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區域貨幣匯率的變動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區域出口企業造成影響。但基于我國復雜的經濟環境與進出口貿易形勢而言,人民幣稅率變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有鑒于此,本文選取我國經濟體系中對外加工貿易較為集中的浙江省為實證研究對象,對一定時期內人民幣匯率以及浙江出口加工貿易數據進行分析研究,進而在此基礎上探尋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浙江省國際加工貿易的影響。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升值;出口加工貿易
一、浙江省加工貿易出口現狀分析
1.浙江省對外貿易現狀
伴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的形成及發展,我國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導下不斷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拓寬對外開放渠道。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我國諸多企業利用發展機遇廣泛的開展了國際貿易,在較大程度上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浙江省地處沿海經濟圈核心地帶,在發展的進程中取得了非常大的發展成就,對外貿易的規模與質量不斷提升。截止到2014年,浙江省進出口貿易總額已經突破1萬億元,與上一年相比起增長速率維持在3.85%。我們必須注意到的是,這一數值與增長速率的取得是在全球經濟危機剛剛結束,經濟回暖乏力的基礎之上獲得的。通過數據,我們不難發現所具備的巨大外向型經濟發展潛力。
2.浙江省加工貿易出口現狀
如果對浙江省的對外貿易情況展開研究,必然無法繞開加工貿易出口問題。僅2014年,浙江省加工出口貿易總額就達到了976億水平,同比增長幅度達7.3%。通過綜合對比當年浙江省的出口貿易總額,我們不難發現浙江省的加工貿易出口額已經占據總出口額百分比的12.8%。這在全國范圍內都是比較高的水平。目前而言,我國絕大多數地區的對外貿易形勢基本為使用國內原材料進行產品的研發與生產,而后以成品形式銷售到國際市場之中。對于我國大多數地區而言,這種貿易形式既是基本貿易形式,也是占據對外貿易絕對比例的貿易形式。因此浙江省對外貿易的首要特點之一即為加工貿易出口額較大,占總貿易出口額比例較高。在國際貿易的發展過程中,加工貿易出口領域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貿易特點,構建了多樣化的貿易方式。對于浙江省而言,加工出口貿易的繁榮絕不僅僅表現為較高的貿易數值。在加工出口貿易高度繁榮的背后,浙江省加工出口貿易還兼具有自身獨特的特點。
3.獨具特色的浙江省對外加工貿易
對外加工貿易是指原材料不屬于加工地本地市場的外銷商品加工行為。一般情況下,對外加工出口貿易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一種為來料加工,即企業在開展對外貿易的過程中建立與外企的合作關系。在合作關系中,中國企業僅承擔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加工工作,至于原材料的購買、儲運以及成品的銷售工作均交由合作企業負責。另一種情況為進料加工。與來料加工相同,原材料并不在我國市場進行購買,而是購買于海外市場。不同的是,中國企業會單獨的承擔從產品研發到原材料購買儲運、原材料加工、商品出售的所有流程。
一般情況而言,某一地區開展對外加工貿易活動,必然根據自身優勢選擇加工貿易的參與方式。基于以上背景進行考慮,一般會出現三種情形。首先可能出現的情形是加工貿易出口額占總貿易出口額的絕大比例部分,例如中國的廣東省。其次則為在總出口貿易額中,加工貿易出口額的比例不高,但是來料加工或是進料加工貿易呈現一邊倒的發展情況。對于浙江省而言,以上三種情形均未出現。在加工貿易出口的比例中,來料加工出口貿易額與進料加工貿易出口額并無較大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浙江省經濟發展較為穩定,各項貿易模式分布較為均衡,具備一定普遍性特征。
二、人民幣匯率體制改革與近年來人民幣匯率變化趨勢
1.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變革
伴隨著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國當前經濟體制對全球市場的依賴度日益上升。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我國的貨幣體系及相關貨幣政策也日趨成熟。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逐步實施了人民幣匯率改革。人民幣匯率改革的過程,其實質即為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發展的過程。匯率改革之前,我國人民幣匯率奉行緊跟美元匯率政策。這是一定歷史時期內現實條件對我國貨幣發展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一定時期內我國出于經濟發展需要所進行的無奈選擇。
