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琴
摘 要: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的不斷深入,其所帶來的好處與害處都在慢慢浮現出來,世界各國在享受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益處的同時,在經貿方面的摩擦也愈演愈烈。部分排他性地區甚至形成了貿易壁壘,對他國實行反傾銷,這使得世界貿易經濟的公平發展面臨威脅。作為一顆冉冉上升的貿易新星,中國在出口高速增長成為貿易大國的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其他國家的貿易打擊。面對著與日俱增的對華反傾銷數量和日益擴大的對華實行反傾銷的國家范圍,我國企業應如何應對反傾銷?采取哪些措施和對策?這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話題。
關鍵詞:中國;反傾銷;措施;對策
一、何為反傾銷
隨著關稅的逐年降低,越來越多國家為追尋利益最大化、奪取他國市場,以低廉的價格大量出口本國商品,因此進口國為保護本國產業和市場,往往會采取反傾銷的對抗措施進行反擊,這種被世界貿易組織(WTO)承認的合法手段也成為越來越多國家貿易保護的工具。1994年的關貿總協定第6條協議指出:“如果從一國向另一國出口的產品其出口價格低于在正常貿易過程中出口國用于本國消費的相同產品的可比價格,則該產品便被認為是在被傾銷,即被以低于其正常價值的價值輸入到另一國的商業中去。”如果確定存在傾銷并且因此給進口國帶來損害,則進口國可對該出口國指控產品實施反傾銷措施。
二、國際反傾銷趨勢
由于反傾銷已經得到了WTO認定和許可,越來越多國家利用反傾銷來限制進口。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展,反傾銷也逐步成為保護本國產品和市場的主要手段。據統計,自20世紀90年代到2000年,全世界的反傾銷案例達到2483件,全球遭致反傾銷的產品種類已超過3000種,不僅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紡織、輕工等產品遭受著反傾銷的威脅,甚至是技術、資本密集型產品都無法逃離反傾銷的“魔爪”。其中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對以中國首當其沖的發展中國家采取使用反傾銷手段,影響了超過千億美元的貿易量,在世界上引起強烈的反響。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貿易摩擦愈演愈烈,反傾銷活動也隨之甚囂塵上。
三、我國遭遇反傾銷的現狀
于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中國就像是一輪冉冉上升的新月,積極加速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吸收各國光芒,也不斷對外貿易,散發中國光輝。正是由于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國面臨的貿易摩擦也日益嚴重。近年來,以美國、歐盟為首的、針對亞洲國家的反傾銷活動甚囂塵上,不少亞洲 國家因此承受著巨大的損失。自2001年入世以來,我國逐漸成為世界貿易大國,卻也同時遭受著其他國家對我國出口商品的頻繁反傾銷指控。繼1979年歐共體對我國的糖精和鹽類的首次反傾銷立案以來,除開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甚至是墨西哥、印度、韓國等發展中國家也對我國進行反傾銷指控,截止到2008年的上半年,我國遭受的反傾銷指控立案數量高達865起,也蟬聯了十屆“世界最多遭受反傾銷指控的國家”的冠軍寶座。
雖然我國早在1997年就實行了反傾銷立法,也對其他國家進行著反傾銷調查,但是在我國強大的勞動力成本的優勢下,外國產品并不能對我國市場產生強烈沖擊,因此國內企業提起的反傾銷案件較少。但是與此同時我國面臨的反傾銷數量卻居高不下,讓沒有經驗的企業措手不及。在反傾銷指控面前我國企業“手無縛雞之力”。曾經發生過的600起對華反傾銷案件中只有50%的企業進行上訴,但是上述的成功率卻不到30%,這使得我國承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許多企業產品甚至因此失去了市場競爭力,只好退出市場,這大大影響著我國的對外貿易的發展。面對與日俱增的反傾銷案件和不斷擴大的對華實行反傾銷的國家,我國企業應對措施顯得尤為重要,應對的好可以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狠狠打擊對我國進行惡意反傾銷的國家;應對不好則會導致許多產品退出原有市場,使得我國對外貿易止步不前甚至是大大后退。
四、我國企業應對反傾銷的措施和對策
1.及時應訴,保障自身權益
關貿總協定第六條協議明確規定,對他國產品實施反傾銷措施必須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第一,該產品確實存在傾銷;第二、該產品對進口國產品或市場存在威脅或著是已經造成損害;第三、該產品的傾銷和所產生的對進口國的損害存在因果關系。不僅是在前期存在條件約束,后期還要通過特定的程序對其進行確定,其中包括起訴、立案、審查、裁決和上述。也就是說,在被提起反傾銷調查時,我國也有權進行申辯,以后在裁決過后若存在異議也可以進行上訴,在積極上訴之后也很有可能挽回敗局。然而如上所訴,我國企業面對反傾銷調查有一半企業選擇放棄上述,這樣一種不積極的應對方式使得部分進口國根本就不需要提供相關材料就能讓我國企業承擔不利的后果,使我國不戰而敗。因此,在實際中,即使是收到了反傾銷調查,我國也不應該失去戰斗力和信心,應該積極做好應訴準備,科學、合理、有效的進行論證,因為出口商品一旦被認定為反傾銷產品,不僅是對當事國雙方——即出口國和進口國產生影響,更是會在各國之間產生連鎖的反傾銷反應,使得該產品最終因為被排斥而退出國際市場,所以一定要積極應對反傾銷控訴,拿出合理有效的證據來,即使是上訴失敗,也一定要努力將損害降到最低,保護部分海外市場,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
