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反假貨幣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如何建立反假貨幣長效機制,切實維護正常的貨幣流通秩序,保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當前反假貨幣工作的一個重點課題。本文針對隴南市反假貨幣工作現狀,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反假措施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反假貨幣 長效機制 建議
一、隴南市反假貨幣工作機制建設情況
近年來,隴南中支認真貫徹落實全省人民銀行業務工作會議精神,高度重視轄區反假貨幣工作,嚴厲打擊制販假幣違法犯罪行為,積極維護人民幣信譽,著力推進反假貨幣長效機制建設。
(一)充分發揮反假貨幣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的組織協調作用
隴南中支作為隴南市反假貨幣工作的牽頭單位,有效落實反假貨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組織銀行業金融機構召開反假貨幣工作聯席會議,對反假貨幣工作進行了細致的安排部署,確保全轄反假貨幣工作正常開展。同時進一步健全成員單位間的溝通機制、預警機制和聯動機制,有效落實反假貨幣主要工作和任務,實現反假貨幣信息共享,形成反假貨幣工作合力,積極推動轄區反假貨幣工作。
(二)不斷加強轄區反假貨幣基礎工作
高度重視轄區反假貨幣基礎工作,通過采取業務指導、現場檢查等各種措施,不斷促進轄區反假貨幣工作的常態化和規范化。一是保證反假貨幣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轄內各級人民銀行及金融機構收繳假幣已基本通過信息系統進行處理,假幣收繳工作日趨科學化,各級行掌握假幣收繳情況更加準確、及時。二是切實加強對金融機構反假貨幣工作的執法檢查力度,督促金融機構對收繳的假幣建立假幣代保管登記簿,對假幣實物進行入柜保管,按月上繳人民銀行,各金融機構營業網點的反假貨幣工作進一步得到規范。三是要求金融機構網點臨柜人員持反假貨幣上崗資格證上崗。按照總行編制的《反假貨幣培訓大綱》,依據金融機構反假貨幣培訓規劃表,組織現金從業人員開展反假貨幣培訓、參加遠程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試,規范各機構網點臨柜人員的假幣收繳行為。
(三)加大金融機構反假貨幣綜合治理
積極督促轄內各金融機構落實冠字號碼查詢工作任務,加大機具配置、查詢業務辦理、系統維護力度,有效維護公眾持幣權益。認真落實假幣“零容忍”工作要求,按月對金融機構繳存人民銀行發行庫現金中發現假幣情況進行通報,對排名倒數的金融機構采取約談、警告、通報批評、停業整頓等措施,督促金融機構對外誤付假幣治理工作深入開展。
(四)積極組織開展反假貨幣宣傳活動
不斷加強市區及農村地區的反假幣宣傳力度,督促各商業銀行設立反假貨幣宣傳欄和反假咨詢臺,在營業場所常年擺放反假宣傳資料,促進轄區反假貨幣宣傳工作的日常化和持續性,提高社會公眾反假貨幣的法律意識和識別能力,維護人民幣信譽和群眾利益。
二、目前反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假幣的活動空間由城市向農村轉移
反假宣傳長期在城區及繁華鄉鎮進行,居民的反假意識有了一定的提高,且隨著對假幣的打擊力度逐漸加大,犯罪分子在城市不易得手,為了逃避打擊風險,開始將假幣活動區域向更加偏遠的鄉鎮轉移。尤其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犯罪分子利用當地農民對人民幣識別能力較弱的情況,在農副產品的交易中加雜使用假幣,如果群眾的識假辨假能力較差,防假意識不強,很容易受到假幣的侵害。
(二)金融機構網點一線人員反假技能有待提高
近年來人行加強了對金融機構反假貨幣的培訓和考試,大部分從業人員都取得了上崗證書。但是部分金融機構沒有將員工的反假技能納入到日常考核中,有些人取得證書后沒有進一步結合工作實際鉆研反假業務,提高技能,致使誤收誤付假幣現象時有發生,導致柜面反假貨幣力度不夠。
(三)反假貨幣宣傳存在薄弱環節
盡管人民銀行每年都要集中組織開展幾次人民幣法律法規和反假貨幣宣傳活動,金融機構也根據自身點多面廣的優勢廣泛開展日常宣傳,但是宣傳對象的接受能力、應用能力不盡相同,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部分群體不太關注傳統的反假幣宣傳形式,社會公眾對反假貨幣工作需求發生新變化。
(四)社會公眾的反假意識不強
據調查70%以上的公眾收到假幣后的第一想法是如何將假幣使用出去,轉嫁損失,對于發現假幣大多以可疑幣退錢方式解決,很少有人選擇向公安機關進行舉報。另有部分群眾銀行收繳自己誤收的假幣不理解、不支持,爭辯不休,給假幣收繳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反映出社會公眾對法律法規的理解和掌握不到位。
(五)反假人員配置不足
當前市場現金流通量大,人民幣調撥、銷毀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人民銀行的貨幣發行部門工作任務更加繁重,尤其基層人行人員配備嚴重不足,常常一人身兼數職,難以做到配置專職的反假人員。
三、建議與對策
(一)反假宣傳工作重點轉向農村,消除農村反假宣傳盲區
加大對農村地區的反假宣傳,要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基層營業網點多、直接面向廣大農民群眾的優勢,在一線窗口設立反假宣傳咨詢點,給農民群眾提供相關咨詢,并利用農村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走村入戶的便利條件,積極向農民傳授反假知識,將反假知識真正送到農民手中,盡力做到反假宣傳不留死角。
(二)強化反假貨幣工作管理,切實提高反假技能
金融機構要引導教育臨柜人員加強法制觀念,掌握假幣收繳程序,發現假幣嚴格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假幣收繳、鑒定管理辦法》規定的操作程序辦理鑒定、收繳業務,防止假幣流入流出。同時人民銀行要定期對假幣收繳工作進行檢查,對不按規定履行職責的人員取消其假幣收繳資格,重新參加培訓考核,保證反假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三)創新反假貨幣宣傳工作,努力滿足社會公眾新需求
要在傳統反假貨幣宣傳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宣傳工作,充分考慮社會發展變化給群眾帶來的需求變化,適當加強電視、網絡傳媒渠道中的公益性反假貨幣宣傳,可利用廣播、微信等平臺拓展反假貨幣宣傳的途徑和領域。
(四)提升公眾對法律法規的理解,努力提高公眾對金融機構反假貨幣工作的支持
在宣傳反假貨幣知識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強法規制度的宣傳,取得社會公眾的理解和支持,暢通柜臺收繳假幣渠道,防止發生“對立性”矛盾。
(五)加大設施建設投入,優化金融服務環境
一是金融機構要大力宣傳和推廣銀行非結算方式,特別是充分發揮和利用銀行卡的各類功能,減少現金使用和流通。二是增加反假貨幣工作的投入,為基層反假工作提供足額的經費保障。增加反假費用指標,充實和穩定反假貨幣工作人員,在基層人行單獨設立反假貨幣崗位,確保反假貨幣工作專人抓、專人管。
參考文獻
[1]潘建華.人民幣反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9(21).
[2]王延明.農村地區人民幣反假長效機制建設淺析.內蒙古金融研究,2009(8).
[3]易娟,張振江.吉林金融研究.2011.
[4]曹楊.構建五大體系強化人民幣反假工作[J].金融經濟:下半月,2014(2).
作者簡介:劉瑛(1990-),女,漢族,甘肅天水人,本科,助理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