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月
(錦州市衛生學校,遼寧錦州121001)
男護士心理資本、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關系研究
岳月
(錦州市衛生學校,遼寧錦州121001)
目的探討男護士心理資本、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三者之間的關系。方法于2015年2—5月,按經濟發展水平隨機抽取遼寧省有代表性的3個城市的9家三甲醫院工作半年以上的180名男護士為研究對象,使用心理資本量表(PCQ-24)、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和癥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自填式問卷調查。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0.00%。結果心理資本量表的自我效能感、希望、韌性及樂觀維度得分分別為(3.70±0.51)分、(3.53±0.61)分、(3.62±9.57)分、(3.59±0.33)分,均高于中位數,差異有顯著性(P<0.05)。心理資本與SCL-90各因子呈負相關(P<0.01或P<0.05)。心理資本SCL-90因子具有良好的預測作用。結論心理資本與男護士心理健康狀況密切相關。
心理資本;心理健康;社會支持;男護士
隨著醫療教育體制改革加快,我國男護士的比例逐年上升,并成為護理隊伍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與女護士共同承擔著高強度的護理工作任務。了解男護士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對健全護理隊伍、協調人員搭配、提高護理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傳統觀念、工作任務重、收入偏低、性別偏見、社會認同感缺乏等嚴重影響男護士的心理健康[1]。心理資本是指個人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其特點主要為希望、樂觀、韌性及自我效能,這種心理狀態是可以通過恰當手段調節的[2]。有研究顯示,心理資本與醫務人員的離職意愿、工作績效、組織承諾以及工作滿意度等有很強的相關性[3~5]。當前從積極心理角度分析男護士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甚少。男護士心理資本水平與其心理健康狀況是否有關、男護士心理資本水平能否預測其心理健康水平還不確定。如果男護士心理資本與心理健康狀況之間有相關性,那么我們就找到了一種新的方案來改善男護士心理健康狀況。本研究調查男護士心理資本現狀,進一步分析心理資本與心理健康狀況間的關系,為提高男護士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論依據。
1.1對象
于2015年2—5月,按經濟發展水平選擇遼寧省有代表性的3個城市,再在每個城市隨機抽取3家三級甲等醫院,共抽取9家,三甲醫院納入標準:(1)在衛生局注冊;(2)男護士≥20名。從每家醫院隨機抽取20名男護士,共180名,男護士納入標準:(1)工作時間超過半年;(2)自愿參加本研究。所有調查對象均需知情同意,自行填寫調查問卷。參與本研究的男護士平均年齡(29.51±6.81)歲,工作年限0.5~12.5年,平均(3.52±0.41)年。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1)心理資本問卷(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PCQ-R):該問卷由Luthans編制,駱宏等在李超平翻譯的基礎上進行修改[6],共4個維度(希望、樂觀、韌性、自我效能感),2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5點法計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資本水平越高。該問卷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1。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χ2/df=1.821,NFI=0.854,RFI=0.823,RM-SEA=0.064,IFI=0.918,TLI=0.917,CFI=0.923,提示該問卷具有很好的結構效度。(2)社會支持評定量表[7](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該問卷有3個維度,即客觀支持、主觀支持以及對支持的利用度,共10個條目,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重測信度0.95,各條目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36。(3)癥狀自評量表[8](Self-RatingScale ofSymptomofMental Health,SCL-90):共有9個因子,即焦慮、抑郁、恐怖、敵對、人際關系敏感、強迫癥狀、軀體化、偏執以及精神病性,使用Likert 5級評分法計分,精神癥狀的檢出標準為:SCL-90總分≥160分;陽性條目數>43項;任一因子得分>2分。符合上述標準的任何一項都可認為研究對象存在心理問題。問卷得分越高表明其精神癥狀越嚴重,心理健康狀況越差。該問卷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41。
1.2.2資料收集調查員為10名在校學生,經過統一培訓,于2015年2—5月通過匿名方式收集資料。發放問卷過程中,調查員向研究對象講解本研究的目的及填寫要求。對于被調查者受文化水平等因素影響不能理解的條目,調查員應給予耐心通俗的解釋。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80份,有效回收率為90.00%。
1.3統計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統計學方法有均數、構成比等描述性分析以及t檢驗、方差分析、Pearson相關分析、多元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1男護士心理資本水平現狀
調查結果顯示,男護士心理資本問卷各維度得分情況:希望維度得分為(3.53±0.61)分、樂觀維度得分為(3.59±0.33)分、韌性維度得分為(3.62±9.57)分、自我效能感維度得分為(3.70±0.51)分,說明男護士心理資本水平尚可。對男護士心理資本問卷的4個維度得分進行方差分析,結果發現各維度之間的差異有顯著性(F=3.34,P=0.000);對4個維度進行兩兩比較,結果顯示自我效能感維度得分、韌性維度得分與希望維度得分之間的差異有顯著性(P<0.05),同時自我效能感維度得分明顯高于希望及韌性維度得分。
2.2男護士心理資本在人口統計學方面的差異
年齡≤40歲的男護士心理資本問卷得分要高于其他年齡組(P<0.01);工作年限>5年的男護士心理資本問卷得分高于護理年限短的男護士(P<0.01);中專、高中及以下學歷的男護士心理資本問卷得分明顯低于本科、研究生學歷者(P<0.01);輪班男護士心理資本問卷得分高于不輪班者(見表1)。
