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祖禮
摘 要:數學是非常具有邏輯性的學科。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讓學生通過比較和整合所學過的數學知識,提升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這一系列思考能力的培養,需要經歷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復雜的思維訓練過程。通過探討中學數學思考能力的培養,以期達到和同行交流、切磋的目的。
關鍵詞:中學數學;思考能力;思維
到了中學階段,學生會發現數學課的內容和難度增加了。由于數學課程由具體逐漸轉向抽象,使得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較弱的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相應減弱了。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時,為了讓不同思維能力的學生都能得到思考能力的提高,從而切實提高中學數學教學質量,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本文就如何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作以下幾個方面的探討。
一、當前中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在數學教學實踐中,主要還是趨向于結果教學,大大小小的數學考試成績,都是考核學生數學知識掌握程度的工具。從概念到例題以及練習等,大量強化式的數學訓練擠占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
在教學定位上,學生只需要接受式學習數學,不探究所學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按照教師要求完成大量數學訓練。而教師在教學理念,對數學知識對智力的開發作用,對所學數學知識點是怎樣來的,如何發展的等感性材料不夠重視,只重視論證思維,而忽視了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等的培養。在指導學生解題時,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如框定題型、對套路等教學思路,把學生思維固定在某個套路上。這樣的思維定式指導下,只會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變得單一、僵化。
二、將興趣教學法融入數學教學當中
1.讓學生成為數學教學中的主體
在數學教學時,教師根據該學科特點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的主角,而教師作為知識引導者,在尊重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同時,應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從指導學生解決問題方面著手,讓學生在尋找解決問題方法的同時,提出問題并探究問題。教師應用小組討論形式,幫助學生探索多種解題方法,學生參與到了揭示該知識點是如何發生、發展直至應用的全過程。學生也不再是以往做數學題,而是應用數學來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問題。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鍛煉學生追求探討科學知識的精神。
2.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
教師在中學階段數學教學中,通過開展小組討論,為學生構建學習共同體,讓優等生幫助學困生,讓性格內向的學生能在小組里充分釋放自己。這樣,每一位學生都受到了教師的重視。教師通過轉換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保持開放式思維,把不同的解題思路通過交流表達出來,經小組討論整合、歸納后,再通過教師指導和全班同學共同交流,避免教師在課堂上填鴨式教學,而學生只是被動接受新的知識點。這也就是說教師在課堂上,通過生動的數學知識探索方法,深入淺出地指導學生揭示知識點背后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以及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活學活用。
3.強化數學思想方法教學
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數學思想方法是中學階段教學中較高層次的追求。解題教學時,教師要將所學知識點融入具體的解題方法中,通過分析解題思路等數學思想,將條件和結論整合成一個知識鏈,把數學知識點串聯進這個知識鏈中,從而探尋解題思路。而且應增強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領悟力,并且指導學生解題后,對數學知識點進行反思。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反思的習慣,從解題過程和數學思想角度給予理性反思。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形成解題思路,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出其中的優點和不足,這樣有利于學生改進思維方式,選擇合理的思維方式解題,讓學生在提高解題能力的同時,也能讓他們學習應用正確思維方式,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數學思考能力需要長期積累
學生思考能力的形成,不僅需要教師科學引導,合理調動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需要他們在長期學習中不斷積累、不斷豐富發展自身的思考力。中學階段的學生,數學思考能力的培養主要方向是:培養學生探討科學的精神,通過掌握所學知識點,提高解題能力和技巧,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教師通過具體例題的反復演算,可以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并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解題方法,感受整個解題的思維過程,從而總結出學習方法。這將有利于學生觀察和發現問題,并利用比較和分析以及推理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數學思考能力,把開發學生智力貫穿到教學各環節中。而且應在重視學生思考力培養的同時,促進中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慧敏.數學分析課程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6(04):82-86.
[2]馬曉峰.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探究的實踐與思考[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4(12):75-76.
[3]雷東林.論中學數學教學中素質教育的滲透[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3(05):64-65.
[4]吳波兵,李瑛.對數學應用能力及新情境問題考查的思考[J].中國考試,2014,7(03):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