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曦

創新是一個企業提升核心競爭能力的不竭動力,而創新的希望就在于青年。當前,青年員工具有政治參與熱情高、學習能力和可塑性強、工作態度積極、思想健康向上等特質,已經逐步成為油田發展的主力軍和后備力量。如何引導青工創新創效也成了企業發展的重要課題。結合青工特點,我認為當前油田引導青工創新創效主要還是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用企業發展成果搭建青工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
搭建平臺就是為青年員工的成長修橋鋪路,從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為油田的青工做好職業規劃,為他們提供一條清晰的成長路線。引導青工把職業當事業,把個人發展同企業發展結合起來,沿著崗位階梯,以崗位技能培訓流程為核心,且不斷加強職業拓展來提升素養。從實習到輔助崗位直至獨立定崗,甚至在更加重要的崗位上任職,隨著崗位的不斷變化和職務的不斷變化,帶來待遇薪酬和認可度上的不斷增長,從而解決青工對心理和物質的雙重需求。提供一個好的崗位待遇和增長格局,能讓青工把事業追求與職業的責任感結合在一起,這一點非常重要。通過制訂大學生培養方案、開展青工大學生成長經驗交流會、評選優秀青工大學畢業生等活動,讓他們認識到,連續地努力和可持續的目標達到就會產生個人價值和個人生活質量的不斷變化,促使他們產生自覺學習的習慣,構建以青工為主體的學習型企業內核。此外,還應該開展以團隊精神為核心的職業拓展培訓,始終保持一種員工團結協作、注重家庭文化的氛圍,從這兩個方面入手,讓青工真正對企業的發展規劃和個人的職業規劃產生高度的認同感,從而愿意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靠壓擔子促進青工不斷成長進步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在滿足基本需求后,必須激勵才會向更高層次努力,這個理論同樣也適用于油田青工工作。要做好青工工作,就必須從人的需求規律出發,從青工的實際需求出發,敢于給他們壓擔子,信任、尊重、使用他們。所謂的擔子就是責任,壓擔子就是承擔責任,靠責任壓力的傳遞促進青年員工不斷成長進步。責任感來源于積極主動的思維態度;責任感的核心基礎是自覺力。自覺性來源于習慣的力量,所以我們從青工一入廠就應該著手培養他們良好的工作習慣來強化員工的責任意識,以提升責任感來改進自我。經過多年的努力,油田制定了完善的規程,實行程序化規范化管理,如崗位責任制、導師帶徒結對子、油田公司、集團公司等不同層面的技術大賽都是最好的責任感培養手段,這種敢于把擔子交給青工的態度,為他們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因為責任使人進步,這是人才成長的必需條件。
靠制度規范引導青工行為
在青工成長過程中是需要引導和規范的,以不斷修剪不良的行為習慣、不斷修正缺點和不足。青工在走上工作崗位一段時間后,仍舊沒有成為獨當一面的工作者,管理者是有責任的。作為企業管理者,我們需要看到青工的缺點,但不能老盯著他們的缺點。看不到缺點,會用錯人,老盯著缺點,會沒人用。在青工成長成才過程中,我們的主要做法應該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可為的,是提供成才條件,營造成長氛圍;不可為的,是點對點地干預個人。每個人都愿意揚長避短,表現自己,展示才華,實現自己的價值,無可厚非。應該說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定員定崗政策必然導致競爭,這是企業的規則之一。要告誡青工:在你發光的時候,不能吹熄別人的燈。在團隊建設中要以誠信為基本原則,嚴禁采取虛假手段獲得利益。在保護青工昂揚向上的積極性的同時也要重視挫折教育。另外,個人空間不要去管,但行為規范一定要管。現在的年輕人強調自我、看重個人隱私,認為8小時以外的生活是他們個人的私人空間,并因此為由不愿參加集體活動;或感興趣的活動就參加,不感興趣的就不參加,這樣不行。行為規范的內容包括個人道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對青工的行為規范適當地約束,目的是把他們培養成心胸開闊,具有成熟人格,立足崗位,創新創效,有所作為的人。
(作者單位:大慶油田第二采油廠)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