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人才是企業重要的戰略資源,國家電網公司通過科技人才資源共享可以起到滿足企業內部科技人才需求和優化人才資源配置的效果。本文明確了科技人才資源共享參與主體的組成情況,并從兩個角度梳理了共享的方式類型及主要特點,最后提出了可供參考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科技人才 資源共享 人才共享 資源配置
一、引言
科技人才資源指分布在創新主體中的構成科技創新活動基礎和投入科技創新活動中的科學技術工作者[1],是科技活動中發揮創造性作用的主導力量[2]。科技人才資源共享就是在一定區域或組織內部,建立起一個促進科技人才交互與流動的系統,構建一個有利于其知識、經驗與技能交流的時空環境[3]。近年來,為建設堅強智能電網保障,各類高新科技開始廣泛應用于電網之中。對于國家電網公司而言,具有流動性、創造性、稀缺性等特征的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不斷凸顯。國家電網公司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并且其中包含相當數量和質量的科技人才資源,建立起一個能夠推動科技人才資源廣泛、有效共享的系統,加速內部不同單位、不同部門、不同領域科技人才的交流與互動,是國網公司激發內部科技人才創造力,提升公司整體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科技人才資源共享主體
國家電網公司科技人才資源共享主體可分為管理主體和執行主體,執行主體又可分為資源供給主體和資源需求主體[4]。
管理主體可由國網公司總部的科技管理部門以及下屬各單位的科技管理部門組成,主要負責科技人才資源共享活動的宣傳、組織、控制、監督、評價等工作。
執行主體可以是國網公司總部、科研單位、產業單位、省市公司等各類單位和部門,他們既可作為人才資源的供給主體,也可作為需求主體。這些主體由于在單位屬性、資源擁有量、共享意愿等方面存在較大差別,在共享活動中往往擁有不同傾向和行為。
三、科技人才資源共享方式
表1 科技人才資源共享方式分類
(一)按照運行模式分類
1.計劃型。由國網公司總部及所屬各單位科技管理部門通過計劃形式開展科技人才資源共享。此方式的好處是能夠從國網公司整體利益出發,通盤考慮人才資源共享各環節、各參與方的實際情況,優點是易于進行管理和控制,缺點是缺乏靈活性和自主性,難以實現最高效率和最優配置。
2.市場型。在國網公司內部建立科技人才資源的市場運營模式,國網公司可以成立專門的共享管理子公司,由該單位來整體負責國網系統內科技人才資源信息的搜集更新、信息平臺的建設維護、共享服務的提供與保障等。國網總部為保證對共享活動的控制可對該單位加以監督和指導。這種方式既能夠提高人才資源共享活力,實現人才高效共享,同時也能夠保證國網總部對人才共享活動擁有管控能力。
(二)按照實現形式分類
1.委托。對臨時性、單項性項目或任務,人才資源需求單位如內部沒有人才能夠完成,借用人才又不方便時,可將此工作任務委托給其他單位具有相應能力的人才,并與受委托人才及其所在單位簽訂委托協議書,明確完成某項研究或工作的數量、質量、標準以及勞動報酬等。此方式下,工作過程中所產生的論文、專利等成果所有權除協議另有約定外,一般屬人才方所有,故該方式人才資源使用權價格最低。
2.借調。國網公司內某一單位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如在某一階段某項生產經營管理、技術改造、新品開發、設備維修中,需要某種專業技術人才,而本單位缺乏且不必長期使用,可考慮從國網系統內外單位借調,支付給人才所在單位一定費用及其本人一定勞動報酬,人才使用后歸還其原單位。此方式下,工作過程中所產生的論文、專利等成果所有權一般屬借調單位所有,故該方式人才資源使用權價格最高。
3.合作。此方式可在國網公司內不同單位間使用,多通過開展項目合作的形式,使科技人才在互借互補中實現交流和提高。此方式通常以合同形式確定合作期限,科技人才可帶其技術到需要之處發揮作用,這既可以促進科技項目發展,也使人才才能得到充分發揮。此方式下,工作過程中所產生的論文、專利等成果所有權一般由合作雙方共有,故該方式價格居于上述兩種價格之間。
四、科技人才資源共享的建議
(一)構建科技人才資源多維度分類體系
國家電網公司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其中科技人才資源數量相當巨大,應通過一定分類標準將龐大繁雜的人才隊伍予以條理化、序列化,這不僅是人才培養、選拔、使用的基礎,也是開展共享的根本條件之一。可從多個角度和層次對人才資源進行劃分,包括專業領域、人才級別、崗位性質、研究層次等,圖1所示為國網公司可采用的一個科技人才資源四維分類框架,可據現實和發展需要增加分類維度。
圖1 科技人才資源四維分類框架
(二)搭建科技人才資源共享信息平臺
科技人才資源共享在現實中的最大障礙就是人才資源信息難以獲取,國網公司的科技人才資源分布廣泛且分散,各單位若無法獲得準確、有效的人才資源信息,則無法真正參與共享,更無法獲取共享收益。因此,國網公司亟需搭建和完善科技人才資源共享信息平臺,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使整個公司范圍內的人才資源信息得到統一搜集、整合與發布。
(三)設計科技人才資源共享激勵考核制度
不同單位之間開展科技人才共享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所缺的人力資源,從而實現技術進步和收益增加。國網公司內各單位均作為獨立法人開展經營,故各單位間有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最優考慮而放棄共享本單位高層次科技人才,或共享人才對自身才能有所保留等,這與國網公司整體利益相悖。因此,要設計針對單位、團隊和個體層次的激勵考核制度,鼓勵和推動共享活動進行。
五、結論
國家電網公司是一家技術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企業,實現內部科技人才資源共享,充分發揮科技人才資源的創造力,是提升企業整體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國網公司亟需通過開展科技人才資源共享,產生人才互流效應,激發科技人才潛力,創造優秀科技成果。明確共享主體組成,合理選擇共享方式,通過對科技人才有效分類、搭建共享信息平臺、設計科學激勵考核制度能夠極大促進國網公司科技人才資源共享進行。
參考文獻
[1]王麗澤.河南省科技資源優化配置研究[D].河南農業大學.2012.
[2]單娜.大港油田公司科技資源優化配置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7.
[3]于忠軍,孔令娟,梁東榮,王靜.科技人才資源智力共享與組織績效的傳導關系[J].中國高校科技.2014.08:20-22.
[4]陳娟.科技資源共享系統自組織運行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
[5]位尊權.人才互流——人才租賃的發展設想[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4-10-16006.
作者簡介:馬晨昊(1990-),女,遼寧沈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科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