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斐
摘 要:全民體育健身的發展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繁榮及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我國的全民體育健身得到了較快發展,出現了較好的形勢。但是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人們健康意識的缺乏和專業指導人員的匱乏,我國的全民健身還存在許多問題。該文在充分認識我國全民體育健身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指出我國全民體育健身目前存在的問題,并加以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思路,論述了我國全民體育健身的發展對策和發展方向。
關鍵詞:體育 全民體育健身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9(a)-0243-02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ports fitness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social civilization.With the prosperity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national sports fitness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And the situation becomes better and better However,due to the imbala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lack of people's health awareness and lack of professional guidance,the national sports fitness in China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Based on fully recogn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national sports fitness in China,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analyzes the problems,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illustrat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national sports fitness in China.
Key words:Sport;National sports fitness;Problem;Strategy
全民健身是指通過體育鍛煉讓全體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增強力量和柔韌性,增加耐力,提高協調性,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我國的全民健身旨在倡導全民做到每天參加一次以上的體育健身活動,學會多種健身方法,每年進行一次綜合體質測定,從而全面提高國民體質和健康水平。
從近代到現代,我國國力不斷增強,社會不斷進步,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上,人們對自己健康狀況的關注度也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人群加入到了各項體育健身活動的行列中,以達到鍛煉體魄、增強體質的目的。
1 我國全民體育健身的發展現狀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全民健身計劃綱要(1995—2010年)》《全民健身條例》《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劃的頒布與實施以及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我國全民體育健身運動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健康態勢[1-2]。
(1)各級政府高度重視。2014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營造重視體育、支持體育、參與體育的社會氛圍,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意見明確,到2025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 m2,群眾體育健身和消費意識顯著增強,人均體育消費支出明顯提高,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5億,體育公共服務基本覆蓋全民。
(2)公共體育設施發展迅速。2012年1月17日,國家體育總局在京正式發布《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十五年白皮書》,總結梳理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自1995年實施以來實施15年來取得的成果和經驗。據白皮書顯示,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遍布城鄉。目前,就上海而言,各大中小學校園在晨練時間段(5:30~7:30)、雙休日及節假日均免費向市民開放校園體育場所,為廣大市民的各種體育健身活動提供場所,得到了市民的好評。就全國來看,至2010年底,全國累計投入資金225.7億元,其中投入資金41億元,建成“全民健身路徑”16.4萬條;投入資金32.6億元,建成各類“全民健身活動中心”3400多個;投入資金118億元,建成“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3萬多個,使全國三分之一的行政村擁有公共體育場地;投入資金27.6億元,建成體育公園420多個、體育健身廣場4700多個、全民健身戶外營地900多個、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73個、社區運動場1.1萬個、健身步道12.2萬條;國家體育總局還投入本級體育彩票公益金近6.5億元,在西部和經濟貧困地區援建“雪炭工程”體育場館400多個。截至2010年底,全國各類公共體育場館已達100多萬個。
2 我國全民體育健身目前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的全民體育健身發展至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各種內外部原因目前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3-5]。
2.1 健身參與者分布不合理
目前能堅持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人員,大部分為離退休的老年人,他們閑暇時間充足,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較高。中青年人群往往為事業、生活疲于奔命,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參與體育健身活動。而對于大中小學校學生,他們大多在學校生活中進行集體的體育活動,離開校園后,由于種種主客觀的原因,健身的時間并不能保證。因此,我國民眾目前整體的體育健身參與者的分布還處于不合理、不均衡的狀態中。
