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鄭岑琳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速度不斷加快,中國經濟體制規模也不斷加大,經濟的建設活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隨著經濟發展總量的提高,我國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逐漸地暴露了出來。區域內的經濟發展呈現出了不協調的特點。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宏觀調控導致國家的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而西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比較緩慢。并且,城市和鄉鎮經濟發展中,也呈現出不相適應的特點。本文根據財稅金融政策對于偏遠落后地區扶植的相關特點展開討論,提出幾點有利于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可行性措施。
關鍵詞:財稅金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體影響
一、我國區域內經濟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
區域經濟“country of economy”來源與西方國家進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過程中誕生的詞匯,代表著金融活動中的一些規律性的管理活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面臨的顯著問題,經濟發展不協調導致了我國城鄉經濟差異化比較明顯,除此之外,經濟發展不平衡又導致了我國貧富收入分化的問題。收入的不平衡往往會造成人民群眾各個階層的嚴重對立,造成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推行財稅金融政策改革,需要國家工作人員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從政策研究的出發,給予經濟落后地區各種中小型企業有力的支持。通過出口退稅、財政投資擴大化等政策傾斜的方式,推動落后地區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二、提升我國區域經濟發展速度的良性財稅金融政策
1.推行國家財稅金融部門的精簡化建設
推行國家財稅金融部門的精簡化建設,有利于提高我國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根據2010年中國財稅金融政策統計年鑒和財政收入統計年鑒分析表明,減少行政管理費用占政府財政支持比重,有利于提高區域內經濟發展建設的速度。從2010年我國各個地區政府機構人員規模統計人數來看,經濟落后地區的居民每億元GDP供養區域內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的比重,遠遠高于發達地區的每億元GDP對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經濟供養值。從2010年的研究報告來看,我國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從業人員的總數達到了1096.51萬人次,其中,我國的GDP總量達到了397983.13億元,每億元GDP供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數量為139.96人次,行政管理費用占據財政支持比重為9.21%。
2.減輕政府部門經濟發展的財稅負擔
從整體上來說,我國的財稅負擔對于地區經濟的發展影響很大,過重的地區財政壓力,降低了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東部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我國黨政機關和科教文外、城市基本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人員數量達到了457.91萬人,全年時間內東部地區GDP水平達到了188114.54億元,每億元GDP供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數量僅為95.17人次。東部地區的財政支出負擔較小,高效率的財政稅收工作模式提高了經濟建設的效率,信息化的金融管理模式給區域內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助推力作用。因此,重視區域內金融管理技術的提高,有利于我國在經濟建設的相關活動中,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在財稅金融政策建設活動中,大力引用電子信息化的金融數據統計工具,有利于促進財政統計活動的科學化與合理化。通過一系列的財稅管理優化措施,可以促進金融業務的高效運轉,從而帶動我國經濟的發展方式也發生重大轉變。
3.實現經濟建設領域協調發展
從我國中部地區的財稅金融政策建設的活動來說,整個中部地區的黨政機關和社會經濟團體從業人員為394.41萬人次。其中,中部地區的GDP總量為133113.66億元人民幣,每億元GDP供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數量比較高,經濟發展的壓力比較大,達到了170.64人次。除此之外,行政管理費用占據財政支出比重達到了10.11%,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受到的行政管理消耗水平比較高。推行財稅金融政策改革,需要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推行由“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逐漸朝著“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方式大步前進,推行我國經濟領域的辦公自動化和金融行業的網絡化程度增高。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金融和企業文化,有利于在國家金融體制內部打造高效的監管機制,通過國家財稅金融政策“簡政放權”的方式,實現經濟建設領域協調發展,促進我國經濟總量、經濟發展速度和人均GDP的全面發展。
三、推行稅收建設和經濟政策刺激的有力措施
1.不斷加強利稅政策的建設力度
從區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效果來看,我國西部地區經濟建設的速度比較緩慢。其中,西部地區的發展速度與經濟總量均落后于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在西部地區的財政稅務工作的活性上面,西部地區也呈現出一定的劣勢。從整體上來看,我國西部地區的黨政機關和社會經濟各個團體的從業人數總量達到了244.2萬人,這部分人口為國家經濟政策建設者和執行者,在GDP水平為76754.8億元。其中,每億元GDP供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數量竟然高達211.39億元。這部分地區的工作人員數量比較多,機構比較冗雜,為了改變經濟發展中的利稅水平較低的問題,應該制定出本地區企業各項業務與互聯網金融服務技術相配套的良性發展計劃。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西部地區的經濟建設工作要想取得更大的發展,必須要不斷加強利稅政策的建設力度,通過高科技技術的引進和市場化渠道的維護,保證西部地區領域內的發展環境的健康。
2.推行財稅金融管理技術革新
財稅金融革新技術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它不僅僅是互聯網信息交換技術簡單發展,更是包括會計金融結算等多個科目的專業技術。我國西部地區吸引投資的力度不如中東部地區大,區域內免稅等經濟措施的力度也不如中東部地區的明顯。因此,推行財政金融政策改革,需要國家推行經濟中心的轉移,大力進行西部地區經濟崛起的金融建設活動。根據調查,我們可以發現,行政管理費用占財政支持比重為11.56%。在金融管理的活動中,從業者要首先考慮到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政策對于經濟的刺激效果。對于西部地區來說,由于各種配套的金融市場建設體制不夠完善。因此,在經濟建設的活動中,國家經濟部門工作人員應該加強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和金融管制的建設力度。同時,為了保證經濟統計內部各機構依據其職權合理設置和分工,還應該向其灌輸“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作為國家工作人員,應該做到尊重事實和還原事實,保證區域經濟政策制定的科學性,促使國家的區域政策落到實處,實現地區經濟發展。
四、結束語
我們國家的金融財稅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應該開展有理有節的內部經濟控制工作。在制定區域內經濟的財稅金融內容展示過程中,應該嚴格遵守《經濟法與建設法規》、《財稅法》的各項要求,結合本地區市場調研的切身實際,對各種金融政策進行優化建設。為了向管理層提供全面的經濟統計信息,必須要保證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方法來進行高效統計數據處理,從而提高經濟信息的質量。為區域內財稅金融經濟決策的制定提供詳實的資料參考,保護新經濟政策下的市場經濟的安全,實行差別的財稅金融政策用來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政華.區域生態經濟發展與財稅政策研究[D].青島大學,2010,151:201-17.
[2]閆肅.中國金融業稅收政策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109:225-14.
[3]袁艷平.戰略性新興產業鏈構建整合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110:216-18.
[4]趙聰慧.橋頭堡戰略背景下云南省產業優化升級的財稅金融政策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103:221-149.
[5]周林.產業結構調整的污染減排財稅金融政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4,157:247-141.
[6]莫挺.支持浙江文化產業發展的財稅金融政策研究[D].廈門大學,2014,110:228-113.
作者簡介:王麗(1993.01- ),女,回族,寧夏銀川,福建農林大學園藝學院,學生,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茶學,第二學位:金融;鄭岑琳(1992.11- ),女,漢族,福建寧德,福建農林大學材料工程學院,學生,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工科實驗班(環境工程方向),第二學位: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