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正橋,呂佳歡,王春剛,杜婧怡,楊 瑞
(佳木斯大學 人文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隨著西方多種不同的社會思潮的涌入,中國內部原有的思潮與西方的思想有了進一步的碰撞與交融,各種各樣的價值觀也由此進入到國人的視線之中。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全球一體化的全面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念日益呈現出多樣化、繁雜化的特點,各種反映社會現實問題的社會思潮應運而生。而作為新時期的主要力量的大學生群體,既具有思維活躍、創新性強、個人觀點明確等優勢。同時,對各類新鮮事物的觀察角度往往比較獨特,接觸的各種理論觀點和社會思潮繁多、龐雜。再加之,大學生所處學習環境——校園是社會思潮的發源、發展、成熟的主要陣地。因此,各種紛繁復雜的社會思潮更容易對大學生的價值觀造成較大的影響。為避免我國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過度受到多樣化社會思潮的影響,甚至使得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出現混亂,由此衍生的社會思潮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其對策的研究也變得尤為緊要。
后物質主義作為一種基本的價值導向,在1977年英格利哈特對綠色生態運動和綠色思想的研究中被提出來。20世紀90年代中期,后物質主義傳入中國,開始對中國的價值觀念產生影響。后物質主義思潮從20世紀70年代提出至今,具有一定的持久性。作為社會意識的特殊運動,其實質是以后物質主義為主要導向的思想理念。這一社會思潮,成為了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不僅反映消極的社會生活現象,還有可能對社會的發展產生沖擊。進步的社會思潮,會引導社會不斷的進步,增強思想的凝聚力,進而推動社會的發展;消極的社會思潮將會阻礙社會的進步,擾亂思想,對社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第一,后物質主義思潮使當下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錯綜復雜的價值觀念不斷涌入,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面臨著巨大沖擊,也讓大學生在進行價值取舍時有了更多的選擇,而這些龐雜多樣的選擇卻造成了大學生的迷茫。多樣性價值標準更是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評價,造成大學生現有價值選擇的迷茫。使當代大學生的價值選擇根基面臨分裂,使其價值觀日益呈現多樣化趨勢。
第二,后物質主義思潮作用下,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顯淡薄。后物質主義強調消解責任,它認為責任和個人能力是相互聯系的,個人行為所引起的后果是不可控的,要求為個人行為負責是不合理的。后物質主義提倡的另一個重要思想“去中心化”,認為隨著社會解構,社會分裂為一個個私人,中心也隨之終結。后物質主義的消解責任和去中心化思想,使部分大學生信奉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放棄道德原則,弱化了傳統道德的約束力,甚至引發道德方面的失范行為。
第三,后物質主義思潮作為一種價值導向,使得大學生開始漠視行為規范。后物質主義以懷疑和否定為主要的思維特點,否定權威及規則,質疑一切合法的基礎,提倡追求無序、悖論和非一致性,崇尚完全的放縱、自由、寬容,提倡從廣闊的視野中和多樣的角度來重新審視以往。后物質主義的這種“懷疑”“否定”“破權威”的思想導致大學生無組織性、無規律性,漠視行為規范、漠視校規校紀,這使得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意識日益下降,堅韌、毅力和抗挫折能力缺乏,心理素質水平較低。同時也削弱了大學生的意志力,瓦解了大學生的凝聚力。
首先,對當代的各種社會思潮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期達到了解更多的社會思潮對大學生可能產生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的目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客觀并且辯證地去研究現階段在我國出現的社會思潮,加強理論學習,認清西方社會思潮的本質,警惕西方錯誤社會思潮的侵入。
其次,既應該肯定后物質主義思潮的合理成分,又應該抵制其中產生的消極因素。后物質主義思潮作為一種新時期發展傳播迅速的社會意識形態,有著其必然的優勢,其主流的價值取向是積極向上的;而作為多元化的社會思潮中的一種,后物質主義崇尚個人主義,過分強調“自我”。對此,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引導和教育當代大學生形成合理的價值觀。
再次,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我國當代大學生的引導作用。現階段,在我國出現的各種社會思潮都對大學生產生著或大或小的影響。而對各社會思潮不全面的了解及對其本質的辨識不清,使得大學生對這些社會思潮極易產生盲目追崇的心理。大學生作為社會價值觀的受影響的最主要的一批人,根據大學生現階段的心理特征,具體分析后物質主義思潮的影響,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后,緊緊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后物質主義作為一種具有一定輿論導向作用的社會價值觀,能在校園文化及生活方式中產生一定的影響。為避免大學生受后物質主義思潮的消極影響,引導校園文化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使主流文化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發展。如今,網絡成為了大學生了解信息,獲取知識的必不可少的通道之一。胡錦濤總書記提出:“應積極主動地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現代信息傳播渠道不斷使大學生接受積極健康的主流思想文化。”在信息化發展趨勢下,種新的傳播技術,網絡已成為大學生獲取各種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人們更應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提高合理高效運用網絡傳媒的能力。緊緊把握輿論主導權,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的正面力量。
目前,我國并未完全進入到后物質主義價值觀階段,僅僅處于發展較為早期的階段。但大學生們作為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一個群體,極易受到某些社會思潮的負面影響。因此,對后物質主義思潮給大學生帶來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在時代發展的很長一段道路上仍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1]周穗明.“后現代”的選擇:西方興起后物質主義價值觀[J].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實,1999,(2).
[2]姜祚.淺析“80后”的后物質主義價值觀取向[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9,(4).
[3]王春剛.來華留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過程的矛盾分析及應對之策[J].高等農業教育,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