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園春

科研院所調研信息的基本內涵
調研信息,是指緊扣企業決策需求,通過調查研究渠道獲得并經過精深加工的有分析、有建議的信息,是信息調研的成果。“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研信息不僅是調查研究的成果,更是實現領導決策科學化、高效化、準確化的有效手段。調研信息正在代表信息服務逐步向“高、精、深”方向和層次的發展。
科研院所的調研信息因其意義和價值特殊,具有自身的特點。它主要關注熱點、難點類和經驗亮點類兩種類型的信息。其中,熱點、難點類信息,重點強調及時性,忌信息滯后,相對于其他類別的信息,熱點、難點類信息的時效性最強,甚至某些時候稍微滯后幾個小時,就會導致信息的失效。經驗亮點類信息,重點強調敏銳性,忌簡單陳述,該類信息可以通過走訪政府、企業,瀏覽網頁、其他媒體等渠道挖掘信息,在搜集、挖掘信息過程中要具備較強的敏銳性和洞察力,要站在技術發展前沿和企業領導高度去篩選信息,準確捕捉到重點信息、關鍵信息;采編經驗亮點類信息時,不但要反映出相關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更要著力突出有特色的具體做法和措施。根據調研信息的目標和特性,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為科研人員本身研究服務;二是為企業開展相關工作、提高生產經營效果提供參考。
做好調研信息工作的重要意義
做好調研信息工作是改進服務質量的重要舉措
作為隸屬于中國石油集團的科研院所,西北分院一直承擔著為西北各油田企業從事勘探開發技術服務的重任,在開展科研服務過程中,調研信息工作自始至終貫穿于科研工作的全過程。借助于西北分院的特色技術和人才優勢,分院積極開展的系列調研信息工作每年都為油田企業提供了規模化、專業化的特色性科研服務,有效降低了油田企業在創新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減少油田企業創新投入的綜合成本,特別是有效解決了有些油田無法依靠自身資源解決關鍵技術的問題,得到各油田的高度肯定和信賴,越來越成為油田勘探開發決策部署的重要技術力量。
做好調研信息是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渠道
調研信息工作為分院和油田企業間建立起一條溝通、交流的“信息快車道”,大大縮短了信息傳播反饋的時間,有效避免了信息傳遞的層層衰減,提高了信息傳播的效率和執行效果。由于地理位置和管理模式上的優勢,分院創新向每個油田都派駐研究“小分隊”或建“研究基地”的管理模式,使得大多數調研信息來源于油田企業的生產一線,使其更具準確性和說服力,部分無關信息或非關鍵信息在調研過程中被及時被篩除,而關鍵點被捕捉并得到有效反饋,使信息的搜集和匯總更為高效。
做好調研信息是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
調研信息有助于指導油田企業結合發展實際,有的放矢,推動油田生產經營工作。通過大量深入地調查研究,找準課題研究選題的切入點、著力點;有利于推動研究的重要領域、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合理把握研究課題的有效方法和具體措施,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以重點難點問題的突破帶動科研水平及特色技術服務的整體推進、創新發展。分院自成立以來,基本上形成一種“規矩”,每年至少1~2次,由分院主要領導帶隊,各相關部門和技術骨干參加,到各油田進行全面調研、走訪,了解油田技術需求,把握研究重點,及時調整研究方向。調研結束回到分院后,再經過認真、反復的組織討論,形成系統的調研簡報,分發至各部門和研究“小分隊”或“研究基地”,成為全院指導研究重點和方向的綱領性文件。這些做法對分院自身的發展和有效解決油田技術難題起到了良好效果。
切實改進調研信息質量與應用的思考
調研信息的數量和質量在一定意義上直接關系到科研院所的存在與發展,這是一個無需討論的話題。而無論是為了自身研究水平的提高,還是更好地為油田服務,要做好調研信息工作,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要以虛心求教的態度深入基層,深入一線,突出重點,關注熱點,剖析難點,誠心實意地多向油田技術人員討論,大量掌握第一手資料,經過歸納、整理,形成高質量、有分析、有見解、有對策價值的調研信息和材料。調研信息寫作要做到選題要準、準備要足、調查要細、研究要深、觀點要新、語言要活,做到邏輯性、系統性與科學性的有機統一。
明確調研選題
信息調研最重要和最困難的部分是如何準確選題。偏離油田需求或領導決策意向的題目不現實、不合時宜;太大的題目無力完成,個性化小題目又沒有實質性意義。因此,信息調研工作成功的關鍵就是要選好調研題目。
