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蘋 彭志華 郭萍 胡繼文
摘要:本文以本校臨床醫學專業的留學生《醫用物理》課堂教學為對象,分析目前國內外留學生教育的現狀,對比本校的留學生教育實際情況,論述如何進行留學生教學與管理,探討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方式,以提高留學生教育教學質量,這有利于推動我校教育國際化的進程。
關鍵詞:留學生 臨床醫學 教學質量改革
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國際化的進程。21世紀初期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黃金時代”,高校要走向國際化,必須與國際教育接軌。在科技與教育的國際交流、人類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化建設的進程中,跨國留學生是推動區域文化國際化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成為文化移植的主要媒體。大力發展在華留學生教育是加快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促進大學國際化的必經之路。留學生對促進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
本文結合目前國際留學生教育的大環境與本校的實際情況,以醫用物理教學為例,針對目前的教育現狀,從課堂教學入手,探討教學改革的模式,分析如何進行課程教學改革,提高留學生教育質量。
一、醫學與物理學的關系
醫學是以人體為研究對象的生命科學,生命現象屬于物質的高級運動形式。隨著現代物理學的迅速發展,生命科學和醫學已從宏觀形態的研究進入微觀機制的研究,從細胞水平的研究上升到分子水平的研究,并日益將其理論建立在精確的物理學基礎之上。大量事實表明,物理學在生物醫學領域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和深入。另一方面,物理學所提供的技術和方法已日益廣泛應用于生命科學、醫學研究及臨床醫療實踐之中,并且不斷更新。例如,光學顯微鏡、X線透視和照片、放射性核素等在醫學上的應用已是人們早已熟知的。除了經典的物理理論及方法被應用在醫學上,現代的量子力學方法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物理學中的各種光譜和波譜技術等,如電子自旋共振譜、磁共振譜、激光拉曼譜等物理技術,對研究生物大分子本身的結構、構象、能量狀態及其變化,以及這些狀態和變化與功能之間的關系方面提供了極為豐富的信息。
物理學在理論上和技術上的新成就不斷為生命科學和醫學的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方法。在美國,物理學被納入美國的醫學院入學考試 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 (MCAT)大綱。在高等醫學院校里開設的醫用物理學課是一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必修課,它的主要任務是給醫學生提供系統的物理學知識,使他們在中學物理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研究方法,擴大物理學知識的領域,為學習現代醫學準備必要的物理基礎。
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來校留學生由于來自不同的文化體系,素質參差不齊,學習水平差異很大。來華的留學生有一部分是抱著學習的目的來的,這部分學生學習目的明確,來華之后,對專業知識的渴求非常強,學習態度端正。但是也有一部分本身不是以學醫學知識為目標,再加上對一些醫學專業了解不夠,不能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不刻苦。有一部分學生學習非常認真,但是由于以前所接受的教育對自然科學接觸非常少,沒有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習自然科學非常吃力。而且來中國留學的學生入學門檻低,也使留學生之間在綜合素質上存在明顯的差異。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自教育欠發達的國家,有一部分學生是工作多年之后再來學習,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各不一樣。進入大學后,對于學習醫用物理必修課表現出參差不齊的學習能力。
三、教學管理與教學方式改革
針對留學生的學習現狀和留學生本身知識結構的特點,主要從課堂管理和教學方式方面進行改革。
由于留學生個體的基礎相差比較大,對課堂教學要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摒棄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的方式,而采取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學生講授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在醫用物理教學過程中,盡管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定律對學習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留學生本身的基礎差,只能在課堂中講一些比較淺顯的知識點,定理、定律的推導應該忽略,重點放在這些知識點在醫學中的應用,特別通過實際臨床的實例來分析,這樣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種方式就是讓學生對指定的主題進行課堂講解,并給出相應的要求,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一方面可以督促學生課前準備,另一方面也能鍛煉學生的表達、組織能力。在課程講授的過程中,提出一些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充分調動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針對問題發表不同的看法、觀點,形成師、生互動的討論模式,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探索科學的精神,有利于以后臨床技能培養。
課堂教學方式固然對學生的學習非常重要,然而教學管理也是提高教學質量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針對目前留學生整體文化素質不高的情形,我們應該考慮首先在源頭上把關學生生源質量。諸如進行入學考試,只有通過入學考試的才能進入本科學習。一方面提高學生文化素質,使得學生學習輕松,另一方面也把關了教學質量,可以提高學校的國際聲譽。
針對部分學生的不端正的學習態度,對學生要加強管理。學生管理科應該針對留學生課堂缺課等情況做出相應的處罰措施,并且嚴格執行規定。而對于情況不嚴重的留學生,則由任課教師處理,諸如進行思想教育、提交論文、提交學習報告等方式,讓留學生充分認識到錯誤并改正,同時通過這些方式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本校的留學生教學還處于起步階段,要進一步提高我校的留學生教育,提升學校的聲譽,主要是要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師整體素質。醫用物理學作為高等醫學院校的一門基礎課,其教學方法和內容就必須適合現代科技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對學生語言的培訓、教學環節的調控、學生學習態度的調整、課堂紀律管理的協調等很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需要今后在教學中不斷總結與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想.國際化進程中在華留學生教育質量探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0.
[2]徐生輝,賀奇才,李曉原.醫學留學生《醫用物理》理論課的教學實踐和體會[J].醫學信息,2009(22)
[3]陳艷霞,孫媛,那杰,等.留學生醫學物理學實驗教學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0(5).
[4]嚴華剛,郭江貴,劉志翔,張海霞,許莉莉.臨床醫學專業國際留學生《醫用物理學》理論課教學大綱的設計[J].中國醫學物理學雜志,2010,27(2):12315-2320.
[5]胡蘋,彭志華,陳鈾,尹嵐,郭萍.留學生醫學物理教學的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4.
[6]傅洪波.醫用物理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方法的措施[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6
基金項目:2014XJG49。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