標和去目標。同時,我們要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教材,抓準教材中的重難點,并帶領學生成功將其攻破,如此,才能促進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認識和理解,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3.掌握課堂提問技巧,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時,絕不能隨心所欲、漫無目的,否則只會浪費寶貴的上課時間,產生不了提問應有的效果和價值。所以,我們必須掌握提問技巧。如學習《小白兔和小灰兔》時,我們就可設計識記型問題“小白兔和小灰兔都向老山羊要了什么?要了之后它們又干了什么?”以幫助學生整體理解課文,然后設計理解型問題“你對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做法有什么感想?如何評價小白兔和小灰兔?”如此,既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認識和感知。
總之,身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一定要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低效化現(xiàn)象有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并采用科學教學方法和對策,使其逐漸得到改進和完善,從而實現(xiàn)小學語文的高效化教學。
參考文獻:
師進福.淺談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