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義文
聽完喬教授的評課后,使我重新認識到一堂好課還可以這么上。一堂數學課也可以這么讓人心曠神怡,讓人如此陶醉在如詩如畫的課上。喬教授如何讓一堂數學課充滿生命力?經過認真思考,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分析教材,弄清本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數學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高中數學所有教學內容最本質的知識。只有弄清教材的本質,弄清它的核心,我們才能有的放矢,才能駕馭教材,靈活運用教材。《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中應加強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對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貫穿高中數學教學的始終,幫助學生逐步加深理解。以函數為例,函數的學習,標志著從常量數學學習開始進入變量數學學習。理解函數要求學生在思維中構建一個過程,來反映函數可能出現的一個情形(解析式、表格或圖象表示),對定義域中每一個特定值都得到唯一一個函數值的動態變化過程。
通過對函數的概念進行說明講解,應掌握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老師首先解釋說明,然后與現實生活中的某一實際情況結合,比如所買商品與所付金額,郵件重量與郵資等等,讓學生把數學與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就能很輕松地把學生引入一個通過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境界。
二、情境創設要緊扣課本,內容要淺顯易懂
老師在挖掘教材的時候,不要僅僅局限于課本中的例子,應注重情境創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身臨其境,引導他們在體驗中學習數學,創設有效的數學應用環境,學生自然會在運用中感到現有的知識難以解決問題,明白學習新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現實中,由于數學具有高度嚴密、抽象的特征,往往會使這一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發揮差強人意。所以,如何創設有效的數學情境導入數學知識,應當是教師進行課堂設計時必須考慮的問題。以境導學,以境促學。如,講“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這一節中,課本上給出的例題過于冗長,增加了學生的負擔。我們知道數學講究簡單就是一種美,那我們為什么還要給學生如此復雜的例題呢,我們可以活用教材,它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師可以把數學與生活聯系在一起,給出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正方形的邊長為x,面積為s1一個長方形的長為x,寬為1,面積為s2,一個正方形的邊長為1,面積為s3現在使s1大于s2與s3的和,馬上可以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x2>x+1,這樣的引入淺顯易懂,學生可以體會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因此,好的情境創設可以使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老師更有活力,讓學生興趣激昂地掌握知識。
三、教授學生思想比知識更重要
數學家哈爾莫斯說過: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方法是數學的行為,思想是數學的靈魂。教師講的知識固然重要,但是數學思想更重要。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例如,講“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時,一定要向學生講清一元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關系。否則,學生始終抓不住這類題的要領。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這樣講,先向學生講一元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方程的關系,把一元一次函數比喻成母體,而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則是它的兩個孩子。這樣講一元一次不等式自然就應該想到它的母體和兄弟。對于一元二次不等式,學生自然就想到一元二次函數和一元二次方程。我們可以反問:如何解決高次不等式?有了前面鋪墊,學生自然就會想到解決它的方法。這樣講解以后,學生就掌握了學習知識的方法,為學生以后的學習與發展鋪平了道路。
四、關注和愛護學生
“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是出自于這種人。”這是著名心理學家亞佛亞德勒說過的一句話,希望能給大家帶來點啟示。“被人關注”是人類的天性,教師也同樣需要被關注。教師的成功是培養崇拜自己的學生。數學課本來就枯燥,如果我們對學生非打即罵,學生怎么會喜歡你的數學課,對他來說,數學課就是一種煎熬、折磨。我們應多鼓勵學生,而不是打壓學生。
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是說一位先生,看到自己弟子的水平超過了自己,尊嚴讓他受不了,便想折學生的臉面,講課時,他給學生出了個上聯:“眼珠子、鼻孔子、珠子反在孔子上?!笔裁匆馑??原來這是諧音,珠子諧指朱熹,孔子即孔丘。前者作為理學大宗師,素為后代皇帝所推崇。宋代由于儒學至此一變而為理學,朱子的地位恍然似在孔子之上。其實不然,這先生不過是借此敲山震虎。如果朱子真在孔子之上,豈不亂了綱常。半是恫嚇,半是指責,學生心知肚明,只得接招。怎么接呢?你就臉面上來,我亦不離臉面去,看誰最后沒臉面,于是便對:“眉先生、須后生、后生卻比先生長?!蓖ㄟ^這個故事能引起我們的注意。
五、積極發揮學生的視覺功能和聽覺功能
通過調查研究,上課時候80%左右的學生主要通過視覺,10%左右的學生主要通過聽覺,因此,我們在課堂上應多采用彩色粉筆。更要應用現代技術。通過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可以改變以灌輸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而采用各種電教媒體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學生判斷、分析、計算等能力的訓練,使學生能在實際情境中輕松地學習數學。它新穎生動,感染力強,不但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它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素質,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依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將電教媒體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互相補充,將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陳文杰.如何指導學生學好高中數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