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宇?張博?Fred?趙禮曼

近年來,復古騎行之風席卷中國,催生了無數自行車愛好者和各式新潮的自行車。而自行車店鋪也已不再是簡單的商品售賣,它們是“死飛”聚集地,是自行車文化的交流傳播空間,亦是一種時尚環保生活方式的體現。身懷絕技的店主們,不僅秀得一手好車技,自行車的設計、組裝和改良更是不再話下。正因為這樣一群人,自行車從傳統的代步工具,發展成新時代的“騎行生活方式”。
最FIT的生活方式
店名:FIT
地址:上海市長治路133號
電話:13564754001
標簽:美式復古與英倫古典的最佳拍搭
FIT是上海一家以復古自行車設計為主打的小店。順著長治路往里走,視線會先被門口并排停著的哈雷摩托和Vespa吸引,它們的身后,便是其貌不揚的FIT門店。
說是店鋪,FIT更像開放式的小倉庫。店內裝修十分簡約,幾十平方米的空間里,除了幾輛個性十足的自行車外,便是各式各樣的配件,整個空間顯得有些空蕩。有粉絲評價FIT是“上海復古自行車店中最特別的存在。”“FIT”一詞在英文中,有合適的意思,這與店主Fred的心境頗為相符,尋一種適合自己的生活。而騎行,就是Fred最想要的方式。
Fred自幼便喜歡拼裝模型等玩物,然而畢業后,他卻“不小心踏入了潮流雜志行業”。經歷了多重單車文化洗禮后,Fred慢慢喜歡上了復古單車。他曾策劃制作了國內第一本復古機車文化雜志BONE,還親自改裝了多款復古老車,包括1979年的Piaggio VespaPX150和1994年的 Cadillac Sedan Deville。直到現在,店鋪里的多款暢銷復古單車都由他親自設計和制作。
依托上海本土的文化氛圍,FIT不斷游走在美式復古與英倫古典風格中。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像FBL( FIT BLACK LINE) 這一類以暗黑風格為基礎的重型單車,FIT還考慮到女性騎車的特性,推出了Old Class Fit 經典系列的輕便復古自行車。這一系列以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人的摩登生活方式為靈感,追憶了上海在當時絲毫不遜色于紐約和巴黎的“黃金年代”。
雖然FIT的產品著實炫酷,但是老板和老板娘骨子里都是文藝青年。騎行對于他們而言,并非閑暇時的消遣,不論是去路口的面包店,還是赴一場朋友的約會,自行車絕對是他們的首選。如果你也是復古單車愛好者,恰好也沒那么愛熱鬧,不妨邀約上Fred和美麗的老板娘,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復古騎行吧。
鳳凰新生
店名:Rideal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膠州路383號
電話:18621685331
標簽:重煥新生的國產老牌
慕名拜訪Rideal,遠遠地便看見復古花紋鐵門前的一款組裝車。一個身穿白色T恤的大男孩指著藍色的車架介紹,“這是鳳凰牌的26寸出口車架,已經停產了。”這個干凈俊朗的大男孩是楊揚,Rideal的創始人之一,曾經是微軟的工程師。另一個創始人是張博,原本是網球教練。有著相同愛好的兩人一拍即合,2013年共同創立了這個復古單車店。
在整條街的商業店鋪里,Rideal門前的休閑區顯得十分奢侈。木條鋪砌的地面,放上一張方桌,兩三張椅子,就成了一個單車愛好者的交流空間。走進店鋪,紅色磚墻,復古吊燈,黑色鋼架,還有古樸的高腳圓凳,透露出濃郁的舊工業氣息,讓人恍如走進老廠房。店內集中展示著不同品牌的復古自行車,不僅有國產的鳳凰自行車與旗下品牌Phoenix,也有來自荷蘭的Colossi等國外知名品牌。讓人驚奇的是,除了車架、車座、飛輪、腳蹬等配件,店內還展示著一些復古裝著。張博取下一條牛仔褲,笑著說:“這是國產品牌‘赤云’的手工牛仔褲,我非常喜歡,它很適合與復古單車搭配。”
復古單車是Rideal的主打,既可以整車購買,也可以獨家定制。車友們可以在現場自行挑選喜歡的車架與零件進行組裝,打造獨一無二的復古死飛單車。有著多年玩單車經驗的楊揚十分擅長單車的拆卸、組裝和維修,客人的定制車一般都由他完成。雖然是復古單車店,但是Rideal在傳承經典自行車的同時也會融入一些新的元素。組裝時,他們選取復古單車的整體車架,配上色彩鮮明的輪胎,個性張揚的車把等,一輛炫酷的復古單車便呈現在我們眼前。
除了改良和組裝,楊揚一直在嘗試自主設計。擁有自己品牌的單車,是Rideal最大的夢想。為此,Rideal積極和其他品牌和業態進行合作,也經常集結愛好者舉辦主題活動。在擁有豐富自行車制造資源的中國,Rideal的自品牌夢想,如星星之火,必將燎原。
單車與咖啡
店名:Serk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新橋三條40-2
電話:13501225775
標簽:東西方自行車文化的交流空間
融合了咖啡、酒吧和自行車概念的Serk是北新橋一帶遠近聞名的單車咖啡店,在北京古老的胡同里,給人一種時空交錯的幻覺。店主是一對跨國夫妻,趙禮曼,一個胡同里長大的北京姑娘,而Shannon Bufton,是來自于澳大利亞的城市規劃設計師。兩年前,愛好自行車文化和推廣的他們,辭去工作經營起這個單車主題空間。
店門外,Shannon和禮曼特意打造的木制單車停車位,已經成為北京胡同里的一道風景線。兩層樓的空間,復古而簡約,櫥窗木格里擺放著騎行單品與單車雜志,深色的木桌和方凳靠墻排列,過道上方的挑空區域成為了單車展示空間,既有歐洲復古單車,也有城市騎行功能性單車。開業不久,Serk Cycle 就被國外一個專業自行車網站評為“全球最酷的10家單車商店”之一。
Serk經營的自行車類型齊全,無論是城市通勤,還是山地賽車,一應俱全。而Shannon最愛的,還是復古自行車,他收藏了十幾輛價值不菲的歐洲經典復古自行車。如今的復古騎行之風,正驗證了Shannon兩年前說過的話,“復古車現在在歐洲盛行,我相信用不了多久,這股風潮就會刮到中國。”
對于自行車愛好者而言,Serk更是東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空間。無論是周末休閑的騎車人士,還是死飛愛好者,都能在serk里遇見一兩個聊得來的朋友,一起探討自行車組裝技術,欣賞自行車內涵之美。禮曼告訴我們,“我希望Serk的存在,能夠復興北京自行車文化。”
談及Serk的未來,Shannon陷入了沉思。自行車文化在中國的興起,大部分因素是順應潮流和時勢,而他更希望看到人們透過自行車文化,自覺踐行一種健康、環保、時尚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