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在中國人民銀行的積極推動下,我國金融IC卡推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公眾認知度不高、機具改造不到位、行業應用兼容性不足等因素影響,金融IC卡電子現金應用還不容樂觀。本文在對金融IC卡電子現金推廣意義和制約因素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強化業務宣傳培訓、健全推進模式和強化業務創新等方面的建議,以期為普及我國電子現金應用、促進消費增長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支付服務 金融IC卡 電子現金 推廣應用
2013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陸續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金融IC卡電子現金應用推廣工作,各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實現了金融IC卡發卡并呈現加速發展趨勢,股份制銀行及地方性商業銀行按照金融IC卡發卡工作要求,亦紛紛加入到金融IC卡發卡和應用推廣大潮之中,金融IC卡電子現金行業應用逐步進入各地如公交、醫療、出租車、社保等多個公共服務領域。
一、金融IC卡電子現金推廣的意義
金融IC卡依托其自身信息儲量大、信息技術安全性等先天優勢順理成章的承擔起這一重要使命,成為金融改善民生的一個重要支付載體。作為以芯片為介質的銀行卡,金融IC卡采用集成電路技術,遵循國家金融行業標準,具有消費信用、轉賬結算現金存取等金融功能,還可以加載其他商業服務和社會管理功能,將現代信息技術與金融服務高度融合,有效滿足人民群眾的支付需求。此外,金融IC卡利用自身非接支付和脫機交易等特點,可在快速小額支付領域有效替代現金,對減少現金攜帶、降低管理成本、節省人民幣的發行和流通費用,提升城市公共設施的智慧化水平都有著重要的深遠意義。
二、電子現金推廣制約因素分析
(一)公眾對電子現金認知能力、接受程度有待提升
目前電子現金應用正處在起步階段,公眾對金融IC卡及電子現金的認識還停留在初級階段,輔之以電子現金的總體應用面相對比較窄,各地應用行業較為單一,公眾使用量少之甚少。
(二)電子現金支付受理環境亟待改善
作為新興的電子支付方式,各地電子現金受理的軟硬件環境亟待改善,包括受理設備市場投放、支付環境便捷體驗度和受理操作人員的培訓工作等。
(三)電子現金社會公共領域應用推廣市場發展環境不容樂觀
按照人民銀行金融IC卡電子現金應用推廣要求,各地商業銀行開展了不同模式的社會公共領域應用合作探索。但由于公共服務資源的壟斷特性,在各商業銀行參與合作競爭后,明顯的是“僧多粥少”,每個應用都要面臨著多家乃至數十家商業銀行的合作競爭,商業銀行在與行業方的談判過程中面臨著合作深度、技術開發、競爭報價、受眾人群等諸多業務及費用困境,市場發展環境不容樂觀。金融IC卡電子現金目前主要應用于小額支付,真正在其他行業特別是社會公共服務領域應用并不多,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等深層次的業務合作未能開展。
(四)電子現金應用與其他行業應用的兼容性不足
按照金融IC卡應用推廣的要求,應以電子現金實現應用合作,從理論上講,金融IC卡電子現金是可以支持各行業應用的兼容,PBOC3.0標準已經與社會保障卡標準、居民健康卡標準實現了兼容,但實際上很多行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IC卡應用管理體系,比如住建部主導的城市密鑰管理體系,交通部也建立了自己的行業規范,與金融IC卡的電子現金并不兼容。并且在這些領域,全部是持卡人預付費,具有相當可觀的資金沉淀,由其自行預先支配,如通過電子現金應用,將會影響到其資金沉淀量,造成金融IC卡與社會各行業融合的難度較大,而行業合作少,又反過來影響了發卡進度,制約了金融IC卡的應用。
(五)各種新應用、新需求不斷涌現,需要技術標準規范及時跟進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新應用、新需求不斷涌現,最為明顯的就是在互聯網和移動支付創新型應用發展迅速,不少銀行機構與移動運營商基于手機SD卡、SIM卡、NFC功能手機進行了電子現金移動支付的探索推廣,但總體來看,從客戶體驗度、支付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
三、解決對策
(一)加大金融IC卡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用卡意識
發揮人民銀行金融IC卡工作推進小組領導作用,統一組織各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參與各類金融IC卡主題宣傳活動,積極圍繞POS、圈存機、ATM機等設備周邊,開展發放IC卡應用指南、使用手冊等多種形式的基礎知識宣傳活動,引導公眾了解、熟悉金融IC卡,從內心接受并積極使用金融IC卡。
(二)加強金融IC卡受理知識培訓,提供良好的受理環境
一是加強銀行從業人員的金融IC卡知識培訓。邀請中國銀聯等方面的業務、技術專家加強對金融IC卡標準、產品、業務知識的介紹,提升從業人員素質,開拓金融IC卡推廣應用發展思路。二是要提高特約商戶收銀員的金融IC卡操作水平和積極性。各銀行機構應自行或聯合第三方服務機構加強特約商戶收銀員的IC卡受理培訓,達到收銀員既能了解金融IC卡相關知識,更能掌握金融IC卡受理操作流程,能夠快速、準確地辦理金融IC卡應用業務。三是要加快存量POS、ATM等設備的非接支付和跨行圈存改造工作,提供更為便捷的受理渠道。四是要擴大受理終端設備的投放范圍。加大各地商業區、集中社區的投放力度,而縣市郊區、鄉鎮及農村還有更為廣闊的開發空間。
(三)充分發揮各地金融IC卡應用工作小組的主導作用,尋找適合當地發展的電子現金行業應用推進模式
從各地應用推廣情況看來,各地因地制宜,產生了眾多的市場業務合作模式,就目前的業務適合性及長遠發展來看,筆者認為充分發揮地方領導小組的領導作用,依托人民銀行和銀聯的現有技術力量,商業銀行共同參與的推廣模式較為理想。目前,從各地的推廣情況看,電子現金應用的營銷推廣費用主要由商業銀行負擔,其他參與方多為業務性參與,長此以往,不利于應用項目的持續推廣。而電子現金應用推廣的主要民生行業,具有不同程度的公益性質,能夠有效降低人民幣發行和流通費用,更是一項信息惠民工程,建議主管部門以及政府財政等相關部門能夠撥出專項資金,對公共服務領域的電子現金應用項目予以扶植,推動金融IC卡電子現金應用的長期持續推廣。
(四)注重手機支付等創新業務工作,尋求新的業務突破點
當前社會,互聯網、移動支付發展大潮下,公眾的支付途徑發展日新月異,電子現金應用的推廣不能夠停留在舊思維、老觀點上,各商業銀行要關注并跟進各類創新支付應用,比如異形卡片的發行,將卡片做成圍繞芯片的任意形狀,如鑰匙扣、胸卡、戒指等,滿足百姓個性化需求,攜帶和使用更為方便。而NFC支付為代表的手機支付更是應重點關注的領域,目前,各大運營商已開始通過外置SD卡、NFC支付等方式全面推廣各自的手機支付業務,使用手機刷電子現金消費,將顛覆傳統通信運營商預充值的手機支付方式,這是手機支付的未來方向。商業銀行可以及時跟進運營商的支付業務合作,尋求電子現金應用在移動支付領域的創新。
作者簡介:董和軍(1974-),男,山東新泰人,經濟師、公共管理碩士,研究方向:支付結算和互聯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