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進程逐步加快。傳統的關稅壁壘日益縮減的同時,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受“綠色壁壘”的阻礙日益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國在國際貿易平臺上的競爭力度。為了使我國農產品能更加順利的在國外暢銷,提高我國國際貿易競爭力量。解決“綠色壁壘”為我國農產品出口帶來的巨大壓力成了目前學術界重要的研究課題。本課題以“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為主要研究內容,是建立分析在當前我國農產品出口現狀的基礎上,深入分析“綠色壁壘”為我國農產品出口帶來的積極的一面及不利的影響。最后,筆者經過分析,針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綠色壁壘;農產品;出口;影響
目前不少國內學者已經展開了對“綠色壁壘”概念的研究,對“綠色壁壘”概念的界定及特點的研究較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大多數學者的研究都是從技術角度出發,認為“綠色壁壘”是發達國家以保護環境以及消費者健康為由,憑借其技術優勢制定的一些限制限制農產品進口的市場準入制度。從技術的角度來講,發展中國家往往難以達到這一既定的標準,也就形成了所謂了“綠色壁壘”。也有的學者認為“綠色壁壘”是為了更好的保護環境及人類的健康,通過一定技術標準對產品及其生產過程提出要求,從而達到管制、預防貿易活動中形成的一些可能對環境及人類造成傷害的現象的產生的目的,進而導致“綠色壁壘”的出現。筆者認為,“綠色壁壘”就是指進口國為了保護本國環境及人類健康,通過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規、市場準入標準,對進口產品進行嚴格的檢驗檢疫、認證,以達到限制國外產品進口的目的的一種貿易保護措施。
一、我國農產品出口現狀
據統計,2015年1至4月,中國農產品進出口金額為574.0億美元,同比下降10.4%。2015年4月,中國農產品進出口金額為157.9億美元,環比增長20.4%,同比進出口金額下降11.9%。2015年1至4月,中國農產品出口金額為212.9億美元,同比下降0.9%。2015年4月,中國農產品出口金額為55.7億美元,環比增長23.4%,同比出口金額下降7.9%。對各州出口額情況為(單位百萬美元):亞洲13660.08,占整體的64.17%。非洲881.13,占整體的4.14%。歐洲3130.83,占整體的14.71%。南美洲692.94,占整體的3.26%。北美洲2543.43,占整體的11.95%。大洋洲379.88,占整體的1.78%。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目前我國農產品主要貿易合作伙伴集中在亞洲。據統計,2015年1月—4月農產品出口最多的是水、海產品,出口額為407524.9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6%。其次是食用蔬菜,出口額分別269,999.8萬美元。同比增長8%。接著是蔬菜、水果、堅果等制品,出口額為238,916.9萬美元,同比下降6%。此外,有不少農產品在2015年出口額的增長幅度上與2014年同期相比都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其中最為嚴重的是活植物及花卉,下降了46.7%,其次是禽類產品,下降了31.1%。此外,動物產品、肉類制品食品工業的殘渣、廢料,配制的動物飼料的出口額下降幅度也都比較大,分別為-28.1、19.6、-15.9。2015年1月—4月,亞洲出口額為1,366,007.5萬美元,同比下降0.9%。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緬甸,我國緬甸的出口額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9.1%,其次是科威特以及塔吉克斯坦,分別下降了39.3%、21.9%。歐洲出口額與上年相比整體下降了5.3%,其中下降的最嚴重的是黑山,下降了77.2%,其次是烏克蘭,下降了50.3%。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我國于不少合作國家的農產品出口數量受到了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保護環境及人類健康的重要性,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生態環境及消費者健康制訂了復雜的農產品市場進入標準,限制或禁止國外農產品的進入,以達到管制可能對環境及消費者造成傷害的外貿行為的目的。
二、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
1.消極影響
我國一直是農業大國,也是農產品出口大國。從統計數據看我國在過去十年間主要出口國為歐盟、美、日、韓。改四個地區和國家占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量的半數以上,而我國在其國家和地區進口的農產品數量還不足進口總量的三成。從數據上不難看出農產品明顯的貿易差,讓我國農產品出口對上述地區和國家有著不小的依耐性而其對我國的依耐性卻很小。在上述四個地區和國家中其中對日本的農產品出口量道道重量的23%,對其依耐程度很大日本對我國的農產品出口量占我國農產品進口總量的1%。這些都讓我國在農產品進出口貿易上成為打壓的對象。
如上所述,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中有超半數出口到美國、韓國、歐盟、日本四個國家和地區。該市場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很高,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也很高,在國際貿易上看這些國家和地區在“綠色壁壘”體系上都很完善。目前我國農產品出口過于依耐該市場,把其作為農產品出口的主要聚集地在“綠色壁壘”上看會增加我國農產品出口過程中的風險。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發現,我國目前農產品出口過程中因為“綠色壁壘”出現的直接損失94.56%都來至于以上四個國家和地區。同時由于“綠色壁壘”造成的農產品出口成本增加部分的94.97%也來至于改市場。在“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造成打壓的主要來至于歐盟,作為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上面不免有著更多的話語權,在“綠色壁壘”上可以通過政治和經濟上的優勢制定更為嚴格的制度使得發展中國家難以達到,抵制發展中國家的商品出口,從而形成貿易壁壘保護本國市場。由于我國以該市場作為農產品主要出口集聚地,“綠色壁壘”將會對我國農產品出口造成很大沖擊。無論是在直接的經濟損失還是在出口規模和出口結構上都受到不小的影響,從出口規模上看,目前農產品出口量增長緩慢甚至是負增長。從最大的市場日本來看,日本作為我國鄰國由于地理原因和日本自身農業產出原因一直是我國農產品出口第一市場出口量占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量的23%。日本通過一系列的復雜的技術貿易措施,使得我國對日農產品出口量劇減。“綠色壁壘”讓會使得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收到很大的沖擊,還會影響我國農產品出口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
