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娟
摘 要:生理學是研究機體生理功能的一門科學,是醫學專業重要的一門基礎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實驗科學。生理學的實驗教學是理論教學的重要環節。生理學的基本實踐活動就是實驗操作。在生理教學工作中通過采取強化實驗教學:增加實驗教學時數、加大實驗教學的投入、重視實驗教學方法、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等相關措施,激發學生對生理學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在生理教學工作中采取強化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
關鍵詞:生理學 實驗教學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9(a)-0107-02
生理學是研究機體生理功能的一門科學,是醫學專業重要的一門基礎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實驗科學。生理學的學科特點是:抽象概念多,系統理論多,看不見也摸不到。這樣一門課程對于初入學的大一新生來說,內容既枯燥又乏味,難于理解,普遍產生了畏難情緒。那么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對生理學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這是擺在醫學院校同仁面前的一大難題,下面筆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1 明確開設實驗課的目的和要求及其結果的記錄和處理
1.1 實驗課的目的和要求
生理學由于引進動物實驗研究方法,才成為現代意義上的科學。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它既是理論性的學科,也是實驗性的學科。我們在學習醫學基礎理論時,都必然會關心它的實驗依據、實驗方法以及結果的可靠程度。
開設實驗課的目的,不僅在于通過它加深學生對醫學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初步掌握基礎醫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術,增強動手實踐的能力,更重要的還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科學的思維方法,獨立思考、不唯書、只唯實的科學精神,以及團結協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務的團隊精神。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要求學生在實驗課的學習中,注意做到以下幾點:(1)實驗前認真閱讀實驗指導,做到對本次實驗的目的、要求、實驗步驟和操作方法心中有數。(2)認真聽取指導教師的講解和示范操作。特別注意教師強調的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實驗操作中應做到一絲不茍,因為任何疏忽都可能導致實驗失敗。(3)仔細、耐心地觀察實驗結果,如實進行記錄。(4)愛護實驗動物和器材。對貴重儀器,一定要熟悉儀器性能和操作方法后才使用。不要在動物身上任意切割。注意節約實驗藥品和材料。(5)實驗組成員應進行合理而明確的分工,輪流承擔手術操作和儀器調試工作,以保證按時圓滿地完成實驗課的學習任務。(6)實驗結束后應清理、洗凈、擦干所用手術器械。如有損壞或丟失,應立即報告指導教師。妥善處理動物和標本。(7)整理實驗記錄,認真撰寫實驗報告。
1.2 實驗結果的記錄和處理
1.2.1 實驗結果的記錄
實驗時要仔細觀察,并及時地記錄有關實驗數據。如實驗時間、刺激的種類、強度、藥品名稱、劑量、給藥方法,動物(或標本)對刺激發生反應時的表現、特征、強度及持續時間等。實驗記錄應是實驗結果的客觀反映,記錄時應做到具體、清楚、客觀、完整。能在生物信號記錄分析系統所示曲線中加上標記的,應盡量加上標記。與標記有關的其他參數,則須另行記錄。
記錄實驗結果一定要有對照。前后對照時不要改變掃描速度和增益。要等前一項實驗基本恢復正常后才可進行下一項實驗。實驗結果應是實驗過程中的真實記錄,不能按主觀想象進行描述,或在實驗后再根據回憶追記。
1.2.2 實驗結果的處理
從實驗中得到的有關數據等,屬于原始資料。為研究生命機能現象變化的規律,需對大量的實驗原始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凡屬能定量的觀察指標,如電壓高低、張力大小、血壓水平、尿量,應標出具體數值。有曲線記錄的實驗,應在曲線上標明單位、刺激信號、強度和掃描速度等。需附結果圖時,應使用原始記錄。為了便于比較、分析,實驗結果還常用表格來表示。一般將觀察的項目列在表格的左側,右側表示實驗結果,由上至下逐項填入,從而能對整個實驗結果有一個完整的了解。有些結果還要進行統計學處理,繪制成統計表或圖形來進行表達。
2 強化直觀教學
生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科學。內容深奧、枯燥,為此授課時筆者充分利用了圖片、錄像、動畫等多媒體教學。
2.1 圖片演示法
用圖片對教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例如:血液凝固過程:內容零散、過程復雜。教學過程中將零散的多個步驟用圖片進行歸納總結,教學內容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使零散的知識系列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優化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2.2 動畫演示法