2.了解國際市場競爭對手信息
老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這句話放到貿易經營活動中也同樣適用。我國部分企業正是因為缺乏對關貿總協定的深入理解以及缺乏對其他國家競爭力的正確判斷,最終走向了反傾銷指控的怪圈中,所以在出口貿易的活動中一定要做到掌握其他競爭對手的有效信息。掌握有效信息的辦法有許多中,比如說可以通過進口商或是聘請相關方面的律師來了解市場信息,掌握競爭對手的真實情況,尤其是生產要素信息一定要重點掌握,為積累相關資料奠定基礎,與此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保持出口數量與數量之間的平衡關系,不僅如此,掌握相關法律也是“知彼”的重要環節,尤其是關于反傾銷方面的規定一定要熟練掌握。
3.積極尋求有關部門的支持
我國企業數量眾多,缺乏有效的行業管理機制,這使得我國企業在面臨反傾銷指控時往往是“孤軍奮戰”,容易妥協。所以在國際競爭市場中,我國企業應積極追尋行業組織“庇護”,更是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就單個企業來說,行業協會組織在增強國際競爭力方面有著更為強大的力量,就好比一根筷子易折斷,一把筷子難掰彎,同樣的道理,團結就是力量,在面對他國的反傾銷指控時,企業一定不能“逞強”或者直接“示弱”,一定要積極尋求同行業協會組織的幫助以及政府的支持,在政府提供良好的法律環境下,再輔以行業協會組織的幫助,積極上訴,勇于打“洋官司”,努力“反敗為勝”或者把損害降到最低。
4.增強國際營銷觀念,提高產品綜合競爭力
中國加入世貿后,憑借的飛速發展的經貿水平成為世界經貿大國,為了擴大發展,使利益實現最大化,部分企業依靠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低廉的優勢,在出口銷售方面采取低價策略,殊不知這種方法不到不利于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還降低了我國產品的綜合競爭力,同時也給了別國對我國實行反傾銷戰略以可乘之機。所以,企業在進行出口貿易活動時,一定要增強國際營銷觀念,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優點,把生產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不要總是依賴我國人口大國的優勢經營“批量生產”低價商品,“降價”不如“保質”,努力將中國制造全面轉化為中國創造,一定要提高出口商品的檔次,努力做到自主研發商品,提高產品的綜合競爭力,不給敵人可乘之機。
5.企業內部實行規范化管理
企業在上訴過程中需要提供出口的產品價格,而產品價格最終是如何被確定的,則關系到企業財務方面。所以,如果被控告的企業擁有健全、規范、科學的財務體制以及精明能干的財務人員,能夠及時迅速的提供有效的資料,不失為一個為企業提供良好保障的壁壘。所以對財務方面的嚴格規范化的管理也許是未來成功應訴的關鍵所在,當然不僅是對財務方面的有效管理,其他各個環節的失敗都有可能導致企業最終的敗訴,加強企業各個環節的有效控制,使之朝著規范化、科學化的道路前進才是企業不怕“鬼敲門”的重要方法,所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正是這個道理。
6.建立專業反傾銷團隊
許多企業在面臨指控時總是自亂陣腳,使敵人有機可乘。做好充分準備不單指企業在管理中要合理科學有效,在生產產品時創新創意創造,更需要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這樣才算是做到了充分的準備。建立一支專業的反傾銷團隊對一個出口企業來說是十分必要的,許多企業正是因為不熟悉反傾銷規則才會在打官司時屢戰屢敗,缺少反傾銷專業人才是我國企業成為反傾銷的“眾矢之的”的重要原因。我國迫切需要利用國內外的專業人才,以及吸取跨過公司經驗和自身反侵略方面教訓,培養熟悉國際貿易、了解國際市場、擅長反傾銷方面的專業人才以及律師,在企業內建立一支專業的反傾銷團隊,掌握國際反傾銷狀況,在遇到反傾銷指控時臨危不懼,努力幫助企業逃脫反傾銷“魔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和幫助我國對外貿易穩定持續發展。
自從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我國飛速發展的貿易經濟不僅為自身帶來了莫大的好處,也是我國成為“眾矢之的”的導火索,所以在發展我國經貿的同時,不要忘記處理好這條“導火線”。企業在平時就要注意對本企業各個環節的規范科學管理,生產的產品應該朝著自主創新方向發展,聘請優秀專業人才組成建立專業的反傾銷團隊,在面對反傾銷指控時一定要冷靜沉著,對各項指控進行積極應對,企業切忌以消極的態度面對指控,利用專業的反傾銷團隊以及政府支持和組織協助,擺脫反傾銷影響。以上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正所謂走錯一步萬丈深淵,只有做到積極應對,才能在最終的審判中擺脫反傾銷案件的困擾,讓企業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贏得市場,這不僅對我過企業的良好發展大有裨益,更是為我國經濟貿易的發展以及對外出口有著強大的推動作用,只有這樣,我國這輪新月才能持久有力的散發自己的光芒,普照神州大地。
參考文獻:
[1]沈木珠.國際反傾銷中的中國策略[J].法學雜志,2002(1).
[2]陳力.國際貿易救濟體系法律制度中的非市場經濟規則——以美國歐盟為視角[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肖偉.國際反傾銷法律與事務WTO卷[M].知識產權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