2.“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市場的積極影響
由于我國主要農產品出口市場收到“綠色壁壘”的影響,增長緩慢甚至是負增長。我國農產品出口不得不把出口市場定位在曾經市場表現不算太佳的非洲、大洋洲、東盟等地區。希望通過農產品出口市場的轉移來減小對傳統出口市場的依耐。在這些市場上我國農產品出口的銷量方面一直穩步增長,隨著市場的增長勢必減小我國農產品出口對日本、美國、韓國、歐盟的依耐也就減小了“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不利影響。我國對東盟的農產品出口來看,農產品出口量自雙方建立貿易往來至今一直穩步增長。在世界金融危機后各國經濟一片蕭條的2009年,農產品對其出口量依然增長了1.68%,同年中無論是我國對外農產品出口總量還是在對傳統市場上的出口量都急劇下滑。不僅是東盟國家,包括南美洲和鄰國俄羅斯的農產品出口都一直保持穩步增長,這也讓我國農產品出口向跟健康有利的方向發展。我國農產品出口一直對歐美日韓過于依耐,導致“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沖擊巨大。也正是“綠色壁壘”讓我國不得不把目光投向非傳統市場,向非洲、東盟、大洋洲等地區。一方面我國農產品出口渠道和市場得到了擴展,二方面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市場集中度得到有效的緩解,減小了對傳統市場的依賴,“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沖擊也會相應減緩。
三、農產品出口受“綠色壁壘”影響的對策
1.全面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
首先,提升農產品的關鍵在于農產品的生產源頭,也就是產品的最初的生長環境。而目前濫用農藥、化肥已經成為我國農產品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筆者認為要全面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不僅要合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對農產品投入品的控制也極其重要。針對濫用農藥、化肥造成農產品質量受損的現象,政府應積極采取措施,可以通過限制銷售和使用的方法對農產品投入品進行監督管理,必要時采取一定的手段對濫用資源者進行處罰。其次,目前我國農業產業化水平偏低是限制我國農產品出口的重要因素,產業化水平低則出口成本就會變高,政府應加強農民組織化程度,鼓勵培育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引導我國農業向產業化方向發展。另外還應加大對新的農業技術的研發,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以促進我國農業技術的全面升級。此外,政府應把好重要關卡,加強農產品質檢工作的開展,構建專業的檢測機構、檢測系統,引進先進的檢測儀器和設備,全面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
2.完善農產品技術體系,建立健全農產品認證體系
我國農產品出口才用的國際標準是國際貿易市場上交易得以順利進行的標桿,但有的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環境及消費者健康,利用其技術優勢制訂了更為嚴苛、復雜的技術標準。要想我國的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到更好的發展,不僅要積極了解貿易伙伴的技術標準,還應積極分析自身與國際及發達國家之間存在的差異,并積極尋找對應和的措施,緩解我國農產品外貿出口遭遇的“綠色壁壘”的壓力。此外,政府還應建立健全農產品認證體系,規范認證市場,加大對農產品出口的監督,在開展農產品認證工作的過程中,對認證工作者涉及農產品相關違法行為的進行嚴厲的處罰,全面提升我國農產品認證工作者的素質。使我國出口的農產品受到國際市場及更多貿易合作伙伴的認可,進而提升我國在國際貿易市場的影響力。
3.增強國際農產品貿易信息收集,建立預警機制
我國農產品出口過程中往往缺乏統一的管理,在應對各國“綠色壁壘”就非常被動。政府要減少我國農產品出口受“綠色壁壘”的影響必須設立相關部門由專人負責研究應對各大主要出口國家的綠色壁壘應對措施。信息是商業競爭中獲勝的重要因素,必須要及時的掌握各大貿易國對農產品貿易的最新的先關技術要求和相關的法律法規等信息,第一時間收集整理數據并且針對整理的數據研究出因對方案。通過這一系列的操作,形成我國農產品出口對綠色壁壘的預警機制。這些信息和研究的因對方案,第一時間傳遞給農產品出口的相關企業,讓企業在第一時間獲取信息采取措施以因對綠色壁壘帶來的沖擊。對于農產品出口企業,政府還應該組織其定期就行相關知識的學習,使其了解農產品出口各國綠色壁壘的最新動態提供專業的幫助和服務。一整套的預警機制,讓農產品企業能夠應對各國綠色壁壘,減小我國農產品出口受綠色壁壘的沖擊。
四、結語
從短期來看,“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弊大于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國農產品出口的數量,增高了成本,在短時間內也使得我國農產品對外貿易的市場逐漸縮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國際市場上的實力,影響了我國的國際地位。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綠色壁壘”雖然使我國農產品外貿交易受到了影響,同時促進提高我國農產品的質量,促使我國農業技術水平及結構向變更、優化方向發展。并且也可以借鑒國外的成功案例,為國內進口農產品設置安全防線,保障進口產品的質量,保護本國生態環境及消費者的健康。
參考文獻:
[1]陳玉光.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及應對[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2011(1).
[2]田園,王偉.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建議[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24(10).
[3]林國華,林卿,王慶.農產品貿易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
[4]歸秀娥.我國農產品出口受阻于國外綠色壁壘的原因與對策[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0(01).
作者簡介:莫亞超(1994.01- ),男,浙江省杭州市,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本科,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