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榮麗
從教20年,終于可以如愿教美術了,有的同事開玩笑說這下你可輕松了,好好享受吧!其實以前我也這么說過別的同事。開始并不覺得什么,玩笑而已,但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實在不是個輕松的笑話。于是想嘗試著做些什么,為了孩子們,也為了中國的教育。
我覺得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須先要了解它。于是我認真閱讀了初中美術新課程標準。從中有感受的兩條規定:(1)強調使美術學習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層面。(2)注重美術文化的教育是一種真正意義上開放的教育。
因為我一直在農村工作,深感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有很大差別。
首先,觀念陳舊,認識偏頗。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學好語、數、英等主課就可以了,其他的技能課可學可不學,加之他們本身出自農村,從未接受過正規的美術教育,再加上現今農村學校固有的條件限制(當然當地教育部門也在積極改善辦學條件),許多學校都無法配備專職的美術教師,任由其他教師擔任或干脆主科教師兼任,可以想象時有將其挪用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這樣一來農村的學生家長,對美術學科的重視程度大打折扣。致使許多學生在美術課堂上連最起碼的美術學習用具都無法配備,不帶美術用具現象十分嚴重,更談不上按照美術教材的要求,配齊其他的材料和工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術課教學任務的完成,阻礙了美術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改變家長觀念是重中之重。
其次,找出適合的教學方法,培養興趣。因為美術課的一大特點就是不像文化課那樣聯系緊密,很大程度上可以因地制宜,根據農村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家長現有的素質,不斷創新美術教學方法。例如,春天來了,可以帶領學生去賞迎春花、賞油菜花,春天的農村是美術欣賞課不可缺少的。當然漂亮的景物也能很自然地激發學生作畫的興致。夏秋冬各有特色,因地制宜,只有用心才能確保教學任務的高質量完成,才能激發農村孩子學習美術的興趣,有效提高農村孩子的美術技能技巧和審美素養。
最后,美術教學一定要滲透到其他學科中。“合作才能共贏。”大家都愛美,把美好的事物融入枯燥的學習生活中,一定會令學生耳目一新、心情愉悅,事半功倍的效果自然就達到了。
當然,什么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個人的努力,當然還有更多人,更多領導的支持,但愿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