人體的一些生理功能是動態過程,單憑教師口述學生很難理解。對于此類知識筆者將其制作成動畫進行講解。例如:心臟內興奮的傳播過程:內容抽象、過程復雜。講述過程中老師邊講解,學生邊看動畫演示。抽象的理論對于學生來說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生理學的興趣。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快樂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 強化生理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理論教學的重要環節。生理學的基本實踐活動就是實驗操作。在生理教學工作中采取強化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爭取為國家輸送更多合格的醫務工作者。
3.1 增加生理學實驗教學時數
以2014級臨床專業為例,生理學總學時65學時:理論教學42學時,實驗教學23學時,理論、實踐比例接近2∶1,突出強調實踐操作。教學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基礎聯系臨床,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教學質量。
3.2 加大實驗教學的投入
我校生理教研室的兩個機能實驗室都配備了先進的pclab-UE生物醫學信號采集處理系統、恒溫機水槽等大型實驗設備,完全可以滿足目前的實驗教學。生理實驗教學中,我們改大班實驗為小組實驗:將每個班分成6組,每組6~7人,每次實驗在兩個實驗室內由2名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同時指導實驗。小組實驗解決了大班實驗課不好組織課堂紀律,學生分工不明確、操作不認真,達不到期望的實驗效果這一大難題;小組實驗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講解糾正,更有利于教師和學生的溝通及同學間的相互合作。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團結合作的優良品德。
3.3 明確實驗教學目標
指導教師把如果實驗教學目標定的太低,很容易就達標,對學生沒有挑戰,時間一長就會產生懈怠心理,不利于培養創新思維。如果實驗教學目標定的太高,學生無論怎么努力都不能達到要求,學生就會產生沮喪、懊惱、甚至是失望情緒,對本次實驗,甚至于生理實驗產生抵觸,影響教學效果。所以指導教師要為學生量身定制在他們能力范圍內可以達到的實驗教學目標,學生才有興趣積極參與并努力做得更好,同時也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3.4 采取靈活多樣的實驗教學方法
3.4.1 講練結合法
教師講解示范、學生現場操作,發現錯誤及時糾正,課堂上直接考核。使教、學、做結合,真正實施了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實驗器械的基本使用方法就運用了講練結合法,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掌握常用醫療手術器械的正確使用方法,為以后的動物實驗及臨床實踐夯實基礎。
3.4.2 學生獨立完成法
教師實驗前簡要闡明實驗目的及實驗注意事項,由學生按照實訓指導獨立完成。生理教學實驗中選擇血型鑒定、影響血液凝固的因素等若干實驗項目由學生獨立完成。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隨時關注各組實驗步驟的操作情況,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并要求學生準確記錄實驗結果。通過此類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學習生理學的興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活躍課堂氛圍。
3.4.3 示教法
教師先做一次實驗,之后由學生獨立操作。蟾蜍腓腸肌標本制定等實驗項目由教師示教后學生獨立完成。此類實驗要求每一名學生都必須按要求做出合格的實驗標本。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求實工作作風。
3.4.4 師生共同完成法
此類實驗難度相對大一些,為確保實驗成功,需要教師全程指導。生理教學實驗中選擇血壓調節、呼吸運動調節等難度較大的動物實驗項目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這些實驗項目的開展,使生理實驗和臨床關系更密切了,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生理實驗課的興趣。
3.5 把好實驗步驟關
無論是哪項實驗,實驗過程中為確保實驗順利進行,必須嚴格要求學生按實驗步驟的先后順序進行操作,不可隨意更改。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樹立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為以后的科研奠定基礎。
3.6 重視實驗結果分析
每次實驗課,學生都很關心實驗結果,所以實驗一結束,教師要馬上組織學生根據自己小組的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并討論出現不同結果的各種影響因素,以及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實驗過程的。通過討論分析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4 學會實驗設計
在實驗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自行設計驗證性和創新性(壇隨行)實驗。實踐證明,在老師指導下,大多數同學都能較好地完成實驗的設計,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索發現新知識的途徑和方法,以及對相關課程的濃厚興趣,都是很有幫助的。自行設計實驗有利于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理論知識,通過閱讀資料、互相討論去自己提出問題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再通過具體的實驗操作,觀察、記錄、統計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果和結論,撰寫出實驗報告,破除了對科學研究的神秘感,為他們盡早接觸和進入科研實踐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4.1 選題
