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衛(wèi)紅
山西省垣曲縣高級職業(yè)中學
如何提高職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石衛(wèi)紅
山西省垣曲縣高級職業(yè)中學
升入職業(yè)高中的學生,大部分在學習上都遭受過失敗,常常受到家長的責備,老師的批評,因而在學習上信心不足,甚至自暴自棄,學習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沉重負擔,再加之學習習慣不好,更談不上興趣愛好。因此,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職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職高數學教師教研的一個重要課題。下面筆者就談幾點教學教研過程中的體會,與同行們共勉。
教育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yè),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成為學生值得信任的人,形成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調查表明:學生對學習科目的態(tài)度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和任課老師的關系。所以,教師“以心換心,將心比心”的情感交流,不僅能使學生產生親切感、信任感,而且,據此所喚起學生對師長的愛將延伸為對其所教學科的好感,最終從這種好感中培植出對學科的興趣。況且這種油然而生的興趣是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難以代替的。因此,作為職高的數學教師就要更新教育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克服畏懼數學的心理。教師要平等對待學生,讓師生溝通的渠道暢通無阻,使學生既有敢說敢問的勇氣,而又不感到緊張和壓抑,這樣學生才能在快樂中學習。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與他們談心,傾聽他們的心理話,和他們交朋友,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對那些學習表現積極向上,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和評價,讓學生有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進步,也要給予及時鼓勵,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數學上的許多概念、公式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而職高學生心目中的數學形象就是:抽象、枯燥,缺少人情味。如果我們仍用單調劃一的教學手段去說教,那只會增加學生的反感和厭惡。因此,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這種新穎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而動感的圖像、圖形,展現出一個異彩紛呈的數學世界,變枯燥的數學教學為生動、直觀、形象的娛樂天地。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導入情境,活潑有趣的學習形式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發(fā)揮學習主體的能動作用,促成學生學習的動機。教師可以通過程序調動,借此形成演示情境,向學生展示各種現實中的數學現象和數學應用,用活生生的畫面展現各種概念公式的內涵,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比如,在講《三角函數的圖象》時,輔以屏幕上動態(tài)曲線的演示,給學生一定的感官刺激,加深學生的理解,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而且增大了單位時間內的課容量,從而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思考、理解和練習。再如《球的表面積》一課,要將圖形畫在黑板上,很費時費力,但用多媒體只要很短時間就能展示出來,并且圖形之間的連續(xù)變化一目了然,無形中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
在當前的數學教學中,有不少教師比較重視數學的知識性,卻忽視了學生的基礎性;比較重視數學的邏輯性,卻忽視了學生的層次性;習慣于用枯燥呆板的說教演繹數學概念、原理、公式、規(guī)律,傳道者是頭頭是道,受業(yè)者索然無味,昏昏欲睡。產生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教師沒有關注學生基礎差、能力參差不齊這一實際,一味的一刀切,不顧學情,只管任務完成,其后果顯而易見。實踐證明,職高學生的數學教學必須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關注個體差異,并采用不同方法,通過多種途徑,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因此,我在教學中通常實行分層教學:
(1)知識分層。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分析教材知識結構與學生認知發(fā)展相結合,把分析考試命題方向與學生實際水平相結合,以此來確定教學起點,使好、中、差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從而把全班學生都吸引到教學活動中來,同時還應該掌握好教學進度。
(2)作業(yè)、練習分層。給學生布置作業(yè)時,不要一概而論,否則會造成“好的吃不飽,差的消不了”的現象。筆者通常把作業(yè)分成稍難(A組)、一般(B組)、簡單(C組)三個層次來布置,讓學生都有機會獨立完成作業(yè),體會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克服了抄襲作業(yè)的現象,從而間接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考試分層。由于學生能力各不相同,因此給學生制定的目標也因人而異。成績稍好的,把目標定高些;成績差的目標盡量低些。考試過程中,設置的題目也分A、B、C三組,不同層次的學生做不同層次的題目,使他們都能看到自己的收獲與進步,從而增強學習自信心,提高了學習效率。
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運用數學的空間,并結合職高學生愛玩愛樂的特點,教師可組織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游藝活動。例如,在班內開展“學生結對,一幫一”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舉辦“數學公式、定理背誦”大賽,喜歡電腦的同學還可以進行“數學公式、數學符號錄入比賽”等。學生在活動中,團結協(xié)作,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并且通過這些活動的參與,不僅讓學生體驗了數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把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起來,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有效性。
教學的有效性是課堂的永恒追求。而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針對職高學生這一特殊的群體,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關注學生的情感,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通過優(yōu)化教學手段,打造趣味、有效課堂,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合的的教學方法,走出課本、走出課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提高,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快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