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經濟中的浙商策論
浙企擁抱信息經濟,當采取“時代性的主攻方向為目標、革命性的創新技術為支撐、爆發性的市場需求為拉動”方略
浙企到底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行動來擁抱信息經濟呢?從企業經營的一般規律和信息企業培育發展的具體規律來說,可概括為“三方齊動”,就是在總的發展方針上要采取“時代性的主攻方向為目標、革命性的創新技術為支撐、爆發性的市場需求為拉動”的三大方略,通過齊動聯動、實現發展壯大。
要確立時代性主攻方向為目標。大踏步趕上時代發展潮流的主攻方向,才能既準確、又穩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十分推崇的詞“與時俱進”,原本是指黨的一切理論工作都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有創造性,但事實上與時俱進的優良品質也十分適用于信息經濟企業在主攻方向的選擇與確立上。第一,浙企選定的主攻方向要體現信息經濟新浪潮的時代性。信息安全、跨境電商、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金融等等都是新一代信息經濟領域的排頭兵,代表和引領著信息經濟的發展勢頭。第二,浙企選定的主攻方向要把握信息經濟活動的規律性。主攻方向必須是信息經濟或信息產業中極具集成性、帶動性、集約性、成長性的一個細分領域。第三,浙企選定的主攻方向要富有推動信息經濟大發展的創造性。信息經濟源于創新、成于創新、歸于創新。既要承繼信息經濟的現有果實,又要為推動信息經濟新發展開創新成果。
要依托革命性創新技術為支撐。信息科技發展史上一個又一個的劃時代成果,奠定了信息經濟一路行來與攀升的寬廣而堅實的階梯。可以說,信息時代、信息經濟的每一步前進,始終都是站在每一個劃時代成果這一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推而廣之,信息經濟發展的明天,其狀況如何、天地大小、成就幾許,將取決于今天我們能夠取得什么樣的劃時代成果。一是要弘揚創新文化。在很多人看來,創新是一個“技術活”,但創新更是一個“文化活”。當創新成為一種個人習慣,成為一種社會文化,一個國家才稱得上是創新國度、一個企業才稱得上是創新型企業。二是要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投入是企業創新能力水平的一項硬指標,相對于國際上企業研發投入占比5%的先進水平,我們企業的發展余地和空間還很大。毋庸多言,道理大家都懂的。三是要致力開放創新。信息經濟發展所成就的高度發達的信息共享時代,決定了關起門來搞技術創新是短視的、膚淺的,甚至是注定失敗的。國際經驗表明,企業開放式創新是技術取得突破的一條關鍵路徑。對于那些需要大綜合、大集成、大交叉的共性關鍵技術而言,開放式創新模式更是威力無比。四是要廣攬天下英才。人才特別是國際頂尖人才的不足仍是制約我們企業創新力的一個根本性瓶頸。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訓導告訴我們未來還任重道遠,人才的培育正如同創新文化的培育,需要好幾代人不懈努力。
要激發爆發性市場需求為拉動。中國龐大而強勁的消費市場是我們最重大的戰略資源之一,必須倍加珍惜、牢牢掌握、盡心維護、奮力開拓。把國內市場牢牢抓在我們自己的企業手上,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之福,更是廣大中國企業包括浙企發展的生命線。對于新興產業、新經濟形態來說,旺盛的市場需求更是決定新興產業、新經濟等這些“新生命”能否健康茁壯成長的關鍵一環。當然,必須全面、聯系、發展與變化地辯證看待市場需求,信息經濟企業把握市場需求更是必須如此。信息經濟時代的市場需求及其機遇既有現實的,也有潛在的;信息經濟時代的市場需求及其機遇既有被賦予的,也有被創造的;信息經濟時代的市場需求及其機遇既是時空有限的,也是發展無限的;信息經濟時代的市場需求及其機遇既要充分發揮市場決定作用,又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浙江從“權力清單”、“負面清單”到“三張清單一張網”再到“四張清單一張網”,不斷釋放的改革紅利、市場化效應正在逐步轉化為浙江企業的良好經營效益。
“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浙商、浙企只有高高勇立信息經濟的潮頭,才會始終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