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潘
摘 要:面對新時代的要求,轉型升級是轉變發展方式、做大做強國有企業的必然要求和主要途徑。文章從國有企業內外部條件入手,以溫州快鹿集團公司的生產發展現狀為實例,分析當前競爭性國有企業轉型發展途徑。
關鍵詞:國有企業 轉型發展 結構調整 體制創新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6-273-03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把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作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總思路,并對國有企業改革作了重點工作部署。國有企業改革進入了新時期深化轉型發展階段,不僅是新時期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國有企業實現健康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回顧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歷程,隨著1978年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國有企業改革也拉開了序幕,國有企業經歷了擴大自主經營階段、制度創新和結構調整階段、以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階段,走過了風雨飄搖、蛻變發展30多年的歷程。在推動國有企業改革進程中,不少的國有企業在參與平等的市場競爭中改革重組,也有的企業由于歷史包袱重、產業結構落后,沒有及時調整改革、主動適應市場競爭而被淘汰,當然也不乏突破發展桎梏,脫胎換骨,取得改革成就的輝煌企業。過去30多年的國有改革之路只是國有企業“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階段,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對國有企業來講是新時期的機遇也是挑戰,從國有企業改革的風雨歷程中生存下來的企業又開始新一輪的改革和新時期的考驗。筆者擬以溫州快鹿集團公司為例,探討競爭性國有企業如何利用現有優勢,加快結構調整,突破轉型瓶頸,實現企業持續發展。
一、解放思想,強化市場觀念
由于國有企業管理體制等歷史的原因,國有企業在樹立市場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方面不明顯,具體體現在生產變革和經營模式調整方面。在國有企業改革長河中,部分國有企業倒下的原因都存在市場競爭意識不強,觀念老化,固守著原來落后的生產方式和經營模式。隨著市場環境競爭越來越激烈,消費者觀念也不斷提升,國有企業必須解放思想,強化市場觀念,以消費者和市場為導向,不斷與時俱進,變更生產方式,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經濟。
溫州快鹿集團公司作為老字號國有企業,能發展到現在,同轉變觀念,強化市場意識分不開。上世紀50年代靠生產味精起家的集體企業快鹿味精廠在國有企業改革浪潮中,不斷解放思想,增強市場競爭意識,以丁國聰為代表的快鹿集團公司管理者為快鹿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業績,他帶領員工走向市場,積極推銷產品,使得快鹿這個品牌在溫州家喻戶曉。
強化市場觀念不僅體現在對市場的影響力和控制力上,還體現在品牌營銷、戰略管理、資源整合等市場經營管理理念的引入,不斷提升企業運營效益、產品盈利和品牌競爭力。溫州快鹿集團公司在這方面就是個成功的案例。以單一生產經營味精到現在的味精、速凍、調味品等多元化產品經營就是充分運用了品牌營銷市場戰略。靠味精打響品牌,利用品牌擴大經營產品,不僅降低了單一產品帶來的市場風險,同時也提升了整體效益,擴大了企業規模,更好地促進企業持續發展。目前,隨著改革的深入,快鹿又進一步增強市場觀念意識,加快轉型發展步伐,實施虛擬經營戰略、覆蓋社區門店模式和全面鋪開電子商務,不斷迎接發展變化的市場競爭挑戰。
二、機器換人,加快結構調整
生產技術的發展和革新是生產力的標志之一,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2012年12月份中共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在省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浙江將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推進“機器換人”,以現代化、自動化的裝備提升傳統產業。產業結構落后不僅是中小企業面臨的發展問題也是競爭性國有企業發展瓶頸。當前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用工荒等問題的出現,工業機器取代人工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相比傳統人工,采用自動化機器生產,能解決很多生產的瓶頸問題,具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降低企業用工成本,緩解用工荒壓力。2014年快鹿集團公司加快機器代人步伐,投入資金不到300萬元引進味精自動化包裝機器,經過半年多的調試,7月份全線投入生產,成為全國首家實現粉狀味精包裝自動化的企業,徹底改變了幾十年來粉狀味精包裝依賴手工的歷史。由原來依靠60人包裝轉變為一條流水線僅需一人操作,為企業節省了每年近200萬的資金支出,有效控制了企業成本。“機器換人”是工業企業實現長久發展的必經之路,目前在用工荒、市場低迷的大環境下,企業必須加快推進“機器換人”步伐。
2.“機器換人”是建立現代企業管理體制的重要手段。生產自動化是現代企業管理體制的一個重要體現。“機器換人”有利于管理規模化、現代化,安全化。快鹿集團公司味精包裝自動化和內遷實現了生產、包裝的無縫對接和統一管理,提高了整個味精分廠的管理水平。2014年快鹿集團公司還完成以氟代氨制冷系統的工程改造,徹底消除了公司的重大安全隱患,改造后的制冷系統低耗高效,實現了無人值守的管理模式。
3.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部分國有企業面臨產能過剩、結構落后的問題,而“機器換人”一方面本身就是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建立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生產模式,促進優勢企業做強做大。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產業層次和技術水平。競爭性國有企業要以產業層次向高端攀升作為發展的新動力,增加產品附加值,就必須依托于生產技術的革新,加快“機器換人”。
