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佳飛
新常態下消費被賦予更大預期
來佳飛
2015,預期經濟持續向好、穩中有升,將為消費擴大帶來強大動力;社會保障、醫療體制改革等為消費擴大化解制約因素;城鄉統籌、新農村建設加快,將為消費擴大提供更大空間
在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后,浙江經濟增長已經進入由高速向中高速轉換的新常態。新常態下,如何啟動新的增長點?種種跡象表明:消費被賦予更大的增長預期。
以現有趨勢來看,投資受制于房地產投資的放緩而不可能保持過去的高速增長,出口市場和出口商品都面臨調整,拉動經濟增長的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正在換擋。新常態下,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經濟增長的動力也在轉換,經濟增長正由生產驅動轉向消費驅動。伴隨著投資、出口這兩駕馬車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減弱,消費需求將逐漸成為引領經濟增長的主要內生動力,消費升級將推動經濟發展以適應新常態。
浙江經濟發展階段、財富基礎、人口構成等特征都為擴消費余留了足夠的增長空間。
一是經濟發展階段促使消費進入新增長周期。對于人均GDP超過1.2萬美元的經濟體來說,消費結構應接近發達經濟的門檻,也就是說消費不再滿足于簡單的數量增長,還應是數量與質量并行提升,消費升級將通過衣—耐用消費品—交通、通訊、文化教育、娛樂、醫療和旅游等產品鏈不斷演化。目前浙江在互聯網、旅游休閑、養老產業、教育等朝陽行業全面推進,多項產業規模已突破萬億量級,這將進一步促使消費開辟新“藍海”。另外,隨著浙江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與工業增加值比重差距逐年縮小,國民經濟結構正向“三、二、一”格局轉變。第三產業地位提升,與第三產業相關的服務消費也必然崛起,推動消費增長從傳統的制造產品向服務轉變。
二是收入增長決定消費潛力。根據凱恩斯消費理論,影響消費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水平、商品價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狀況、消費者偏好、家庭財產狀況、消費者年齡構成及制度等,其中,有決定意義的因素是收入,居民收入越高,消費的欲望越大,消費的能力越強,消費量也越大。與收入相關的因素還有邊際消費指數,高收入人群的邊際消費指數穩定,低收入人群的較高,因此提高全社會消費水平的關鍵還在于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隨著農村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消費能力將有更大的釋放。
三是高儲蓄率為消費的堅實基礎。浙江素來藏富于民,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杭州分行統計數據,截止到2014年11月,全省各項存款余額78446.9億元,較高的存款余額說明有足夠的資本用于耐用品等大件的更新換代,潛在購買力較大。同時,大額的儲蓄也可抵御經濟下行壓力下消費縮減的壓力,受荊輪效應影響,居民在收入減少的情況下會減少消費以保證當前的消費水平,而儲蓄無疑可以保證消費的連貫性。
四是人口結構的變化也說明浙江進入消費增長大周期。根據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消費理論,一個人的一生可以分為凈儲蓄期和凈消費期。如果區域內勞動年齡階段人口比重較大,那么社會總儲蓄也會相對的較高。浙江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生育率逐漸走低,25-50歲青壯年勞動力人口在2013年達到高點,為2568.8萬人,如果將25歲之前和50歲之后定義為人的凈消費期,那么隨著勞動年齡人口的下降,全社會消費總體將上升,消費將大于儲蓄,浙江居民消費進入擴張期。
消費增長的潛力巨大,新常態下通過刺激消費來彌補投資的不足是手段更是希冀,但實際情況并不理想,這些年消費并沒有呈現井噴式發展,對GDP增長貢獻遠達不到經濟發展的要求。這除了與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和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密切相關外,也有更現實的原因。按照消費主體來分,消費可分為居民消費、廠商消費和政府消費,從消費主體角度進行分析,目前這三個主體的消費意愿和消費動力均呈現不足。
從2011年經濟進入下行態勢,浙江GDP已經連續3年個位數增長,2014年浙江全年GDP增速7.6%,未來仍將維持在相對低速發展,即經濟進入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和居民擴張消費的意愿并不強烈。企業角度看,從2011年開始,規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從高點回落,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潮,目前進入相對平穩期,但獲取利潤已遠不如2011年前的高速狀態,利潤不足必然影響消費;居民角度,根據統計局調查,2014年全省消費者信心指數(CCI)雖然運行于“樂觀”區間,但總體呈低位波動,消費動力不足的現象依然存在。