中國石油集團對西北分院的定位即是為西部油田的勘探開發、增儲上產服務,圍繞這個總體定位的一切調研信息,自然也就要圍繞這個中心任務,圍繞油田企業十分關注的勘探開發熱點、難點問題,圍繞油田企業急需解決的勘探開發技術需求,圍繞石油、天然氣行業技術進展和動態現狀,圍繞國內外技術發展方向,圍繞未來發展趨勢性、傾向性問題的選題。對油田企業來說,增儲上產、降本增效是頭等重要的工作,除了直接用于勘探開發相關的動態和信息外,作為集團公司級的科研院所,還應站在更高的角度,及時關注國內外油氣行業的宏觀形勢、外部重大變故、行業動態,超前預測與企業有關的事態走向,有利于指導分院自身發展和油田企業未來綜合經營的方向,有利于領導把握未來發展的趨勢并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
提高信息質量
調研信息既要有一定的數量,更重要的是要有更高、更有價值的質量。要想提高調研信息質量,首先必須明確調查的目的和調查選題,在此基礎上,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使調研信息能夠真正充分發揮其服務于決策、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
一是調研信息提出的觀點要盡可能新穎。各油田經過多年的勘探開發,一般地質理論和地質現象方面的資料和觀點成熟性好,盡量尊重前人觀點和認識,但是,一些地震、測井等技術方面的調研信息,要盡量追求創新。要善于發現新情況,研究新問題,多出新主意,總結新經驗,避免乏味陳舊、千篇一律、耳熟能詳的信息。要吸引“眼球”,使人有一睹為快的欲望,可在提煉觀點上下功夫,使所提出的觀點具有開拓思路、耳目一新的感受。
二是調研信息的內容要實事求是。尊重事實、務實求真是調研與信息寫作的最基本要求,最好能夠多體現深入基層、深入現場,利用生產實際最典型的事例和數據來說明主題。無論是地質,還是勘探開發技術,都要力求尊重科學,敢于否定,切勿搜集假信息、假資料。通過現場或其他渠道調研的結果是什么情況,就反映什么情況,不主觀臆斷、以偏概全,要真實地反映情況,切實推動工作。
三是針對調研成果展開深層次的剖析。調研信息寫作要有層次、有深度,可通過越級思維的方法,站在領導的角度超前思考問題,注重對原始材料由表及里的深入挖掘,處理好由整體到局部、由宏觀到微觀、由定性到定量、由時間到空間的關系,不僅要看到事物的本質,還要看到它與周圍其他事物的聯系;不僅要座談,還要問卷調查、訪問以及實地觀察,確保調研形式的多樣化;不僅要聽介紹,更要聽基層員工或者群眾的反映,“偏聽則暗,兼聽則明”,通過點滴工作做到見微知著,使調研信息成果有理論功底,有深刻見解,只有調研深入,認識才能得到升華。
四是調研信息寫作要簡明扼要,增強可讀性。首先,調研信息篇幅要短小精悍、簡潔明快、開門見山、結構清晰。文字太長,不僅寫作時耗時費力,閱讀上也要牽扯讀者的大量精力;其次,要將大量的信息、情況進行高度濃縮,一針見血,用有限的文字包含最大限度的資訊;最后,應多運用一些來自基層現場、來自普通技術人員、甚至來自外行人員也能讀懂的鮮活語言,使調研報告語言靈動起來,避免干澀生硬。
五是快速、及時地對調研信息進行報送。研究院所調研信息區別于一般企事業或政府部門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要站在科學前沿、踏在前人肩膀上。調研信息要體現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及時傳遞實用信息,重點工作安排部署后及時向上級反映情況,使油田領導掌握解決問題的有效時機,確保推廣應用和決策工作處于主動、可控的狀態。多年來,分院的簡報和生產動態信息,為指導油田技術服務做出重要貢獻的最大亮點就在于其及時、準確地反映或反饋了油田技術需求與研究成果的匹配性,指導研究人員及時調整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取得了積極的作用。
注重成果轉化
多年來,西北分院的研究成果已經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油田決策,而分院研究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從上到下進行的廣泛調查研究。利用研究簡報作為調研成果時,必須牢固樹立為油田領導決策服務的指導思想已經成為分院各級領導和技術研究人員的共識。強化調研成果的轉化意識,使其轉化為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辦法和措施,具有為決策提供服務的可操作性,成為調研成果能否成功轉化的關鍵,其中必須注意做好兩點:一是要積極做好調研成果的匯報工作,匯報材料要突出主要觀點和對策建議;另一方面,在起草文件或簡報時,須將調研中提出的觀點和建議寫入,有利于領導審定和決策參考。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西北分院)
(責任編輯:胡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