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素潔 郝敏 馬歡
摘 要:杏樹作為重要經濟果樹樹種,在亳州譙城區廣泛種植,其中以牛集鎮圈椅村種植最為集中。以圈椅村為示范點,經過2年的試驗示范,總結出譙城區杏樹流膠病的發生規律與綜合防治方法,取得了明顯的防治效果。
關鍵詞:杏樹;流膠??;綜合防治
中圖分類號 S436.6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21-0083-02
杏樹在亳州譙城區牛集鎮圈椅村種植面積約有8.67hm2,品種以金太陽和凱特為主。流膠病是一種杏樹常見病,幾乎在所有杏園都有發生。一般杏樹流膠病分為非侵染性和侵染性,兩者在田間不易鑒別,因其癥狀相似且常?;旌习l生。發病主要集中在從地面到杏樹上20~40cm的高度,也可能在杏樹的分叉以及果實[1]。發病初期表現為腫脹,有半透明黃色液體流出,尤其在陰雨天氣病情更加嚴重。后期液體樹膠流出后,與空氣接觸氧化成紅褐色,先是軟膠塊后變硬,一般3~4個膠珠連在一起,流膠處表皮和木質部逐漸變褐變黑,最后腐朽。流膠病輕者導致樹勢減弱、果實減產、品質下降,重者可導致樹體衰弱死亡。其發病時期一般為每年的4~10月,在高溫多雨天氣的6~8月流膠病最為嚴重。
1 發病原因
譙城區當地有砂礓黑土、黃潮土2種土質,屬于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主要表現為季風明顯、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適中、無霜期長、四季分明、春溫多變、夏雨集中、秋高氣爽、冬長且干。
1.1 傷口 傷口是流膠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如機械和人工創傷、綁繩拉傷、強風刮傷、凍傷、日灼傷和蛀蟲傷等傷口,不及時處理均可引起流膠病。
1.2 修剪或嫁接不當 夏季枝條生長茂密,剪枝太輕造成通風透光不良;或者剪枝過重,傷口難以愈合。冬季修剪太遲或過重,傷口太大,未能及時愈合。高接換頭或大枝更新。
1.3 水肥不當 有機肥施用過少,施用N、P、K過多等,造成土壤板結、酸性過強。灌溉條件落后,旱時不能及時給水,澇時不能及時排水。除草松土不及時,使得土壤通透性差,或是施用除草劑或其他農藥,造成藥害。
1.4 病菌感染 一般杏樹在發生生理性流膠時,會有腐生菌侵染使得流膠更加嚴重。有學者認為是由葡萄座腔菌和可可球二孢菌引起的,兩者分別引起枝腐型流膠病和干腐型流膠病,這2種病菌只有在光照條件下才能生成分生孢子進行傳播。病菌在被害枝條內越冬,通過風雨傳播分生孢子,雨天從病害部位溢出病菌,順枝條流下或飛濺到嫩梢、新梢上,侵入皮孔,成為新梢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
2 綜合防治措施
2.1 增施有機肥,控制樹勢 果實采摘后,杏樹由生殖生長全部轉換為營養生長,此時應開挖施肥溝及時深施基肥,以腐熟農家肥為主,同時加入生物菌肥和少量尿素。對于流膠較嚴重的杏樹,須控制氮肥的用量。杏樹耐旱,除特別干旱時節,只需做好澇時排水工作即可,澆水灌溉最好采取分根區澆水,減少對根系的刺激。
2.2 及時鋤草松土,改善土壤結構 夏秋高溫時節樹周或全園覆蓋10cm厚的干草或秸稈,不但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和含水量,有利于根系生長,還能有效防止地面高溫輻射導致日灼病引發流膠病。果園作業時,要防止利器碰傷樹干,萬一損傷,及時給傷口涂抹鉛油合劑等防腐劑保護。
2.3 適當修剪 冬季修剪時主要剪除病蟲枝,對較大傷口,需涂抹鉛油合劑進行保護。若杏樹流膠病非常嚴重,則需要更新修剪法重新培養樹體,剪除密集大枝,保留其跟枝,且要分階段進行剪除。夏季修剪要多次進行,修剪要適度,不可過重。高接換頭和大枝更新以后,對于新生分枝要分批適當梳理,保持果園通風透光良好,同時避免日灼造成流膠。合理疏花疏果,避免大小年的發生,削弱樹勢。
2.4 樹干涂白 每年最好進行2次涂白,第1次在落葉后到土壤凍結之前,第2次在早春發芽前,涂白的部位以主干和主枝基部為主。涂白劑配方為水、柴油、食鹽、生石灰、石硫合劑原液,按照18∶0.1∶1∶6.5∶1比例配置。涂抹時要均勻周到,切記不能涂成陰陽臉。涂白不僅可以防止蛀干害蟲越冬,還可以防止凍害和日灼的發生。
2.5 刮治 流膠病發病初期及時刮除流膠及表皮層,給傷口涂抹5波美度石硫合劑和多菌靈500倍液后,再涂上白鉛油或其他保護藥劑保護,也可以在病部涂上泥巴,用塑料膜密封傷口。這樣不僅可以防止菌落在光照條件下形成分生孢子,還便于檢查是否復發。若流膠病嚴重,可以將病部與老皮用刀剜除,然后在病斑處縱向劃幾刀,刀口深入木質部,將膠液全部擠出,用四霉素100倍液或者甲基硫菌靈100倍液對病斑處進行涂抹。涂抹分2次進行,間隔5d,病情嚴重時需繼續涂抹。
2.6 噴灑防治 生長季節適當噴藥防治。早春發芽前后是流膠病孢子彈出時期,可噴灑甲拖1000倍液進行防治。7月份發病高峰期可以噴代森錳鋅1000倍液或者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進行防治。噴藥次數根據病情而定,時間間隔7d以上。
2.7 澆灌防治 每年春天在杏樹周邊1m左右的位置挖坑澆灌硫酸銅,硫酸銅與水的配比為每株100g硫酸銅與20kg的水溶液,澆灌完成后立即填土覆蓋,每月1次,澆灌4次左右即可。
參考文獻
[1]哈力旦·艾爾西.杏樹流膠病綜合防治措施[J]. 農業與技術,2015,35(22):138.
[2]喬雪紅,尹淑新,郝東升.果樹流膠病綜合防治新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7(24):92.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