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衛剛
摘 要: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普及,各行各業都離不開計算機的使用,因而對計算機專業人才需求量逐年上升,專業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辦好中專計算機專業,讓畢業生受到社會的青睞,是我們應該研究和解決的課題。本文結合教學和實踐,提出應該從提高生源素質、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定位培養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等方面改革中專計算機專業現狀。
關鍵詞:中專計算機 雙師型 專業建設
如今我國對計算機人才市場的需求缺口很大,而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的就業形勢卻不理想,尤其是中專學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就業很難。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專學校計算機類專業培養的學生能力不夠,專業性不強,不能適應工作。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我們應該做的是讓中專學校計算機專業不落伍,培養出更多適合社會需要的計算機專業人才。
一、提高生源素質
當今中專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不是很理想。通過對企業的調查,筆者了解到中專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普遍存在專業知識不強,能力不夠,沒有上進心,又不肯吃苦等現象。原因不只是老師教的問題,很多學生是因為當初選擇學計算機專業就是不想受累,有份體面的工作。這種想法決定了他的未來與現實會出現很大的差距,導致不能接受現實狀況。另一方面計算機專業學生能力參差不齊,其他專業不符合的人員都可以讀計算機專業,導致學習進度相差很大,老師不能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這樣把好的學生也耽誤了。所以筆者認為要想讓中專計算機專業辦好,就要在入學時嚴把質量關,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不要。
二、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
計算機行業發展速度很快,計算機專業更新速度更快,計算機教師所掌握的專業要與時俱進,不能落伍。有句話說得好,“名師出高徒”,老師的專業水平決定著學生培養質量。提升老師的專業水平首先是讓老師繼續學習充電,才能更好地掌握當今計算機專業技能;其次從計算機專業老師中挑選有能力的,最好在企業實踐過的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雙師型”老師編寫校本教材。因為計算機傳統教材存在知識老化現象,與當今社會需求不符,學生不喜歡學等因素已經不適合了;最后讓計算機教師投身企業中,通過實踐、調研等方式來關注市場動態,從而保證學生學到的知識實用、能用、夠用。
三、定位培養目標
通過對學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回訪和調查,對計算機行業人才市場的分析,了解到中專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崗位主要有計算機辦公軟件基本操作,局域網的操作維護,專業打字員,計算機軟硬件的安裝和調試,影視制作及數字化,平面廣告設計及制圖,計算機信息等。學校要根據現有的機器設備,專業老師的能力等條件從中適合學校的專業,不要做力不從心的專業,對選擇的專業要做精細,盡最大努力做好做強。
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培養學習計算機的興趣,這樣學生才能主動學好、學會。我們要打破以往的以老師為主的教學模式,舊的教學模式調動不起來學生的積極性。我們實行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通過老師的教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解決,老師進行輔導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另外組建興趣小組和競賽,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還要進行工學交替,讓學生完成一些實際的項目。完成實際項目不僅能讓學生掌握所學的專業知識,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能讓學生更加了解學習專業的目的性,激發他們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的主動性。
五、培養學生自主創新
計算機專業不同于其他專業,發展更新速度飛快。如果不跟進就會被甩到后面,計算機老師要不斷學習,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師要鼓勵和幫助學生建立創新意識,不僅要求學生學會老師教的知識,還要多留時間讓學生獨自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老師給予指導,這樣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便將來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中專計算機專業建設只有適應社會需要,與時俱進、不斷總結和改革、提升生源質量、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專業的發展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潘靜,祁利平.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的探討[J].計算機教育,2007(11).
[2]鐘樂海,譚斌.計算機專業課程建設及教學內容改革與實踐[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2005(6).
(作者單位:承德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