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均衡發展、社會轉型、全球多元文化沖擊、網絡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等,致使大學校園里部分學生不斷出現各種不良思想問題,本文以未能成功邁進企事業單位的就業難大學生群體為典型代表的新的高校特殊群體為研究對象,從和諧校園視域的角度,去分析與把握這一類特殊群體出現的新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對策與方法,以期幫助他們排憂解愁。
關鍵詞:高校特殊群體學生 和諧校園 ? 教育
和諧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核心,而高校穩定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因此,構建和諧校園,我們責無旁貸。和諧校園指的是整個校園內部各個部門、環節、師生間處于一種互相發展、互相協調、平和向上、有序發展的狀態,學生都有一顆健康的心,能積極學習。研究和諧校園視域下高校特殊群體的教育問題對促進學校與社會的穩定發展均具有深遠意義。
一、高校特殊群體學生存在的不和諧現狀
(一)高校就業困難學生群體現狀
1.形式嚴峻,競爭白熱化。根據有關部門的最新統計數據,2014年的高校學生就業情況相當不理想。以畢業簽約狀態來衡量,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畢業生尚還處于待業、待簽約、準備升學等未簽約狀態,總的來說,畢業生基數逐年增大,社會崗位基數逐年減少,典型的落差導致了就業形勢的嚴峻。
2.就業觀念脫軌現實。畢業生就業觀念與現實脫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統稱為“精英情節”):一是目光還停留在傳統意義上的有“鐵飯碗”之稱的行政單位、國企、事業單位等,然而往往這些所謂的好單位與畢業生數量明顯嚴重不協調、不平衡;二是期望過高,不愿從小職位做起;三是自我認為大學生就應該去“白領”崗位,而不應該是較為辛苦的“灰領”“藍領”崗位。
3.缺乏立足職位之根本。絕大部分大學生缺少工作實踐經歷,在他們的意識里,學習成績決定所有,以及將計算機二三級、英語四六級證書當成重點,并不重視甚至忽視社會實踐以及自身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比如,團隊協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社會適應能力、言語表達能力等),缺乏自我職業規劃,就業能力嚴重不足。
4.準備不充分,倉促就業。機會永遠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是一條就業鐵律,與社會熟練工、長輩們比,大學畢業生本身就占劣勢,在缺乏工作實踐經驗的前提下還不好好準備,那必然是要面試失敗的,而高校中這樣的學生往往占了很大比例,致使就業率偏低。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貪圖工作輕松安逸,盲目地簽訂勞動協議,這樣的學生也不占少數。
二、高校特殊群體學生的和諧教育對策與方法
(一)有針對性地加強特殊學生群體的心理干預
1.加強心理建設。這三類特殊群體的特點無外乎抱怨、消極、墮落、自卑等,應該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自律、自強、自信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自信是源于一個人內心的自我肯定,相信自己完全能勝任某項工作或能達成某個目標的一種心理狀態,它是建立在對自己充分認識且是正確認識與評價自己的基礎之上的,它能不斷地釋放一個人的潛力,是人們克服困難通向成功的重要保證。
2.加強人格教育。對于這三類特殊學生群體,應該教會其自強。何為自強?即實現人生價值、活出個性與尊嚴的一種品質,它是人們成就事業、搞好學習、健康成長的強大源動力。自強教育的目的就是幫助他們磨練意志,逐漸形成自強意識,教會他們面對困難,靠自己克服困難,相信自己可以改變命運。
(二)建立健全分類指導教育機制
對就業有困難群體學生的和諧教育對策。對于這類群體學生,首先,應做好他們就業前的心理準備,就業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要做好成為一個真正社會人的準備,擺正心態從容進入工作崗位。其次,教會他們就業后愛崗敬業的心理準備,由“敬”到“樂”,由“樂”到“愛”,由“愛”到“勤”,才能由“勤”到“精”。再次,還要教育他們做好面對困難的心理準備。最后,還要教育他們不要以大學生自居,應放低姿態,多去單位實習學習提升經驗,不要總盯著薪酬福利。除了以上心理上教育外,還要在學生制作簡歷、應聘要點等方面作出指導。
(三)采用多管齊下的教育方式
可從拓寬學習與生活管理渠道方面、建立特殊群體學生關注幫扶機制方面、加強新生的入學教育和監督管理方面、強化特殊群體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著手去多方向教育高校特殊群體學生,改善他們的現狀。
(四)營造健康和諧校園文化氛圍
1.校園外部環境和諧。學校本身要對外樹立一個良好的公平公正形象,比如,招生方面、學生入學考試方面、班級分配方面、獎學金規則方面等等,都要能體現公正廉潔、一視同仁的基本原則。
2.校園內部環境和諧。校園內部環境的和諧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學生之間的和諧;二是師生之間的和諧;三是教師之間的和諧;四是學校領導班子內部成員的和諧。這四類和諧對于高校特殊群體學生出現的新問題有極大的改善作用。
參考文獻:
[1]樊文強.基于關聯主義的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MOOC)及其學習支持[J].遠程教育雜志,2012(3):31-36.
[2]張林.關注特殊群體,以人為本促和諧——大學生特殊群體工作與和諧校園建設[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9):166-167.
[3]于美亞,任一波.構建和諧校園目標下高職學生特殊群體的教育管理探析[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4):28-31.
[4]宋磊.關注高校特殊群體創建平安和諧校園[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9):114-115.
[5]孫啟龍,宋守浩,姜娟娟.和諧社會下高校特殊群體學生教育管理研究[J].價值工程,2010(29):233.
[6]趙崇峰.加強特殊群體教育管理與構建和諧校園[J].思想教育研究,2007(6):50-52.
作者簡介:
劉富江(1984.1— ),男,山東濰坊,碩士研究生,講師,大連海洋大學。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業教育。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