表1 男護士心理資本問卷得分情況(±s,分)

表1 男護士心理資本問卷得分情況(±s,分)
注:*表示P<0.01,#表示P<0.05
項目得分F值年齡(歲)例數16.07*學歷8.06*工作年限(年)19.37*月工資收入(元)4.62#排班方式≤40 41~49≥50中專、高中及以下本科研究生<1 1~2 3~5>5<1 000 1 000~1 499≥1 500不輪班,固定崗輪班42 102 36 89 82 9 59 37 51 33 48 82 50 60 120 4.15±0.33 3.76±0.39 3.31±0.28 3.35±0.51 3.75±0.62 4.05±0.31 3.29±0.62 3.45±0.65 3.72±0.69 4.28±0.71 3.36±0.57 3.71±0.47 3.97±0.52 3.46±0.50 3.85±0.53 3.01*
2.3男護士心理資本、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間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以男護士心理健康的9個方面為因變量,心理資本各維度為自變量,對男護士心理資本與心理健康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首先將人口統計學變量帶入回歸方程,其次將心理資本各維度帶入回歸方程,最后將主觀支持帶入回歸方程。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希望維度對焦慮、抑郁維度有明顯的負向預測作用(P<0.05),而在控制人口學變量后,其解釋的方差變異量增加了12%和14%(見表2、3)。
研究表明[9],心理資本對員工的工作態度、工作行為及工作績效有直接影響,同時還影響企業績效。本研究主要探討男護士心理資本與其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調查結果顯示,男護士的心理資本問卷各維度平均分均在中位數之上,這提示男護士的心理資本水平尚可。進一步比較分析,發現男護士希望維度得分偏低,表明男護士對其職業前景不是很樂觀。同時研究結果顯示,男護士的心理資本是其精神癥狀的負向預測變量。在本研究當中評價男護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是癥狀自評量表,因此推出男護士的心理資本可以反映其心理健康狀況,即男護士心理資本量表得分越高,其心理健康狀況越好,符合本研究調查之前的預測。

表2 焦慮相關影響因素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表3 抑郁相關影響因素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護士的心理素質是護士職業素質的基礎,也是護士成才的基本動力。國外大量研究證明,如果護士心理健康狀況出現問題,就不能應對護理工作中的壓力。對于男護士的心理問題更應引起注意,因為男護士更容易受到質疑,人才流失嚴重[10]。筆者研究心理資本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后,建議通過以下途徑改善和提高男護士心理健康水平:(1)定期請高校心理學教師在醫院內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講授健康的生活方式、常用釋放壓力的方法,由于休息時間不同,醫院管理者可以分批安排男護士聽取講座;(2)由心理學專家設置心理應激訓練場景,鼓勵男護士積極參與現場演練,體會突發應急事件出現后如何面對、如何調整自己,進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3)建立溝通平臺,如微信朋友圈、QQ群等,讓男護士在工作之余分享自己的心情以及工作經驗等。
本研究結果提示,醫院管理者在提升男護士心理資本量表得分時,要格外注意韌性以及希望維度得分。只要管理者采取必要的措施激發男護士積極的力量,讓他們能夠更加自信、滿懷激情地工作,那么男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自然會提高,行業服務質量也會進一步提升。
本研究僅限在遼寧省的9所三甲醫院,而要想得出更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結果,應該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調查,以了解當前男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1]李芳,許瑞,肖麗英,等.我國男護士現狀研究[J].全科護理,2010,8(6B):1579-1580.
[2]Luthans F,Avolio B J,Avey J B,et al.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J].Personnel Psychology,2007,60(3):541-572.
[3]Luthans F,Luthans K W,Luthans B C.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J].Bus Horiz,2004(47):45-50.
[4]Thomas A W,Russell C,Douglas G B.The moderating role of employee Positive wellbeing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performance[J].Occup Health Psychol,2007(12):93-104.
[5]Avey J B,Luthans F,Smith R M,et al.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wellbeing over time[J].Occup Health Psychol,2010(15):17-28.
[6]弗雷德·盧森斯.心理資本:打造人的競爭優勢[M].李超平,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7]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
[8]張作記.行為醫學量表手冊[M].北京: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5.
[9]Sigurd W,Paul T,Jarle Eid.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safety in the offshore oil industry:Explo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positive safety climate[J].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13,9(1):42-53.
[10]杜彩素,吳之明,杜娟.對我國男護士現狀分析與關注[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5,24(8):405-408.
G444
A
1671-1246(2015)23-01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