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蛟

一項鐵路工程建設就是一場大會戰,面臨的是困難和挑戰,需要的是智慧與攻堅。
在滬昆客專建設大會戰中,中鐵五局六公司依靠多年來在高鐵建設中積累的經驗,憑著“鋪架王牌軍”敢于擔當、敢于拼搏、敢于攻堅、甘于奉獻的精神,幾經搏擊,于2015年6月24日和8月6日先后奪取了制梁和架梁工程的勝利。
面對來之不易的勝利,讓參建者們難以忘卻的是這一路走來所飽嘗的酸甜苦辣……
爭分奪秒
2013年春,沉寂了兩年多的滬昆客專西段工程建設突然加快了建設節奏。一時間,場地平整回填,模板調校拼裝,設備安裝調試,工地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此時,離滬昆貴州公司給承建滬昆8標工程單位中鐵五局下的“死命令”——5月中旬預制首孔箱梁的目標僅有3個月。
受前期鐵路基建放緩的影響,施工現場除了在年前剛建好的辦公生活區、一臺拌合站和五個制梁臺座基礎及剛調撥到場的箱梁鋼模板外,其余一無所有,要兌現那道“死命令”的確困難重重。
然而,即便有天大的困難也要破關向前。曾經指揮參建過“株六復線”“廣州地鐵”“北京機場專線”“哈大客專”的公司副總經濟師兼項目經理羅漢川,不高的個子卻凝聚了強大的正能量。他根據對現場的深入了解,經過梳理,制訂出計劃,然后推進各項工作逐一展開。
工地上挖掘機伴著灰白的塵煙響起了刺耳的尖嘯聲。
“終究還是遇上了這塊硬骨頭!”聞聲趕來負責施工現場管理的副經理兼制梁場場長李輝喃喃自語道。
安順地處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區,大部分區域地表是土,到了深層卻全是縱橫溝壑的石丘。據當地老鄉介紹,遇上這些石丘就連挖掘機的鐵齒鋼牙也奈何不了。
挖掘機挖斗很快替換上了專門破石的“金剛鉆”繼續工作。“鐺鐺鐺、鐺鐺鐺……”挖掘機用了大半天時間卻只鑿出了不大的小窩巢。面對此情此景,大伙心里急壞了。
當天的生產碰頭會迅速確定了新施工方案,將從勞務隊伍中挑選從事過石場開采的人員進行爆破培訓,測點、鉆炮眼、埋炸藥……無論多硬,務必要打碎。兩天過去了,這塊“硬骨頭”被強行撬開。
可是,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地下水順著炸開的裂縫涌了出來,阻止了施工。現場人員不得不擴寬開挖范圍和深度,并一邊清理基坑,一邊用污水泵抽水,最后再用人工一鏟鏟地將淤泥清除干凈后再制模、澆筑混凝土。
新購的混凝土拌合設備比預期晚了一個月才到現場。項目部用一周時間完成了梁場的拌合設備安裝、調試和技術監督局的檢驗標定。繼而他們加快進度,只用了不到10天就完成了原需要半個月才能完成的一套模板整修。
4月底,一座占地面積118畝、月生產能力30孔、存梁量53孔的標準化制梁場呈現在安順市東郊。業主和監理單位對拌合站、試驗室、制梁場進行“三驗”,確認提前達到了橋梁預制生產條件。
5月13日,安順制梁場成功預制了首孔箱梁,正式拉開了進場兩年多來橋梁施工的帷幕。7月27~29日,安順制梁場又“90分”高分一次通過審核認證,這是近年來國內各施工單位箱梁預制場少有的“高分”。
與難較量
在2014年度的項目生產會議上,項目經理羅漢川提出了“穩中求安全、穩中求質量、穩中求進度、穩中求形象”的嚴格要求。
說到做到,從鋼筋制作綁扎、模板拼裝調校、混凝土拌合澆筑,到張拉、壓漿、封端以及現場文明施工,在每一道工序上項目部都配有專兼職安全質量帶班人員,進行嚴格規范卡控。這一作法,得到了負責貴州7、8兩個標段的監理單位——河南長城鐵路建設咨詢有限公司和美國哈莫尼公司聯合體的外籍人員豎起大拇指的“OK”稱贊。
既需要保質生產,還需要保量生產。
剛結束蘭新鐵路架梁的900噸架橋機、運梁車陸續從蘭新鐵路轉運到安順后,被拆解得七零八落的架橋機和運梁車因人手不夠無法迅速拼裝令項目部急得團團轉。
公司緊急調集20多名在滬昆杭長段的架梁作業人員星夜趕赴安順。11月13日,架橋機正式上線;17日,標段內首孔箱梁在大里程(昆明)方向的大地特大橋順利開架,正式拉開了架梁施工序幕。