對我國而言,國家實力隨著發展日益雄厚,經濟底蘊也日漸深厚。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提升,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參與國際貿易深度也在日益加深。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逐步取得了經濟話語權,開始嘗試參與制定國際貿易規則與經濟規則。這也必然會導致人民幣向世界貨幣方向發展。面對當今復雜的經濟形勢,無論是出于保障我國經濟安全需要,還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均需構建適應于我國經濟發展的貨幣制度體系,其中就包括自主獨立、靈活多變的市場化匯率體系。
2.2005年至2013年人民幣匯率變化趨勢
2005年,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開始進入我國政府的議事日程。因此,應該說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發展應該起始于2005年。這一年,人民幣的匯率發展開始脫離美元影響,匯率的制定開始參考諸多貨幣匯率而確定。我國政府開始在一定程度上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相關的政策性貨幣政策也得以擁有了實施空間,自2005年開始,人民幣匯率開始穩步提升。
自2008年開始,我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了小范圍的動蕩變化,但總體而言,仍舊以升值變化為主。如圖1所示,我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于2008年至2010年區間范圍之內,呈現震蕩升值趨勢。這一時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基本維持在6.85至6.82水平。雖然震蕩幅度較大,但是人民幣匯率升值的總體趨勢是十分穩定的。如圖1所示。
2010年,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發展趨勢進一步得到明確與肯定,以市場需求為判定標準,實施一籃子貨幣參考政策的人民幣匯率機制正式形成。但是由于全球范圍內經濟危機的爆發,加之我國人民幣依存度較高的美元貨幣區爆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因此,我國人民幣在這一時期出現了短期貶值現象。但是就整體而言,我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維持了自身的整體升值趨勢。
三、人民幣匯率與加工貿易出口的關聯性
1.人民幣匯率變化對加工出口貿易存在影響的理論依據
在人民幣匯率變化深受市場影響的今天,浙江省乃至全國范圍內的進出口貿易都會受到影響。例如在人民幣匯率提升的前提條件下,不考慮商品的需求彈性因素,對外進口貿易一般情況下是處于被抑制狀態的。在人民幣匯率發展保持持續上升趨勢時,進口商品與原材料價格必定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因而,人民幣升值往往會對出口型對外貿易造成嚴重負擔。但是對于加工貿易出口型企業而言,其對外貿易的經營過程往往會同時涉及到進口貿易與出口貿易。因此在人民幣匯率變化的前提條件下,我國加工出口貿易必然受到一定影響,但是其將會受到何種影響還需通過進一步的實證研究工作予以解決。
2.人民幣匯率變化對加工出口貿易存在影響的數據分析
通過上文的論述,我們不難發現從2005年開始至2012年的這一區間范圍內,我國的人民幣對美元貨幣始終處于升值狀態之下,對美元匯率升值幅度超過了30%。通過對我國進出口總量數據的研究分析,我們也不難發現,我國的進出口總量并未因人民幣的持續升值而受到較大影響,二者皆維持了強勁的增長態勢。雖然在2008年至2009年的區間范圍之內,我國的進出口總量出現了一個小范圍的下滑,但是這一下滑趨勢并不能歸結于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原因在于這一區間范圍進出口總量的下降是受當年經濟危機的影響。
3.浙江省加工貿易出口與匯率變動的宏觀數據分析
(1)2014年人民幣匯率與出口貿易額變化趨勢
從浙江省加工出口貿易2014年的發展成果來看,2014年浙江省實現出口加工貿易額961億元。這一比例占江蘇省全部出口貿易額度的12.4%。雖然與上一年同期相比,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的是,2014年浙江省的一般貿易額增長較快。如圖2所示,因此,2014年浙江省的出口額是下降的。
而如果我們對比同期的人民幣匯率變化,我們會發現人民幣匯率的變化雖已趨于平穩,但仍處于上升通道之中。如圖3所示,人民幣匯率的動蕩幅度趨于平緩,仍處于緩慢上升過程之中。
因此可以在兩個前提下采取實證分析的研究方法,綜合論述人民幣匯率變化與浙江省加工貿易出口之間的關系。
(2)人民幣匯率變化對加工出口型企業的影響