2.2 不同地域發展程度不平衡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的自然環境、經濟基礎和文化風俗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必定會給大眾體育的發展帶來影響,使得各地域大眾體育的發展程度出現了不均衡,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經濟發達地區和相對貧困落后地區的差異。發達地區的群眾往往生活條件較好,會有較強的健康意識,健身活動參與度較高,而當地政府也有條件在大眾健身上投入更多財力和物力,政府的投入和民眾的參與互相促進,呈現較好的發展態勢。而貧困地區無論是群眾的意識還是政府的投入都有較大差距,因此發展也現對緩慢。二是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差異。受到教育程度和傳統生活方式的影響,在我國廣大的農村,仍有為數不少群眾,他們幾乎沒有健康和健身的意識,認為健康是天生的,自己每天勞動就是健身鍛煉,再花時間、精力甚至金錢去專門運動健身純屬浪費和不務正業,這些錯誤的認識較為根深蒂固,加上有些農村經濟還較落后,生活還存在困難,政府也沒有多余財力投入,這些都限制了農村地區全民健身的發展。
2.3 組織管理人員良莠不齊,數量缺口較大
全民體育健身活動的開展,需要有專業人員的指導和組織管理,而在我國專業人員的水平差異較大,有正規院校培養的專門人才,也有半路出家甚至臨時充數的非專門人員,這樣的差別就會直接反映在指導和組織的水平上。而群眾健身活動的對象無論年齡或身體素質方面跨度都很大,如果不能很好地給予專業性的建議,就可能會適得其反,達不到增強體質的目的。目前,缺乏科學有效的指導,已成為制約全民體育健身開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對社會體育指導員和管理者的培養是刻不容緩的。雖然據《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十五年白皮書》統計,我國省、地、縣體育行政部門共有群眾體育干部5400多人,省、地、縣體育事業單位中從事群眾體育工作的人員1.4萬余人,省、地、縣各級體育總會、各類人群體協和各類項目體協常設機構專職工作人員1.4萬多人,鄉鎮街道專職體育工作人員近7400人,至2010年獲得各級技術等級稱號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達69萬多人,但這相對于全國13億人口而言還是杯水車薪。
2.4 群眾體育場館設施老舊、管理不善
有些地區雖然有一些公共體育場所,但管理和維護工作不到位,免費場地往往無人管理,設施老舊,甚至損壞,有些新的場館又常常收費過高,這些情況都打消了群眾進行健身的積極性,也大大影響了群眾體育健身活動的開展。
3 我國全民體育健身的發展對策
3.1 進一步加大宣傳,增強人們體育健身的意識
政府和各級體育主管部門應根據國家全民健身計劃的要求,利用各種媒體和渠道進一步加強宣傳,強調體育健身對大眾健康的作用,讓更多人了解有關健身的知識,提高他們對體育健身的關注度和興趣,進而倡導和推進全民體育健身的發展。其中,青壯年人群是宣傳的重點對象,要鼓勵他們更多地利用有限的閑暇時光參與到更多的運動中來。
3.2 加強公共健身場地、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提升有效利用率
政府部門要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資源,開發和建設適合本地域特點的公共健身場所,并在使用過程中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維護,及時對老舊或損壞設施進行維修或更換,適當降低場館的收費標準,讓更多的群眾可以使用公共健身場地或場館,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動中去。
3.3 針對不同地域,制定有相適應的大眾體育服務體系
對于較發達的城市來說,可以以社區為單位,由各級政府牽頭,將體育場地管理、體育活動組織、體育社團建設以及健康檢查與監測等都納入統一的群眾體育服務體系中;對于較落后地區,還要進一步加大在體育健身上的政府投入,盡量建立和逐步完善各級服務體系;另外,要使農民正確認識體育運動的益處,切實加快建立和完善農村體育組織網絡,從而改善農村體育活動狀況。
3.4 加快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的建設,培養更多專業人才
首先要擯除部分地區存在著體育健身指導無關緊要的錯誤思想,充分利用體育院校和體育專業在培養指導專業人才方面的優勢,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提高現有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專業水平,培育更多的后備力量,從而使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數量質量得到提高;其次要對這些專業人才加強管理,可以建立人才管理數據庫,記錄每位人員的專長和興趣點,以便更好地發揮每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特點和特長,達到人盡其用的良好效果;最后要可以鼓勵并支持一些健身愛好者充當社會體育指導員有力助手,通過短期的針對性培訓,讓他們一起參與到指導和組織中來,以緩解目前存在的指導員數量不足的問題。
4 結語
在當今社會,全民體育健身活動的開展是文明社會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其發展程度關系著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同時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的全民健身活動處于良好的發展態勢之下,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因此,政府和群眾應共同努力,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對全民體育健身重要性的認識,在各個地區更好地推進我國全民體育健身進入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參考文獻
[1] 我國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0/20/c_1112900852.htm,2014-10-20.
[2]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十五年》白皮書釋義[EB/OL].http://www.sport.org.cn/sfa/2012-01-20/ 370920.html,2012-01-20.
[3] 楊艷,朱方興.淺談我國實施全民健身運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11(4):51-53.
[4] 周旭.淺談大眾健身運動的現狀和發展趨勢[J].中國教育教學雜志:高等教育版,2006(146).
[5] 朱亞林.全民健身存在問題與改革途徑[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06(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