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蘭
信息技術課開設以來,課時就很少,再加上大部分學生帶著玩的思想,認為上信息技術課就是放松、娛樂。那么,如何在課時少的情況下提高信息技術課課堂效益呢?是擺在我們信息技術教師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課堂永遠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掌控好自己的主陣地需要做好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信息技術課的課堂效益。
一、精心備寫教案,做好課前準備
備課,即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媒體等。首先是熟悉教材,然后對教材進行分析,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在準備導學提綱時,要把任務書寫要清楚,操作要點要寫清楚,注意知識拓展,準備好操作性強,可以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準備好輔助學生練習的資料,通過教學軟件或局域網分發給學生。總之,課前準備十分重要,它是關系到一節課能否成功的關鍵。
二、注重課前復習與檢查
新知識學完之后,學生要隔一周才上課,學生對知識的遺忘率非常高,所以不管新舊知識是否有聯系,課前都要進行精致的復習。復習過程中適當可以讓學生來回答,同時注意學生對復習的反饋,如果大部分學生都不會就要停下精講,將遺留問題徹底消化掉。
三、精彩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巧妙的導入聯系著舊課與新課;它能使學生明確教學任務,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導入的方法很多,例如,創設情境導入、故事導入、溫故揭新式、開門見山切入式、設疑啟發導入式等。課堂上要根據自己的課程需要選擇合適的導入方式。
四、簡練有效的講解,講清基本概念,注重課堂互動,注重授課藝術
對于通過學生自學能懂的知識,教師不必精講,只需設計層次分明的思考題,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查閱資料,最后教師通過小結、評價使教學內容系統、完整。
教學實踐中注重效果比較好的四種教學語言的運用,懸念能夠激發學習興趣;幽默能夠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含蓄能夠提高批評的實效;故錯能夠啟迪思維。
授課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
(1)演示操作時一定要保證絕大部分學生看清楚,思維能跟上,實際操作能跟上。
(2)講解知識點時簡練,給學生留下思考的余地。
(3)重難點要突出,切忌平均用力。
(4)控制課堂容量,不能占用學生上機練習的時間。
五、行之有效的練習,重視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實踐探究,加強學生上機練習環節的訓練
在教學中,“任務”的設計直接影響教學效果。任務要具體而又可操作,應盡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論化的任務出現。任務設計難度要適當,要注意學生基礎差異,兼顧“吃不飽”的學生,帶動掌握慢的學生。
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應與其他學科學習、日常生活相聯系,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比如,學習鍵盤操作時可以和英語學習相聯系,學習畫圖時要結合美術知識,文字處理可以和作文教學結合起來……教師應讓學生在鞏固性練習中,多進行知識的整合。
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的巡回指導很重要,教師能夠及時處理學生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和機器故障。同時推薦給學生一些優秀的網站,告誡學生“網絡是工具,不是玩具”。
六、精彩的小結,做好課堂教學評價
在課堂上選擇適當的時機,通過網絡展示學生作品,作品中好的地方進行表揚,不足的地方讓學生進行修改或補充。這樣使得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績,從而更好地調動他們學習的激情和內在潛力。
好的課堂小結,既能使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得到升華和總結,也能為學生的繼續學習拓展新的道路,所以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時,教師用準確、精煉的語言對本堂課的知識點、教學重點和學習難點加以總結,大大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信息技術課時少,但教師更應認真做好課堂每一個環節,給學生每一節課的精彩。總之,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只有把握好各個教學環節,用生動、充實的課堂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把學生的目光留在課堂上,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