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依據紅色旅游市場的變化,指出了云南紅色旅游解說系統現有的制約因素,再以此為依托,從交通引導系統、接待設施系統、景區解說系統、游客中心、可攜帶性解說五個維度對如何提高云南紅色旅游解說系統的競爭力提出了一些對策。
關鍵詞:市場;云南;紅色旅游;解說系統
一、引言
紅色旅游因其政治性和教育意義,以國內企業、黨政機關、中老年人為主要市場,但隨著紅色旅游的內涵的延伸,產品的豐富紅色旅游市場發生了一些變化。本文根據云南幾個重要紅色旅游景區市場及旅游解說系統現狀的實地調查,對建立有效的紅色旅游解說系統提供一些建議。
二、云南紅色旅游市場現狀
1.云南紅色旅游宏觀市場環境
(1)紅色旅游客源市場總量分析
根據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接待紅色旅游游客812.1958萬人次,較2004年增長3.4倍;紅色旅游景區接待入境游客7.4458萬人次,取得較大的突破;全年紅色旅游綜合收入17893.90萬元,較2004年增長1.4倍;紅色旅游直接就業的人數1119人,間接就業人數是4989人,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紅色旅游的關聯帶動效應初步顯現。
(2)紅色旅游市場供求分析
①市場結構比重的重構。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云南省紅色旅游的市場結構將有所變化最終形成以省內客源市場為第一客源市場,以周邊客源市場為第二客源市場,以省外(非周邊)客源市場和海外客源市場為機會市場的三級客源市場結構。
②旅游產品結構的完善整合。云南紅色旅游經過將近10年的深度開發,從新興旅游發展成為文化旅游重要的一種形式,然而云南紅色旅游從單個地區性旅游產品的開發逐步走向區域性旅游產品。
2.云南紅色旅游解說系統市場分析
(1)云南紅色旅游解說系統供給分析
以筆者實地調查的騰沖為例作具體說明。騰沖主要的紅色旅游景點有龍陵松山抗戰遺址、艾思奇故居、國殤墓園、滇西抗戰博物館。騰沖紅色旅游景區內的人員解說的導游都是有編制的錄用人員,有固定時間場次進行講解,但游客錯過了規定的時間,就無法體驗人員解說的服務,整個解說沒有進入良性的軌道。
(2)云南紅色旅游解說系統需求分析
來云南紅色旅游景點的大部分游客是綜合云南文化、民族風情景區區域性整合旅游的,且自助性較強。紅色旅游解說系統的重置和完善能方便游客的游覽,解說系統的電子信息化,使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形成合力,使得紅色旅游的形式成綜合、立體的全方位發展態勢。
三、云南紅色旅游解說系統優化的對策
旅游解說系統所涉及的形式多樣,根據不同的標準,各學者對解說系統進行了不同形式的劃分。依據引導方式的差別,分為向導式解說和自導式解說。依據解說方法來分類,可分為人員解說、視聽解說、展示與陳列解說、書面解說。本文考慮到紅色旅游解說的實用性,采取了以空間范圍劃分的方式。
1.交通引導系統
云南紅色旅游的交通系統在第一期紅色旅游規劃的基礎上有所完善,通達性加強。但在引導系統上有所欠缺。紅色旅游由于其包含的精神、文化的特殊性,在一般的交通引導的基礎上,還要配合紅色的主旋律,比如在滇緬公路到龍陵松山遺址之間,要設計符合革命精神的指示牌,提前感受松山戰役的壯烈氛圍。
2.景區接待設施系統
云南紅色旅游景點所在地區大多位于山區和偏遠地區,在所住區域要加強安全警示牌的設立。在不同的設施接待的節點,要有明確的指示說明,方便人生地不熟的游客及時找到游購娛的地方。
3.景區解說系統
對于云南紅色旅游來說,首先是在各景區入口附近設置全景標牌并配備必要的講解說明,讓游客在游覽之前能夠俯瞰全景,有個大致印象。其次在景區內部,人員解說除了固定的時間滾動講解以外,還要根據游客的意愿提供付費講解服務。
4.游客中心
在龍陵松山等所處地理位置較偏僻的紅色旅游景區還未建立游客中心,面對紅色浪潮的二次來襲,應及時修建,且與革命風貌相結合,“藏而不露”與整個景區融為一體。
5.可攜帶性解說
云南紅色旅游各地景點的可攜帶性解說還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常見的旅游指南手冊、革命先烈事跡的書籍、抗戰影片、旅游交通地圖在云南紅色旅游景區都還沒有普及。
參考文獻:
[1]Tilden,F.(1977).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3rd ed.).Chapel Hill,NC:University of NorthCarolina Press.
[2]廉曉利,袁書琪.遺產旅游解說系統研究——以古都洛陽為例[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
[3]馮淑華.古村落旅游解說系統探討[J].商業研究,2005(08):164—166.
[4]黃平芳,朱美蘭.紅色旅游解說系統探討——以南昌市為例[J].商業研究,2008(9):183-187.
[5]王媛媛.紅色旅游英譯解說系統建設的探討[J].華章,2011(15).
[6]黃平芳,胡明文,王小琴.紅色旅游解說系統的游客滿意度研究——以興國將軍為例[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126-129.
[7]吳必虎,張麗,金華.旅游解說系統的規劃和管理[J].旅游學刊,1999.
[8]揚正泰,張帆.旅游景點景區開發與管理[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129-136.
[9]王輝.旅游解說系統的設計探討[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4(01):56-58.
作者簡介:蔣琪(1991- ),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研究方向:旅游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