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鑾
摘 要:啟發式課堂既能啟迪學生思維,又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很適合當前的教學實際。從事高中化學教學多年,在教學中最有感觸的是“學生變了,教學要變;年段變了,教學要變;教材變了,教學要變。”總而言之,教師的教學觀念一定要與時俱進,教學過程要因材施教,教學方法要創新有效。
關鍵詞:化學;創新;啟發式;注重;思維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鐵不用就會生銹,水不流就會發臭,人的智慧不用就會枯竭”。眾所周知,正是思考使人能深刻地理解知識,不斷地思考有利于更加扎實地掌握知識,將來的社會最需要的人就是善于思考、勇于創新的人。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加強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地去思考、探究、發現和解決問題,這也是新課程教學改革對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們更應該注重課堂教學的啟發性和有效性。
啟發式課堂既能啟迪學生思維,又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很適合當前的教學實際。筆者認為構建啟發式課堂應該注重以下
幾點:
一、注重校本教研,做“四有”教師
素質教育如今的呼聲很高,課堂教學改革的推進勢在必行,校本教研已成為學校發展的主要途徑,也是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一種重要方式,還是豐富教師內涵的必由之路。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教師如果能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并做好校本教研工作,那么他的教學必將是心中有“數”:
1.認真研讀課標和考綱,做到心中有“標”;
2.潛心鉆研教材和教輔,做到心中有“料”;
3.貼近學生,深入了解學生,做到心中有“人”;
4.深入學習和不斷探索教材教法,做到心中有“術”。
二、注重素材積累,豐富啟發式教學資源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位成功的教師在課堂上之所以能夠做到啟發式教學,讓學生聽得進、用得出、學得好,是因為他能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注重素材的積累,在收集與整理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筆者認為,其素材的積累主要源于教材教輔和學生,歸納起來大致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方法,大多采用啟發式和講練結合式的教學。
2.教學內容,要因“材”施教。
3.選題方面,教師應該把握住“度”。其產生的途徑有:
(1)教材、教輔中典型的同類題或相似題。
(2)學生練習與作業中的易漏、易混、易錯題。
(3)涵蓋有若干知識交匯點的題型。
三、注重實驗教學,打造啟發式課堂
如果實驗教學僅僅局限于“照方抓藥”,那么教學的效果將不會好,其過程少不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化學實驗過程本身就是啟發學生思維的一種有效形式,我們在實驗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需給予適時的點撥,更好地啟發學生的創新靈感即可。
例如:Cl2與H2O反應的啟發式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1)取兩瓶氯氣,往其中一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蕩。
①比較兩瓶氯氣的顏色。
②比較氯水溶液和蒸餾水的顏色,可得出什么結論?
(2)在氯水中分別滴入少量AgNO3、固體NaHCO3、幾滴石蕊
試液。
①加入NaHCO3粉末有氣泡產生,說明有什么離子?
②石蕊先變紅后褪色的原因?是氯水中的氯離子起作用還是氯分子的氧化性,或氯分子與水反應生成新物質的氧化性造成的?
(3)取兩瓶干燥的氯氣,分別加入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和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觀察比較。最后得出結論:氯氣溶于水的過程本質是氯氣在水中溶解為主,伴有一定的化學反應:Cl2+H2O=HCl+
HClO。
由此可見,啟發式的教學內涵豐富。它不但能讓教師教會學生知識,還能使教學產生互動式的師生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讓學生真正“親其師而信其道”,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積極鉆研、善于思考的學習品質。
所謂教學,涵蓋了教與學兩個方面,它必須是雙邊互動的活動。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上起課來往往是光顧自己講,滿堂灌式地教,總認為自己講得多學生學得就多。這種單向式的教注定是無效的,也是與當前的素質教育和課改要求相違背的。因此,在我們備課時多考慮:學生要學什么、怎樣學?教師該教什么、怎樣教?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深入了解學生、掌握學生情況,才能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
四、注重教后反思,實現教學的自我評價與改進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過:“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可見,教師自身的教學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而要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素質,很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要注重教后反思。
教學難免會有得失,筆者認為,教師在課堂之后的反思是很有必要的。教后反思,能使教師充分評價自己的課堂教學,在評價中總結一堂課的成功經驗和不足之處,而后結合學生和課程特點及時改進自己今后的教學方法,以適應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反之,如果教師沒有教后反思的習慣,那么他的教學必將無法改進和充實,只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其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
知了。
參考文獻:
[1]張承芬.教育心理學[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2]畢華林.化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中學化學教與學,2001.
[3]龍運海.問題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1.
[4]吳洪明.試論情境式教學與科學思維方法的培養[J].學科教育,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