滬昆使用的JQ900A型架橋機整機最大外形尺寸因大于隧道凈空尺寸,通過隧道時,運梁車馱運支架把架橋機頂起后拆除架橋機一、二、三號柱,再降低馱運支架,把架橋機主梁降低到運梁車上,由運梁車馱運架橋機通過隧道,運梁車馱運架橋機到達橋頭組裝位置后,頂升馱運支架把架橋機頂升到合適的高度,再用吊車配合分別安裝架橋機的一、二、三號柱,這看似簡單的工作,實際操作起來十分煩瑣,安全風險極大。架梁作業隊副隊長李勇,雖是現場指揮,但并不放松對設備的安全卡控,即使對每一顆螺絲,都會用扳手逐個檢查一遍。
當架至最后一座七眼橋特大橋時,1號墩至6號墩受高壓線未拆遷的影響,剩余5孔箱梁無法架設,大里程方向羅仙關2號隧道架橋機通過的時間也確定不下來,架梁施工兩頭受阻。
項目領導班子幾經權衡,被迫放緩制梁進度,一邊控制進場人員數量,一邊對現有人員挖潛,將常規的混凝土、模板、張拉壓漿等人員各自為戰的作業體系改為先集中、后分散角色互換的作業模式,實現勞務資源共享,盡可能地安排現有人員在生產不飽和的情況下有工作干,為日后的正常生產蓄勢聚力。
攻堅制勝
隨著貴廣鐵路的開通,滬昆客專也加快了建設速度。滬昆公司不斷調整壓縮貴州西段的施工工期,這意味著中鐵五局六公司在滬昆項目剩余80%工程量近9個億的產值要在2015年內全部完成。
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陸勁松,總經理曹良華,副總經理王國慶,多次趕赴滬昆施工現場指導協調工作。2015年2月7日,梁場打響了絕地反擊第一槍。為確保工期,項目部竭力為施工生產一線創造有利條件,并制定出臺節點工期考核制、鋪架相互掛鉤獎勵辦法。梁場將每一道工序都量化細分按時間進行倒排、卡控,五個制梁臺位交替循環作業。
架梁施工在完成七眼橋特大橋剩余5孔橋梁架設后,迅速調掉頭至昆明端通過羅仙關隧道,以兩運(運梁車)一架(架橋機)配備、夜運日架交叉作業方式、單班日架兩孔的進度拼搶。而拆、裝一次架橋機由最初的15天縮短到8天。架梁施工每月趕在施工節點前。
姚官屯特大橋橫跨G60滬昆高速、貴昆鐵路、西南石油管道、國防光纜,是滬昆客專貴州段高風險重點控制性工程之一。為保證架梁施工時鐵路既有線行車安全和高速公路正常通行,施工前,項目部進行了細致的施工調查和周密部署,提前與成鐵貴陽分局和高速公路管理局相關部門聯系,確定了施工時間段;同時對架、運梁設備進行了專項安全檢查,并組織架梁作業人員進行跨公、鐵路施工前專題安全施工技術培訓。為防止橋上物品高處墜落,施工現場增設了安全防護網欄,并增加安全防護人員,加強對施工區域安全防范和監控。架梁工班副班長尹樓剛,在姚官屯特大橋架設前就對每一個作業環節做足了功課,架梁作業時,架橋機的每一步前移、橋梁的每一次吊裝、落放,每個細節他都提前觀測,900噸重的橋梁在他的指揮下準確、平穩吊放在橋墩支座上。
隨著架梁施工的向前推進,運距也逐漸拉長。項目經理羅漢川除每天到施工現場檢查督導外,沿途還要查看路基和隧道路況。每晚梁車馱梁出場,項目部開通的安全質量管理微信平臺上少不了他對梁車護運人員的叮囑。項目部實行領導班子安全質量責任包保分區,黨工委書記趙軍主動攬下風險較大的夜間運梁作業,實行領導值班護運制,他帶領工委主任等人為梁車引道,通宵達旦地將一孔孔橋梁護送到目的地。運梁班的小伙子鄒偉,2014年才剛參加工作,年初調到滬昆就一直從事梁車引導員工作,長時間、長距離的步行使他腳板磨起了好幾個水泡,但他卻從沒因此請過一天假。同是2014年參加工作的鄭大三,一天夜里押運梁車突遭遇大雨,梁車剛好途經安順西復雜路段,梁車司機勸他先上車避雨,但他卻堅持在大雨中為梁車引道,那時的氣溫不到15℃,冰冷的雨水澆透了他全身……
2015年6月24日,梁場圓滿完成了250孔簡支箱梁的預制任務。
8月6日,隨著架橋機在標段內最后一座橋——白旗屯特大橋將箱梁安全平穩地吊放在昆明端的橋臺上時,標志著8標段橋梁全部安全架通。項目部在不到兩個月內再次報捷。
貴州省委宣傳部宣教處處長孟麟帶著省總工會宣教部、貴州衛視、勞動時報等新聞媒體到滬昆項目施工現場采訪后,對中鐵五局六公司建設者們在滬昆客專建設中不俗表現用了“三個得”予以稱贊,那就是:“中鐵五局六公司是一支干得、舍得、學得的隊伍,不愧為鋪架王牌軍!”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