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近日,因所分管的下屬單位近年來發生多起黨員領導干部違法違紀案件,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不力,海南省某官員被追責,并受黨內警告處分。有評論者指出: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下屬干部違紀違法案件,沒有引發注意,這其中是否存在刻意的縱容或包庇?警惕分管領域腐敗,當牢記“瓜田李下”古訓。
古詩《君子行》中有佳句:“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在瓜田邊駐足,最好不要彎下身來系鞋帶;恰巧走在李樹下,最好不要抬起手來整帽子,以免引發不必要的猜疑—— 因為曾有人克制不住在瓜田李下的一時沖動,貪圖一時口舌之快而犯規,所以別人提防你再犯規,也就無可厚非。進一步說,“瓜田李下”,是人們行為文明約定俗成的警戒區,在其他許多類似瓜田李下的地方,也值得人們自我檢點和回避。
北齊時期,博陵太守袁聿修有一回外出考察,路過山東兗州,刺史讓人贈他一匹當地產的白緞。袁聿修得悉,便先一步匆匆離開了兗州,手下問他緣由,他說,應避瓜田李下之嫌,兗州乃盛產綢緞之鄉,這不,人家東西早準備好了,咱們還是走開為好。
做人平時注重自律,才能挺得直脊梁。每遇瓜田李下是非之地,最好繞行,比如一些酒樓茶室、桑拿按摩之類的場所,就不必挨得太近,與其考驗自己的定力,不如早早繞道遠離。對于手握一定權力的領導干部而言,“瓜田李下”,則不止可作為遠離誘惑的警示,更可提醒自己:職責范圍內,有哪些地方容易引發腐敗,容易引來輿論質疑?又有哪些地方容易讓下屬乃至自己禁不住誘惑?提前防備,則“瓜田李下”,或可變為“未雨綢繆”。(許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