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麻糖原產地在唐山市豐潤區七樹莊,20世紀30年代轉入唐山經營。蜂蜜麻糖是河北唐山傳統的漢族名點。以精面粉、白砂糖、蜂蜜、香油、花生油等為主要原料,經配料、合面、搟片、清面、放片、剁片、炸制、澆漿等工藝制作而成,具有片層均勻、片薄如紙、色澤淡黃、美似玉雕、清香甜脆等特點,是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的糕點。
蜂蜜麻糖起源于明朝萬歷(1557年)年間,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原產于曹雪芹的老家—唐山市豐潤區的七樹莊,是由冀東地區的排叉演變而來。當時,人們逢年過節都喜歡用糖和面、芝麻油炸的排叉作為節日食品。那時市場上的排叉有兩種:一種是用糖和面,再用芝麻油炸;另一種是先用油炸,再澆上蜜汁。兩種排叉各有優劣,油炸排叉硬而脆,蜜汁排叉軟而皮。“廣盛號”在經營過程中融合了兩種排叉的做法,精心研制,并吸取了京城糕點“蜜供”的澆漿法,制作出了如今的風味名吃——蜂蜜麻糖。
唐山麻糖亦稱蜂蜜麻糖原產于冀東豐潤縣七樹莊由張家開設的“廣盛號”糕點鋪創制經銷。時為明朝萬歷四年(1577年)。1931年豐潤縣菜莊子的開明士紳徐冠洲,把七樹莊“廣盛號”的蜂蜜麻糖引進唐山鎮,在新立街開設新新公司,重金雇用“廣盛號”制作麻糖傳人何希祿、張萬寧專門生產營銷蜂蜜麻糖。麻糖傳入唐山經過新新麻糖公司幾代人的潛心研制,制作講究,形成一整套獨道的生產工藝,成為獨具唐山風味的絕好名吃,人們贊譽新新麻糖為“麻糖大王”,唐山麻糖從豐潤七樹莊的“廣盛號”經唐山鎮的新新公司到今天的新新麻糖廠名揚四海,凝注著幾代工人的心血,特別是何希祿將手藝傳給袁廣義。上世紀六十年代,袁師傅又將麻糖高超技藝傳給第三代女傳人董淑媛女士至今。
2009年,唐山蜂蜜麻糖制作技藝入選河北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