選題是科研的第一步,選題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科研的成敗。科研選題的原則,主要有三點:一是要有創新性或先進性,所謂創新可以是理論的創新或方法的創新,不是低水平重復、抄襲、模仿,所謂先進是相對比較而言,也包括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二是要有科學性,所謂科學性指選題要具有客觀真理性或真實性,立題要有科學依據,不能違背已知的、公認的自然定律(規律)。三是要有可行性,即選題必須充分考慮自己的主、客觀條件,自己的理論水平、駕馭能力即全部物質條件,是否切實可行,切不可好高騖遠、貪大求全。對生理學實驗不必按嚴格的科研要求,學生的選題來源仍主要是所學習的理論知識的驗證,同一種理論知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從不同的途徑加以驗證,設計出不同的實驗。
4.2 實驗設計的注意事項
實驗設計應遵循隨機、雙盲、對照、多中心、大樣本、前瞻性的基本原則。對科研設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能保證設計的科學性、先進性和較高的水平。對于學生在學習期間的實驗設計而言,嚴格按照以上要求顯然是不現實的,但以下幾點,應引起足夠的注意:(1)確定樣本量要適當。樣本量太少,結論的可靠性必然差,樣本量太大,不僅難于完成,也不必要。理論上講,樣本量越大則結論越可靠,但實踐中應是在保證結論可靠的前提下確定最少的樣本量。(2)設立對照組或對照實驗。這是任何一項科研實驗的基本要求。生理實驗是嚴格的受控實驗,對照的原則是除了待檢測的因素不同之外,各對照組與實驗組之間的其他條件應完全一致。(3)實驗條件必須注意各實驗組前后均一致。如實驗動物的種類、年齡、性別應相同,體重應接近,分組時應隨機;應用的試劑、藥物劑型、批號、劑量應相同;刺激強度或手術操作應盡可能一致;其他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等)都應盡可能一致。(4)觀察項目應標準化。即應盡量有可量化的、明確的、判定效果的標準,避免僅有活躍、遲鈍不遲鈍之類定性的描述,標準必須是客觀的,實驗應當是可重復的。(5)對同一實驗課題應注意應用多方面的方法來設計實驗方法和觀測項目 例如觀察某一神經因素對某一生理指標變化的影響,不僅可用各種刺激神經本身的方法,也可用切斷該神經或受體阻斷、模擬藥物等方法。
4.3 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
(1)實驗中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全程認真的觀察,并及時準確全面地進行記錄。(2)如發現預料之外的情況,可按原設計進行必要調整,但調整規模不能太大。(3)必須全面整理分析實驗結果,必須按統計學要求正確處理實驗數據。
強化實驗課教學,既鞏固了基礎知識,又加強了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學生把理論知識及時轉化為了臨床實踐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邊竹平.生理學課堂教學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大同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03,23(4):53.
[2] 楊錦華,何萍.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培養創新型人才[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3(1):19-20.
[3] 鄭善友.改進生理學實驗教學加強大專學生動手能力[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5(1):45.
[4] 劉燕,曹濟民,馮逵,等.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實踐體會[J].基礎醫學與臨床,2006,26(3):327-332.
[5] 譚波濤,周付濤,祝力騁,等.以團隊為基礎學習模式在生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4(3):449-451.
[6] 劉海云,崔艷如,何志堅,等.設計性實驗在護理專業生理學實驗教學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23-25.
[7] 夏建霞,熊加祥,熊鷹,等.以提高科研能力為目標的新型八年制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1,10(2):239-241.
[8] 殷盛明,姜春玲,于德欽,等.生理學實驗教學中醫學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探討[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9,28(2):46-48.
[9] 韓坤,林玲.三年制??粕韺W實驗教學中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09,6(4):103-104.
[10] 謝冬萍,李育嫻,張介平,等.開展生理學實驗設計以提高醫學生的創新素質[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2):201-203.
[11] 李淑貞.生理學實驗教學方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4(4):60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