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朝磊



摘 要:運用廣東1990年-2013年度數據,本文主要從金融深化改革方面來考察與經濟增長的相互關系。本文采用了平穩性檢驗、協整檢驗、VAR模型估計、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這幾個方法對廣東的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進行研究,試圖找出它們的相關關系,以促進廣東經濟更健康快速地增長。
關鍵詞:金融發展;經濟增長
一、引言
金融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整體經濟的快速增長是關系密切的。首先,金融經濟的發展可以有效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但是經濟的發展壯大對金融的推進效果相對來說并不是很明顯。其次,要想金融市場和整體經濟都能夠得到快速、健康的發展,應當想方設法在金融體系的質量上加大投資力度。
二、模型建立與數據來源
本文衡量經濟增長選用的指標是人均GDP。衡量金融發展選用的指標是貨幣化指標(M2/GDP),用FIR來表示。
自1990年以來,我國金融和經濟出現一個快速的增長,我國人均GDP從1990年的18667.82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568845億元;FIR從1990年的81.92%上升至194%。不難發現,兩個變量變動的方向和步調表現比較一致。大多數研究發現這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非常明顯。周立在《中國各地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實證分析》中指出中國各地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保持密切相關關系;李斌紅利用廣東1995-2012年的經濟發展數據,構建了兩個衡量廣東金融結構的因子,發現金融總量因子與廣東的經濟增長率呈顯著正相關關系。本文選取了廣東21個地級市的金融發展的原始數據,在已經取得的樣本基礎上建立了相應的回歸方程。這些數據主要來自廣東統計信息網、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各年廣東金融運行報告以及廣東的統計年檢,數據的樣本區間1990年到2013年。
三、實證分析
1.單位根檢驗
以廣東21個地級市的金融發展的原始數據為基礎,采用ADF方法對人均GDP和FIR這兩個變量的平穩性進行檢驗。首先對LNGDP和LNFIR做ADF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不難發現,在5%的顯著水平上,原始序列的檢驗結果都沒有拒絕單位根的假設,因此我們可以認為LNGDP和LNFIR都屬于非平穩的時間序列。而且,經過一階差分后也都拒絕有單位根的假設,這就說明查分變量是平穩的。也說明人均GDP和FIR兩個變量均是一階單整的,即為I(1)。
2.協整檢驗
接下來采用Johansen方法來檢驗人均GDP和FIR這兩個變量的協整關系,檢驗結果如下表2所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可以接受存在“一個協整關系的”原假設,這就說明LNGDP和LNFIR之間存在著穩定的相關關系。通過表3還可以看出正規化后的長期協整關系為:
LNGDP=-0.093870LNFIR
(0.41909)***
***表示檢驗值大于1%置信水平下的臨界值。
由此可見,金融的發展對人均GDP有非常明顯的推進作用,確切的說,金融發展每發展1個百分點,人均GDP大概可以提高0.094個百分點。
3.VAR模型估計
因為協整關系式只能說明各個解釋變量之間的均衡關系以及趨勢。人均GDP和金融深化程度FIR之間的正相關關系可能是因為人均GDP的增長促進了金融深化程度FIR的增加,也可能是金融深化程度FIR的增加帶動了人均GDP的增加。為了明確兩者的相互關系,本文基于變量之間存在的協整關系,進一步建立了VAR模型。從而對人均GDP和FIR進行Granger因果關系的檢驗,進一步明確它們兩者之間的影響是到底是正向、逆向、還是雙向。
本文選擇VAR模型作為變量間關聯機制分析的模型的構建基礎。下圖單位圓中的點表示的是AR特征根的倒數的模,這些點都落在單位圓內表示VAR模型平穩。所以根據LNGDP、LNFIR建立的VAR模型通過穩定性檢驗,認為模型是穩定的,可以作進一步的Granger分析。
4.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主要用于確定變量之間的顯著關系,也就是說,格蘭杰因果關系是可以用來檢驗某個變量的變動是否對其它變量的當期值有影響的。如果檢驗結果是顯著的,說明變量之間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反之,則不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
從VAR模型的統計顯著性檢驗結果表4可以看出,在短期中,金融深化程度(FIR)的變動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Granger原因,其中P值為0.0000,因此,不難發現FIR的滯后期能夠非常顯著地影響GDP。反過來,在短期中,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變動是金融深化程度(FIR)的Granger原因,其中P值為0.0059,則可以認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滯后期也能夠解釋或預測金融深化程度。綜上所述在短期內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且這種關系是雙向的。
四、結論及含義
自1990年至2013年,我國的經濟增長和金融深化都獲得了長足的進展,都有著不斷增長的趨勢,而且兩者之間關系密切。
本文,首先對人均GDP和金融深化程度FIR進行ADF平穩性檢驗,通過檢驗發現兩個變量是一階平穩序列。接著對兩個指標進行了Johansen協整檢驗,檢驗證明兩者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接下來又展開了Granger因果檢驗,進而證明人均GDP和金融深化程度FIR是雙向影響的。也就是說,金融市場的發展程度會促進經濟整體的增長,而經濟增長反過來也會明顯地促進金融深經濟的發展。因此,在經濟金融化越來月明顯的今天,要促進我國經濟快速平穩的增長,必須要重視金融深化改革,與此同時,而要促進金融深化發展也必須要以我國實體經濟的長足發展為前提。
參考文獻:
[1]周立.中國各地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02(10)1-13.
[2]李斌紅.廣東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財經界,2015(5):5-8.
[3]郭志儀.區域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經濟經緯,2013(1)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