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民 葉小玲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強化體育和課外鍛煉,促進學生身體健康,體魄強健的工作要求,提高體育學科在中考中的比重,切實轉變全社會,重智商、輕體育的傾向,培養少年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這是黨和國家對體育教育所提出的重要方針政策。為了積極響應這一政策措施,2015年3月,我市教育局向全市各初級中學印發了關于《武威市2015年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工作方案》的文件和相關要求,第一次正式將體育測試成績納入中考范疇。本次體育考試男女生各抽五個項目,按每個項目10分共計50分記入中考總分,這一規定的實施,標志著體育教學將成為中考必需的一項考試內容,也是對結束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最重要的一項體質監測。筆者親自參與了此次體育考試的全程工作,一方面感受到了當前學生令人擔憂的體質現狀,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體育教育任重而道遠,現將幾點反思提出來和大家交流。
一、必須立即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
此次中考體育成績的改變,極大地推動了學校教育工作的開展,更新了觀念,提高了認識。特別是基礎工作,即學生和家長認識到體育并非單純的身體運動,不是什么有錢人的休閑運動,不能停留在理性認識中和枯燥的適應輸灌上。更不能一貫“崇文惡武”的錯誤觀念,而是全面提高身心素質的需要,要讓他們知道體育是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項必備內容。
二、中小學校更要擺正體育教育的位置
學校領導要擺正體育教育的位置,高度重視。充分發揮體育工作者的專業水平,耐心講解體質與文化學習的關系,使學生明白增強體質對促進文化的重要性,懂得健康的體質是學好文化知識的物質基礎,充沛的精力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學生一旦明白道理,更會對體育課產生極大熱情和自覺性。同時,要加大體育師資培養、培訓力度,提高教學能力,層層深入地植入學生的大腦中,熟練地掌握動作技術,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充分發揮,更能體現在體育比賽和考試當中。
三、抓住機遇,全力提高體育教育質量
抓住機遇,全力提高體育教育質量,這是國家發展體育教育的重要要求。在當前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中,主要在體育、衛生工作的兩個《條例》及中、小學校體育器材、設施的兩個《目錄》中都體現了國家對體育的重視,我市的這次升學體育考試改革,響應國家有關方針政策,積極開展落實,極大地鼓舞了全校學生對體育的重視力度和熱愛之情。所以,我們每一所中小學校以及每一位體育教師一定要抓住這次機遇,將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作為自己的使命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