首先,對當前我國的經濟態勢來講,人民幣始終處于升值的過程之中。人民幣的升值必然帶來進口原材料價格的大幅度下降(不考慮世界范圍內經濟復蘇乏力對原材料價格的影響)。事實也正如此。根據相關部門的數據顯示,2014年,浙江省20大類原材料進口價格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下降幅度達8%。對于加工出口型貿易企業而言,原材料價格的下降無疑可以節約大量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因此,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于加工出口型企業無疑是一種利好因素。
但是前文也曾論述過,人民幣匯率的提升比例往往意味著出口企業出口成本等比例的增加。因此對于加工貿易出口型企業而言,非但無法從人民幣升值中獲利,反而會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在此背景下我們對浙江省的貿易結構進行研究。通過相關數據顯示,浙江省當前的加工貿易出口型企業中,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加工企業占比達83.2%。因此人民幣匯率的不斷上升必然會降低浙江省勞動力密集型出口企業的競爭能力。
四、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浙江省加工貿易出口影響的實證研究
1.模型構建
匯率變動對于加工出口貿易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另外諸如進口商品價格、國際經濟形勢、進口國經濟形勢等均會對加工出口貿易造成影響。因此,本文采用Metzlerde研究理論中的非完全替代模型進行實證分析。在模型的構建過程中,本文對諸如價格因素、匯率因素、體制因素等因素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考慮。因此,基本模型為:
EXPR=f(GDPf,P,,P*,R,W)
IMPR=f(GDP,P,P*,R,W)
其中,EXPR表示浙江省加工出口貿易,R表示匯率,P表示價格因素,W為虛擬變量。因此,通過基本模型,我們可以假定浙江省對外加工貿易的收支模型為:
lnEXPR=β1lnGDPf+β2lnREERt+β3lnW+β0+εt
lnTMPR=γ1lnGDPt+γ2lnREERt+γ3lnW+γ0+θt
2.數據來源及處理
以上數據均來源于國家統計局、浙江省統計局、中國外匯管理局、世界GDP發展年鑒。在研究過程中,處于研究需要考慮,本研究對相關變量進行了對數化處理,計量軟件為EVIEW4.0。
3.數據的實證分析
在單位根檢驗與時間序檢驗的前提下,運用軟件對數據進行回歸分析,根據浙江省加工出口貿易模型得到加工出口額與人民幣匯率間關系。
lnEXPRt=2.7861lnGDPf+0.8022lnREERt+0.290*lnW-29.939
t=(14.936) (5.358) (2.321) (-13.671)
R=0.890 F=764.232 D(-W)=0.832
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浙江省加工貿易出口的匯率彈性為0.796,既人民幣匯率每提升百分之一(以美元為評價標準),則浙江省加工出口貿易將減少0.796個百分點。另外,諸如我國加入WTO以及外國居民收入增加等因素的出現,均對我國對外加工出口業有著一定的影響。
五、建議與策略
1.政府需控制人民幣升值速度
縱觀當前的經濟格局與對外貿易產業,加工出口型貿易仍舊占據我國對外貿易的相當比例。充斥著大量勞動密集型企業、資源密集型企業的對外貿易結構體系,在人民幣的持續升值過程中無疑將會遭受到來自國際市場的巨大挑戰。因此,我國政府必須控制好人民幣的升值速度,靈活的制定貨幣政策,靈活的執行貨幣政策。對于中國政府而言,必須在市場需求被合理考慮的前提下對匯率進行一定控制,同時也要堅定不移的維護對外貿易的正常經濟秩序。并且,我國當前的產業調整與升級仍需要一定時間,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向技術密集型企業的轉變也需要貨幣政策的保障。因此,我國政府需要高度重視對人民幣升值速度的控制,確保我國對外貿易的穩定發展。
2.浙江省需加快產業結構升級與轉型
在經濟常態化的發展進程之中,對匯率進行控制只能保障貿易活動一時的穩定與繁榮。浙江省地處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擁有眾多的區位優勢條件與雄厚的經濟實力。因此,在此人民幣匯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上升的特殊歷史時期,浙江省應加快自身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進而適應與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環境。
參考文獻:
[1]陳培玉.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13.
[2]牟子穎.人民幣升值對浙江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J].北方經濟,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