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傅陸平
三管齊下推動轉型升級
紹興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傅陸平
推動轉型升級關鍵是要有大項目、好項目的支撐,關鍵是要做大增量、做優增量,調整提升存量
當前,紹興盡管經濟總量、投資總量仍然比較大,但發展勢頭不如省內先進地市。紹興靠紡織等傳統產業起家,到2014年9月底紡織業產值仍然占了全市的32%,但多數紡織企業處于產業鏈的低端,產品附加值不高,2014年以來規上紡織企業產值同比增長僅1.3%。而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也僅增長6.7%,并且占整個工業的比重提高不快。紹興經濟正面臨著傳統產業增長乏力、新興產業發展不快的嚴竣形勢,如不加快轉型升級,紹興整個產業將面臨結構性衰退的危險,這倒逼我們必須擺脫傳統產業的“路徑依賴”。突破口在哪里呢?關鍵是要有大項目、好項目的支撐,關鍵是要做大增量、做優增量,調整提升存量;三管齊下,推動轉型升級。
“十一五”以來,紹興固定資產投資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3年,紹興的投資率為50.5%,嘉興為60.7%,相差10個百分點,造成這個差距的原因主要在于招商引資。2013年紹興實際利用外資8.08億美元,同比下降15.3%,而嘉興為22.07億美元,同比增長23.9%;2014年前三季度紹興實際利用外資僅為3.55億美元,而嘉興為17.5億美元。嘉興的招商引資之所以有這樣的成績,除了區位、產業基礎等條件外,最主要是嘉興多年來一直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尤其在大項目、好項目引進上,形成了不少獨特的招數。而近年來紹興的招商引資雖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嘉興比,差距還不小。如在大項目引進上,目前紹興引進世界500強的企業數量只有12家,與嘉興的50家差距甚大,并且項目規模較小,很難形成產業鏈。招商引資是資源、環境、政策的比拼,更是恒心、毅力、耐力的較量。紹興要借鑒嘉興等地的先進經驗和做法,集中精力抓招商引資。
——進一步營造招商引資氛圍。切實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牛鼻子”來抓,上下形成招商引資“一號工程”的濃厚氛圍。特別是開發區的領導必須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資上面,不斷引進大項目、好項目。同時,積極轉變招商引資理念,逐步由政府招商向企業招商轉變,逐步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以中介組織為橋梁、以政府提供服務為保障的招商引資新方式,實現專業化、市場化招商。
——持之以恒抓招商。招商引資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要認識到招商引資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源、經濟結構調整的助推器、投資環境的風向標,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永恒主題。必須牢牢抓住招商引資不放松,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引進,一年一年持之以恒地抓。
——培養一支專業隊伍。招商引資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雖然紹興有專門的招商機構和隊伍,但在配優配強方面還需要下功夫。要盡快培養一支既懂外語、又懂經營管理、通曉國際慣例的復合型招商隊伍,把既懂經濟又懂外語的同志安排到從事招商引資的崗位上去。要出臺有效的激勵政策,讓招商引資優秀人員有地位、有榮譽、有實惠。紹興正在大力推廣濱海新城人事績效掛鉤改革試點和招商引資體制改革的做法,打破干部身份限制,建立能上能下的新機制,為的就是更好地激發招商引資人員的熱情。
——改善服務環境。高效的服務環境比優惠政策更管用。要完善招商引資服務體系,繼續構建好“一站通”服務平臺,為投資商提供“一條龍”優質高效的服務,讓外地客商到紹興投資有“家”的感覺,真正營造“安商、親商、富商”的服務環境。
2013年,紹興市工業企業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有138家,其中50億元以上的有21家、100億元以上的有8家。中國500強民營企業中紹興占了22席,上市公司達到53家。這些企業有品牌、有技術、有實力,是紹興的寶貴財富,在轉型升級的新形勢下,比較優勢越發凸現,我們要充分發揮好他們的帶動作用。
充分發揮產業投資的領頭羊作用。積極發動區、縣(市)和開發區對龍頭骨干企業開展集中走訪,及時摸清企業的投資動向,詳細了解企業投資項目落戶的要求和條件,對企業和項目進行“一對一”緊盯服務,使企業投資的大項目、好項目落戶在市內。

▲文化旅游和生命健康等重點產業是紹興產業發展的方向,是紹興經濟發展的“發動機”。通過古城這個龍頭景點帶動旅游產業發展,真正使紹興成為一個獨具魅力的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城市
充分發揮兼并重組的生力軍作用。鼓勵龍頭骨干企業進行并購整合、兼并重組,強強聯合。紹興市已專門出臺了兼并重組的扶持政策,在稅費、土地、審批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很大。要加強宣傳和引導,鼓勵一批企業先行開展兼并重組。
充分發揮“民外合璧”的先行者作用。要積極引導鼓勵本土優秀企業與國外先進企業或研發機構開展合資合作,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技術、管理和營銷水平。近年來,紹興一些龍頭骨干民營企業已經與相應的國外公司合作。如2009年世界500強企業日本川崎精機株式會社和浙江春暉集團合資生產工程機械液壓元件,改寫了中國液壓部件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2013年該項目年利潤超過3000萬元。又如浙江臥龍與日本松下合資建設微型電機生產線、陽光集團與荷蘭飛利浦合資建設生產節能燈等等,都合作得比較愉快,也使企業的生產規模、技術水平、企業效益和管理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同時,要鼓勵有條件“走出去”的骨干企業參與全球資源整合,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通過收購、兼并外地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前幾年紹興確定了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又謀劃了文化旅游和生命健康等重點發展的產業,這是紹興產業發展的方向,是紹興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應該說,紹興不缺旅游資源,更不缺文化,但比起省內同為古城的烏鎮,覺得紹興的文化旅游資源還大有文章可做。烏鎮把古鎮保護和旅游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保持了千年古鎮的原貌和韻味。2013年烏鎮的游客接待量就突破600萬人次,一舉超越黃山成為全國單個景區老大,把古鎮游做到了極致。目前烏鎮又在極力打造中國休閑養生度假地。紹興有8.3平方公里、2500年歷史的紹興古城,無論規模和文化底蘊,基礎都好于烏鎮。但紹興古城的景點缺少規模和特色,缺少系統性考慮,對游客的吸引力不是很強,游客對古城景點的印象多停留在免門票的魯迅故里,而魯迅故里2013年的旅客才200萬人次左右。要研究烏鎮的開發模式、推介模式和運作模式,探索實施政府主導下的紹興古城旅游股份公司,整體開發、運作古城旅游,可有市旅游集團、文化產業集團注入資產,與國內外著名旅游運營商實施戰略合作,滾動推進古城保護和旅游項目開發,加快創建古城5A級景區,做足古城和水城文章,集中打造幾個能讓游客留下來的特色景點。通過古城這個龍頭景點帶動全市旅游產業發展,真正使紹興成為一個獨具魅力的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城市。
生命健康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具有節能、環保、高產出、高附加值等特點。紹興又有一定的生命健康制造業和服務業基礎,特別是醫藥行業已成為紹興市工業經濟的支柱,涌現了一批具有較高市場占有率的龍頭企業和品牌影響力的優勢產品。2013年紹興專門出臺了生命健康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下一步,要切實按照規劃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引資,努力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