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本次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九章、第三節《大氣壓強》,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來闡述。
一、說教材
本節教學內容是在學習壓強和液體壓強知識后對壓強知識的延伸,以便為后面學習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打下堅實基礎。
本節教學目標是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本節教學內容特點確立的。
1.知識目標
了解大氣壓強的存在,了解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氣壓強的現象。
2.能力目標
感知大氣壓強的客觀存在,體驗自主探究的過程,掌握科學探究方法,通過托里拆利實驗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和理解利用液體壓強來研究大氣壓強的等效替代的科學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性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培養學生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本節教學的重點:感知大氣壓強的存在。
本節教學的難點:大氣壓的測量。
二、說學生
八年級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現欲,喜歡動手動腦,他們的思維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維,已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氣體看不見、摸不著,氣體壓強容易被人們忽視,在教學中通過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結合多媒體,以感性認識為依托,使學生能達到既定教學目標的要求。
三、說教學方法
1.啟發式教學
通過情境創設,啟發學生設疑。
2.演示教學法
通過演示“覆杯實驗”證明大氣壓存在。
3.實驗法
利用飲料瓶分組實驗,想辦法再次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
4.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通過實驗視頻進行無法演示的托里拆利實驗。
四、說教學過程
1.創色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教師進行“覆杯實驗”的演示。即拿出一個裝滿水的杯,杯口覆上硬紙片,倒置,紙片不下落,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形成學習疑問。
2.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本過程包括四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出示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學習內容和學習目的。
第二部分:首先,利用“覆杯實驗”的演示,說明大氣壓強的存在。
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分組實驗再次證明。
大氣壓強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最后,教師邀請學生臺前模擬“馬德保半球實驗”,并提出疑問,大氣壓強究竟有多大?
第三部分:分組探究,估測大氣壓。
安排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和手邊老師提供的吸盤、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等器材,進行分組實驗,利用公式計算出大氣壓值。教師根據學生計算大氣壓值的偏差,因勢利導,引出托里拆利實驗,得到標準大氣壓值。由于條件有限,托里拆利實驗需要視頻演示。
第四部分:知識拓展延伸。學生通過閱讀教材,了解生活中測量大氣壓的工具,并能利用大氣壓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如長白山上溫泉水沸騰為什么煮不熟雞蛋?
3.學習反饋
教師出示生活現象,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答,從而讓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物理。
4.回顧小結
先組織學生再次閱讀教材,結合板書,歸納所學知識,以便學生系統掌握。
5.根據學生特點,布置作業,體現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