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葉
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做好新時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共青團組織必須適應新時期青年特點的變化,切實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大膽創新。
一、從共青團職能出發,要充分認識當前企業青年群體的特點
當代青年是在改革開放的歷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代,青年群體的關注熱點逐漸從電視轉到電腦再到手機等移動終端,這一趨勢變化給企業共青團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隨著市場的變化,青年群體思想呈多元發展,有些思維理念成為了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利用互聯網這塊思想政治工作新的重要陣地,全面做好正面宣傳報道,使網上的反動宣傳不攻自破,迷信、色情、不健康內容無處藏身,成為當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一個十分重要而又緊迫的任務。
二、從教育對象著眼,提高青年群體在新媒體方面的科學運用水平
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拓展了青年獲取信息的途徑與渠道,使他們的思想更加活躍、更加開放。以冀中能源葛泉礦為例,葛泉礦團委采取建立QQ群、注冊微博和微信公眾平臺、自編自導自演安全微電影等現代化手段,有力占據了電視屏、電腦屏和手機屏,拉近了與青年之間的距離。
(一)引導青年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葛泉礦團委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獨特優勢,在線上開展了“學團史、知團情、頌黨恩”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學習黨章、重溫團史、開展報告會、座談、“我愛紅歌詞”等活動加強團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同時,從青年所關心的社會、企業、個人熱點問題出發,讓理想信念教育通過微博、微信等青年喜聞樂見的網絡媒體或手機媒體形式,培養他們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
(二)恪守文明健康的傳媒道德。礦團委積極加強對青年使用新媒體的正面引導,提高他們的傳媒道德,培養他們形成正確的判斷能力和高尚的審美趣味,在不良信息面前,能夠馬上警覺,保持清醒頭腦,自覺抵制有害思想的侵蝕,預防傳媒道德失范,恪守人生道德底線,做一名文明、理性的新媒體使用者。例如葛泉礦團委堅持利用微信工作平臺、葛煤青年QQ群等媒介進行感恩教育和道德教育,組織開展了“給父母書寫感恩信”活動,把對父母的感恩、思念、孝敬通過書信形式表達,擇優在微信公眾平臺展播,感召更多的青年常懷感恩之心、敬業之心,以高度責任感完成每一項工作。
(三)保持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礦團委在基層建立了5個“青年心情工作室”,幫助青年排解和疏導焦慮、苦悶、壓抑等負面情緒,并積極利用新媒體開展青年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分享信息、即時交流等方式,幫助青年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培養青年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保持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
三、從教育方式著手,積極探索構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機制
(一)構建適應新媒體環境的思政教育隊伍。礦團委成立了由2名礦團干部與26名團支部書記組成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同時,按照“專業與技術結合,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原則,組建了青年微視頻工作小組,小組由礦電視臺、宣傳部工作人員、團干部組成,同時選拔出具備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素質和掌握一定新媒體技術的青年,發揮青年創新意識和能力,并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優化隊伍結構。
(二)提升新媒體環境下思政教育隊伍素質。礦團委在加強團干部政治理論素質的同時,積極強化團干部媒體技術素質,開展PPT制作、微博建群等專項培訓,幫助他們熟練科學使用新媒體,及時解決網絡或手機傳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阻止不良信息的進入。
(三)探索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礦團委不斷適應新時期的新情況和新變化,結合實際情況,不斷探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新機制、新方法。礦團委將電視媒體、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的信息實施鏈接,進行資源共享,拓展信息傳播的時間和空間。例如,礦團委將拍攝的微視頻在公司電視臺《礦區新聞》欄目、礦局域網、礦團委微博微信進行了聯合播出,擴大了傳播范圍,增強了影響力。交互溝通法。礦團委充分運用網絡媒體和手機媒體較強的即時性和交互性,打破了空間和地域限制,通過新媒體平臺,以交互方式與青年進行一對一、一對多或多對多的即時交流,促進了團組織與青年之間的思想互動。價值滲透法。礦團委積極利用多種新媒體進行社會核心價值觀、正能量的滲透,做到論道不說教,讓主流價值觀通過青年喜聞樂見的形式,悄悄潤入青年心田。同時把安全生產、專業技能等知識滲透到飛信、微博、微信等媒體信息之中,在轉發與分享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與時俱進,把新媒體作為組織聯系、凝聚服務青年的重要手段與紐帶,激發出基層團組織與青年、青年與組織間的活力,擴大團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團結帶領團員青年積極投身企業改革發展實踐,充分發揮團組織在企業振興發展中的生力軍作用,為企業的和諧發展奉獻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