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跨境電商是外貿增長的新引擎,企業急需大量既懂電商又懂外貿的復合型人才。本文旨在從跨境電商人才需求的角度,進行崗位技能分析和課程體系調整,探索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形勢下的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模式
一、跨境電商發展與人才需求現狀分析
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面對疲軟的國際市場需求和激烈的市場競爭,越來越多的企業嘗試使用網絡平臺與海外買家進行直接的線上交易??缇畴娮由虅兆鳛樾滦蛧H貿易方式,正逐漸成為外貿增長的新引擎,對我國外貿企業擴大海外營銷渠道,實現外貿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隨著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迅速崛起和發展,這片電子商務和國際貿易領域中的藍海為高職院校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創業機會,急需大量既懂電子商務又懂國際貿易的復合性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
然而,目前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很難適應跨境電商發展下復合型外貿人才的需求。許多高職院校在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和國際貿易專業建設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1)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模糊;(2)專業課程設置雜亂;(3)專業實踐技能匱乏;(4)人才培養模式不能緊跟行業發展而做出相應調整。同時,在設計跨境電子商務相關課程時仍然采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問題。如,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理論知識為主,教材內容缺乏實踐操作性,缺少跨境電子商務相關內容,任課教師缺乏跨專業的全面知識能力等。以上問題的存在促使各院校改變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探尋更先進的教學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
二、跨境電商發展下外貿人才核心技能分析
適應跨境電商發展的外貿人員需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團隊合作和責任意識,具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職業能力,能運用各類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從事國際貿易、跨境營銷、跨境推廣、跨境客服、英文文案、網站策劃、英文產品內容編輯等第一線工作技能。
因此,從事跨境電商的外貿人員必須具備以下專業技能:
1.外語溝通能力。具備在跨境交易中進行日常涉外交際和業務活動、網站推廣、網絡營銷、跨境平臺操作、跨境客服工作所需的良好的英語口語及書寫能力。另外,跨境電商需要直接面對各國普通消費者,能掌握如俄語、阿拉伯語等小語種的人才會有競爭優勢。
2.外貿專業技能。熟悉國際貿易慣例和規則,具備外貿接單和溝通談判能力,掌握商業信函寫作和外貿單證填制技巧,了解外貿綜合服務的相關知識,熟悉融資、通關、退稅以及物流、保險等外貿必須環節的工作流程,具備外貿通關能力。
3.網絡營銷能力。熟悉跨境電商發展趨勢,能調研最新互聯網環境和市場情況,分析市場和客戶消費心理,具有較好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有創新意識,能策劃網絡營銷活動,選用合適的網絡推廣工具和方法,并撰寫完整方案,能執行在線推廣活動,收集反饋數據,評估營銷活動效果,具備網上交易的能力。
4.跨境平臺操作能力。掌握網絡貿易的流程和技巧,熟練操作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能夠在跨境電商平臺建立網店,能夠進行跨境支付,能夠選擇合適的商品在跨境電商平臺上銷售并進行產品價格核算,能掌握在跨境電商平臺上發布產品并進行產品信息優化,熟練掌握圖像處理軟件的操作技術,制作實現圖像文件,能在跨境電商平臺上進行營銷活動、能在跨境電商平臺上進行數據分析并優化運營過程。
5.跨境物流和供應鏈管理能力。了解國際物流滯緩是限制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熟悉國際物流并能夠選擇合適的物流方式進行配送、掌握跨境供應鏈管理基本流程,能進行供應鏈設計、管理,熟悉產品方案的制定、原料的采購、產品的生產、運輸、庫存、出口和物流配送等一環節的操作。
三、跨境電商發展下人才培養模式調整建議
高職院校國貿專業的學生普遍存在英語水平薄弱、外貿技能缺乏、網絡營銷知識與技能不足的問題。參考跨境電商發展對外貿從業人員的新要求,國貿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應進行相應調整。
1.確定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大量企業調研,成立專家指導委員會,論證人才培養方案,對外貿企業跨境電商人才需求情況調研,分析跨境電子商務崗位核心技能和人才需求狀況,確定高職院??缇畴娮由虅杖瞬排囵B目標,即“培養能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從事網絡外貿交易活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2.調整專業定位。據調研,企業選擇跨境電商人才時70%傾向選擇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為適應跨境電商發展新浪潮,高校應對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培養方向進行調整。目前的做法是在國貿專業中開設跨境電商方向,增加電商操作類課程。長遠來看,可以成立專門的跨境電商專業。
3.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企業從事跨境電商人員的工作領域、崗位職責、典型工作任務、職業能力等進行分析,獲得國貿專業跨境電商方向人才培養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要求,構建適合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特點的“分布式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并展開實施。所謂“分布式工學交替”即需要在不同的時間段中,基于不同的課程目標,結合不同的企業實施工學相結合的課程或綜合知識學習。其中,第一學年的商務素質與職業意識訓練分布在專業認知中完成,主要通過企業參觀、校內實訓等形式幫助學生熟悉行業企業,了解職業崗位需求,訓練學生的職業素養。第二學年綜合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結合培養學生的專項能力,實施“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第三學年主要依托校企合作企業及校外企業實習基地,實施企業訂單或企業項目運營或自主創業,并安排至少半年的頂崗實習。
4.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國貿專業跨境電商方向課程體系的設置主要從跨境電商崗位成長這條主線進行整體課程架構。根據跨境人才培養的崗位群方向,分別設計了從初始崗、提升崗、目標崗的職業成長遞進崗位,針對每個崗位的專業技能培養要求,設置相應的支撐課程(如下表)。
5.搭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實訓平臺??缇畴娚痰陌l展瞬息萬變,學校目前無法獨立完成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任務,必須校企合作共同培養??缇畴娚虒嵺`性操作性強,以前運用模擬教學軟件進行實驗室實訓的方式已不能滿足實踐教學需求,目前最有效的培養方式是工學結合模式。讓學生進入企業,運營真實項目,開展真實環境下的教學實踐,形成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立體化的實訓體系。
作者簡介:楊華(1978- ),女,江蘇常州人,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