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業單位在日常經營活動里貫穿著內部控制,近些年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推進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完善,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受傳統管理模式和控制觀念的影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控制意識不足、財務預算不科學、內部控制缺乏財務監督、部門之間缺乏交流,內部控制難以實現統一等問題的存在,影響了事業單位的正常發展。文本在對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措施,保證事業單位的科學發展。
【關鍵詞】事業單位 控制意識 財務預算 財務監督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為了保證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通過解決事業單位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風險來實現事業單位的科學化管理。
一、當前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意識不足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事業單位內部的控制也得到了明顯的加強,事業單位的“軟實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在部分事業單位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影響了事業單位的正常發展,主要表現為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意識不足。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意識的淡薄是造成內部控制問題的主要人為因素。部分事業單位里面的行政領導由于自身業務素質不高,導致對內部控制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了解,使得部分制度流于表面化,不利于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從目前事業單位的發展趨勢上看,相當一部分事業單位依然采取傳統的運營模式和理念,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重視不足,只是單純地作為輔助行政工作的手段之一。由于忽視對內部財務的管理和控制,導致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處處步履維艱,不利于事業單位實現長遠發展、科學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漸完善,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已經不能滿足時代和經濟發展的要求,嚴重的甚至影響到了事業單位的正常發展。
(二)事業單位財務預算不科學
目前,我國相當一部分事業單位沒有建立起科學的財務預算體系,導致資金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浪費,造成開支過大甚至超支,不利于事業單位進行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由于在預算過程中缺乏控制意識造成預算的盲目性,影響了事業單位的資金周轉效率,造成事業單位資金利用效率低下的問題。目前不少事業單位缺乏合理的財務預算制度造成在實際財務工作中出現對資金的控制力度太低,預算的編制過于簡單,太籠統,不但增加了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而且給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帶來了很多難題。此外,在事業單位的財務控制方面,多數事業單位單純強調成本上的控制,忽視了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工作,造成事業單位在實際工作中難以實現對財務預算和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缺乏財務監督
有效的內部監督能夠保障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執行,我國事業單位在管理過程中對內部控制的監督力度不夠、監管部門的獨立性不強都給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帶來了不良的影響。部分事業單位缺乏審計人員,無法實現對財務的審計和監督工作,影響了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效率。事業單位內部缺乏相應的財務管理監管系統,導致相當一部分財務經費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影響了財務工作的有效性,不利于實現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部分單位往往在檢查、監督的過程中過于重視形式而忽視了對實際財務工作的管理和監管;部分事業單位財務監管職能不明確,部分監管部門甚至形同虛設,不但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也影響了財務監管的效率。監督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造成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落后,阻礙了事業單位的發展。
(四)事業單位各部門之間溝通交流少,內部控制難以實現統一
在實際工作中,事業單位各部門之間的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造成業務上的分散和財務控制上的獨立。由于各個崗位之間缺乏協調性,影響了信息溝通和交流的速度,導致信息在完整性以及全面性上得不到保證。作為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信息溝通可以保證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透明化和合理化。一個健全的信息溝通體系對于實現單位內部控制信息的暢通,降低事業單位所面臨的財務風險有重要意義。
二、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
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對于實現事業單位對內部的有效控制有重要作用,不但防范了財務風險,而且變革了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利于實現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和科學發展。具體來說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努力。第一,事業單位應當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綜合考慮各個部門之間的發展狀況,通過調查研究來探索出最合適的內部控制策略。比如可以從事業單位的債務控制、固定資產的管理、業績的評價、債權的控制、財務信息的收集和統計等方面來全方位實現對事業單位內部的控制。第二,要強化風險意識。重視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風險評估力度,及時發現發展中的風險并做出有效的預防,以免給事業單位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比如可以建立“風險報告制度”等來增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風險防范意識,保證事業單位工作的正常展開。可以先從這兩個方面著手,在工作中不斷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不斷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工作。
(二)提高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意識
提高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意識能夠保證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實現事業單位的科學管理。首先,領導必須提高內部控制意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領導應當有意識地讓內部控制滲入到企業管理的各個部門,逐步加強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其次,通過開展有效的團體活動來增強團隊的內部控制意識,借助團體活動來增加事業單位內部員工的交流,聽取員工的建議,完成對事業單位各個部門的內部控制工作。此外,還必須重視對事業單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強化他們對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認識。只有每位員工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創造事業單位發展的良好環境。
(三)完善現有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制度
科學的財務預算對于促進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必須充分考慮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中的問題,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現有的財務預算制度,實現事業單位對內部的有效控制。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首先,控制事業單位內部資金的流量。通過對資金流量的有效控制來實現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的收支平衡,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科學預算體系。其次,完善現有的財務預算制度必須要充分考慮到事業單位發展的實際情況。事業單位在進行財務預算時應當對發展資金做出科學的安排,在成本投入上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保證預算的科學性。最后,要提升預算的執行力。完善現有的財務預算制度是建立在對現有財務預算制度充分執行的基礎之上的,在執行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及時做出調整和解決。通過加強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的執行力來逐步完善現有的財務預算制度,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制度,促進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順利開展。
(四)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監督體系建設
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監督體系建設能夠保證內部控制的執行力,監督體系的建立能夠確保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問題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解決,對于提升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效率有良好的作用。強化監督的作用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建立事業單位內部的控制標準,實現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內部監督。通過建立一個權威性的標準來保證內部控制工作的有序進行,增強內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其次,強化與事業單位其他部門的合作力度,實現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外部監督。通過加強合作來保證內部控制制度運行的合理化、公開化、透明化、科學化,逐步形成完善的外部監督體系,保證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展開。在事業單位日常運行過程中,通過以上兩種手段逐步建立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監督體系,為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正常展開提供保障。
(五)實現事業單位內部信息的有效交流和溝通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信息溝通和交流能夠保證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展開。通過信息的有效交流和溝通,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內部的信息溝通體系,實現事業單位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保證事業單位內部各個部門之間財務控制工作的統一性和有序性,實現對財務控制工作的統一管理,從而達到對事業單位內部的有效控制。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綜合采取多種手段和方法來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通過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提高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意識、完善現有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制度、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監督體系建設等措施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保證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展開,促進事業單位的科學管理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林燕.風險導向下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3).
[2]劉永澤;唐大鵬.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幾個問題[J].會計研究,2013(1).
[3]李焦原.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探討[J].中國外資,2011(8).
作者簡介:張穎(1976-),女,漢族,大學本科學歷,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