政府消費受收入和支出兩頭的制約持續疲軟。在經濟增速放緩與結構性減稅的雙重影響下,財政收入增幅明顯回落。2011年開始,一般預算收入增速大幅下降,從高峰期30%多的增速一路下降,目前穩定在8%左右。支出方面,政府加大反腐力度,同時對各項三公消費進行整頓,政府消費下降明顯。
但2015年三大主體消費的制約性因素將有所減弱。企業經濟已經觸底,獲利情況有所好轉,基本穩定在合理區間;隨著經濟向好,企業活力增強,政府稅收收入增加,“三公消費”進入制度化階段,政府消費不利因素充分釋放,預計將在公共服務、醫療衛生、環保等方面增加支出。另外,受股市上漲進一步激發財富效應、房地產銷售復蘇、電子商務浪潮等因素影響,消費新局面可以期待。
經濟新常態伴隨著增長動力的轉換,有專家學者認為“消費是2015年經濟增長的唯一希望所在”,不管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都對消費新引擎寄予厚望,2014年10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消費擴大和升級,提出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要增加收入,讓群眾“能”消費;健全社保體系,讓群眾“敢”消費;改善消費環境,讓群眾“愿”消費。會議還明確了重點推進的6大領域消費,分別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消費,綠色消費,住房消費,教育文體消費,養老健康家政消費,其中主要聚焦于消費升級,劍指服務消費。
201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必須采取正確的消費政策,釋放消費潛力,使消費繼續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基礎作用”。這里的“政策”如抓緊出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實施細則、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的養老機構,進一步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等。浙江率先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增長動力率先轉化,目前生存型消費向發展享受型消費升級、從物質消費向服務消費升級、從傳統消費向新型消費升級,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高品質消費主導的新需求結構正在形成,消費升級急需更多扶持。
——創新消費需求。加快七大產業發展,以創新激活消費需求。2014年起浙江提出加快培育信息、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制造七大產業,代表著產業結構的發展方向,必然帶動相關行業創新消費建立增長勢頭。浙江還將圍繞文化創意和絲綢、黃酒、中藥、茶葉的歷史經典產業等加大扶持措施,必然刺激這些產業的消費。
——制度保障消費。2015年浙江將堅定不移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加強民生保障,預期城鄉居民收入增長8%以上,同時不斷提高保障覆蓋面和保障水平,健全最低工資標準、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正常調整機制,健全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從2014年全面啟動的省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將在2015年繼續深化,讓居民消費無后顧之憂。
——打造消費環境。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的建設,“義新歐”國際集裝箱班列的正式開行,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規劃給消費帶來一個國際融合的開闊視野,必將給浙江消費增添些異域風采。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寧波港口經濟圈建設、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等加快落實,為消費保駕護航。城鄉統籌、農業“兩區”建設、新農村建設加快,為消費擴大提供更大空間。以“四張清單一張網”為抓手行政審批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各大試點成效顯著,隨著改革綜合效應全面釋放,將營造一個更加健康富有活力的消費環境。
——扶持網絡消費。2014年浙江網絡消費創新高,1-11月網絡零售額724.93億元,同比增長47.6%,對消費增長貢獻巨大。2015年預計將迎來促消費新政的密集發布期,信用消費、網絡消費等領域會有政策鼓勵。電商換市步伐加快,以及大力發展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經濟,支撐網絡消費模式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