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浩
摘 要:解決農村教師職業倦怠問題關鍵要從政策、管理、待遇等方面盡可能地為教師創造寬松、愉快的工作環境;要從教師的學習培訓、評價保障、成長發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讓教師在工作中找回職業幸福感。
關鍵詞:學校管理;研究改革;學習機制
教師職業倦怠現象,在一些農村學校表現得尤為突出。工作上缺乏激情、消極敷衍,思想上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情緒焦躁、緊張、萎靡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學校體制不健全,個人價值不容易得到正面肯定;農村教師社會地位低下,工作沒有盼頭;教育資源不均衡,教育區域性發展差距較大;教師工作壓力大,業余生活單調等。它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效果,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要正視和解決這個問題,通過走訪、調查、交談、分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不斷優化學校管理,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
首先,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時要向農村學校傾斜。如在教師非常關心的職稱評定、評優選模等方面適當增加指標,并把農村任教時間作為高級職稱評定的重要條件;建立農村教師合理的
流動機制,特別是向城市流動,要有評價機制進行調控,如教學業績、農村任教時間、綜合素質等。其次,要在剛性管理中體現人文關懷。學校管理制度要在上級宏觀政策基礎上進行量化和細化,工作中嚴格制度的管和入腦入心的理并重,要結合學校實際,對制度進行修訂和完善,注重肯定工作成績,對潛心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進行表彰。如針對老年教師設立“夕陽獎”,針對新上崗教師設立“進步獎”等,以充滿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再次,要實行開放民主的學校管理。雖然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但不能是校長一言堂,要積極吸納教師參與學校的管理和決策,實行公平公正績效考核,建立賞罰分明的激勵機制,凸顯公平競爭的精神,從而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動力,使之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歸屬感。
二、積極推進教學研究改革,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育改革沒有休止符,它永遠在路上。只有改革,教育才能發展。隨著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學校在教育教學方面也應有所改變。首先,改變教研模式,鼓勵教師參與改革實踐,參與策劃,掌握改革信息等,要給教師創造外出學習的機會,讓教師接受外面新鮮的東西。其次,改革教學評價體系,以形成性評價代替終結性評價,把教師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輕裝前行。再次,制訂農村教師專業成長規劃,讓他們給自己的人生確定新目標,明晰自我期許,使之切實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把教育當作事業來做。如:一年里,在班級管理中要形成什么特色;在學校講一節公開課;有一篇論文發表等等。一點一滴的勞動中,教師會提高自身能力,享受成功的喜悅,增加幸福指數。
三、持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學校和諧氣氛
工作并快樂著,是所有教職工的內心需求。學校要想方設法激發教師工作的熱情。首先,在文化娛樂設備設施的購置、網絡資源的使用等方面要舍得投入,縮小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的差距,讓農村中小學洋溢著濃郁的現代化氣息,努力讓教師工作幸福、有尊嚴。其次,學校要倡導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加強教師間的合作,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一個人只有走得快,一個團隊才能走得遠。在教育教學工作之余,學校要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體育、音樂、書畫、棋類等比賽,活躍教師生活,減輕教師壓力,切切實實讓農村教師感到學校的溫馨、幸福。
四、建立長效學習機制,著力構建書香校園
教師要做好教書育人工作,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真正的讀書人這樣,才不會淪為一個簡單的勞動者。睿智,從閱讀開始;優秀,從閱讀開始。當閱讀成為教師吃飯穿衣一樣的生活需要,成為舉手投足一樣的生活習慣,教師就會具有一種充實而圣潔的靈魂,一種虔誠而溫馨的情懷,從而堅定自己的職業理想和人生信念。其次,學校要建立長效學習機制。校長要帶領教師讀書,給教師推薦優秀篇目,提出讀書要求及具體的階段性任務,建立相應的過程考核和效果考核機制。學習內容應該涵蓋教育學、心理學、國學經典、教育專著、教育法規、國家政策等等。再次,建立讀書交流機制。利用博客平臺交流思想,開展一書一沙龍活動。堅持定期組織多種形式的藝術節及讀書、讀報、演講、征文等活動,并建立讀書成果展室,將教師、學生的讀書心得及作品進行集中展示,形成讀書學習、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五、注重教師心理調適,培養健康人格
加強對自身心理健康調適和人格素養提升,是減少心理挫折和壓力的根本途徑。首先,教師應直面社會現實,增強自我調節能力,以平和健康的心態迎接現實并適應現實;只有教師自身執著追求,努力拼搏,使自己充滿力量和智慧,才能具備獨特的人格魅力。同時掌握自我調節方法,合理調節生活節奏,進行適當的轉移調控、宣泄調控等;要修正自己的認知觀念,正視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最大努力,找到理想與現實的黃金結合點。其次,上級教育部門要建立常態心理援助機制。建立教師心理輔導機構,充分利用節假日和繼續教育活動時間從“面”上對教師進行針對性心理輔導;要通過書信、電話、座談、咨詢等方式開展點對點的教師心理問題輔導,對癥下藥、治病救人。
解決教師職業倦怠問題并非易事,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多方長期努力。關鍵要從政策、管理、培訓、待遇等方面盡可能為教師創造寬松、愉快的工作環境,采取有效措施減輕工作負擔,增加培訓機會,提高福利待遇,讓他們在身心愉悅中找回職業幸福感。
參考文獻:
胡進軒.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信念的成因及對策探析[J].學周刊,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