三、體制創新,不斷釋放活力
深化國有企業人事改革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方向和內容,在新時期市場經濟體制下,大部分國有企業在進人、用人、選拔以及薪酬發放等管理制度方面仍然沿用過去的機制,管理方式粗糙、職責不清、冗官冗員、效率低下、意識不強,這與外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不相適應,造成企業發展缺乏活力,資源浪費。因此建立與市場相符的用人選拔機制成為企業體制創新的重中之重,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人事改革。
1.進行崗位收入分配改革,盤活現有人才資源。2015年1月,快鹿集團公司在公司五屆三次職工代表大會上通過了《員工工資調整方案》,明確指出要引入崗位績效考核,細化崗位職責,量化崗位業績,促進企業形成事事有指標考核,件件有落實時效的工作局面。完善崗位職責和收入分配制度是激勵國有企業員工,調動工作積極心和完善監督管理機制的一個有效舉措。
2.更加注重崗位業績獎勵,用好用活各類人才。大多數國有企業還存在著職稱考評、職稱掛鉤工資的現象,然而大多數職稱僅僅是“花瓶”,并未給崗位和企業帶來相應的效益,但是卻增加了企業的成本支出,同時也無形中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競爭,不利于人才資源的發揮。快鹿集團公司在進行人事改革方面注意到了這一點,在《員工工資調整方案》中特別強調要逐漸取消與崗位職責相關不大的職稱晉級制度,著重獎勵在崗位中做出較大工作業績的行為,并且納入崗位晉升范疇,這也是企業用好用活人才的又一亮點。
3.健全開放化、科學化干部的選拔方式及通道。目前大多國有企業在選拔干部方面還是以資歷優先進行選拔,干部隊伍結構方面偏老齡化,不能滿足企業未來可持續經營發展的需要,不利于企業應對不斷更新變化的市場經濟形勢的挑戰,干部選拔和管理改革勢在必行。要摒棄過去不合理的觀念,建立公平、公開、公正、擇優錄取的選拔原則,通過公開透明科學合理的選拔程序進行選拔,采用任期制的方式,同時完善考核機制。
4.有效利用編制,不斷引進先進人才。“引進人才困難、留不住人才”是國有企業發展存在的一個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和國有企業體制在編制、薪酬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有一定的聯系。現在國有企業用人編制卡的越來越嚴,用人機制沒有放活,薪酬收入分配方面也沒有進行合理的人才傾斜。人才的缺失直接影響到企業發展的競爭力。因此國有企業改革必須解決人才問題,放活機制,建立現代人才隊伍,從而推動企業轉型發展。
四、履行責任,提升國有企業“承擔責任”的誠信力
當前,我國國有企業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在新形勢下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充分發揮“排頭兵”作用。
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承擔著重要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近年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國有企業要積極把企業優勢與履行社會責任相結合,不斷提升國有企業“承擔責任”的誠信力,為社會貢獻國有力量,同時也是樹立企業良好形象,實現企業和社會共(下轉第277頁)(上接第274頁)贏的有力舉措。
快鹿集團公司作為食品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引領行業食品安全。在市場經濟中,市場主體是平等競爭的,因此快鹿集團公司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大力發展中央廚房,促進企業競爭力提升。2014年快鹿集團公司在產品質量上強監管、下苦工,精益求精,確保品質。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產品從內在到包裝質量都得到明顯提升,速凍食品銷量也得到明顯提升。同時推進中央廚房建設。隨著市教育局在中小學推廣中央廚房配送,快鹿也利用多年來生產快餐的經驗優勢加入到中央廚房招標行列,為達到標準的中央廚房生產模式,主動尋找廠房,擴大規模,還積極引進先進設備,為提供安全營養的學生快餐而積極籌備、規劃。
發展中央廚房不僅是承擔社會食品安全責任的表現,也是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增長點。近年來受消費觀念的影響,占快鹿利潤比重較大的味精銷量呈下滑趨勢,給企業整體效益造成不利影響,而中央廚房的發展前景無疑給企業轉型發展帶來了契機。正如馬斯洛的五個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要有層次的,從最低的生理需求,依次是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到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企業和人也是一樣,是市場中的一個主體,國有企業的最高需求就是貢獻社會,服務大眾,有了這個最高的需求目標,企業才能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
在新一輪的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時期,國有企業必須認清現實,增強市場意識,全面理解新常態下的市場經濟形勢,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抓住新時期轉型發展機遇,不斷推進企業深化改革,必須加快步伐轉軌到市場經濟的快車道,尋找出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現代企業發展模式,加快推進機器換人、體制創新,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發揮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支柱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凌,劉剛.關于國有企業改革思路的再思考[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2(3)
[2] 王金勝,陳明.我國國有企業改革歷程、思路與展望[J].華東經濟管理,2008(8)
[3] 楊國壽.國有企業改革:突破與展望[J].甘肅理論學刊,2011(11)
[4] 宋養琰,呂林.現階段國有企業改革的出路[J].經貿導刊,2009(9)
(作者單位:溫州快鹿集團公司 浙江溫州 325000)
(責編: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