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霞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促進就業和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中小企業飛速發展,企業規模不斷擴張。在擴張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企業要面臨很多的融資問題。企業選擇何種融資方式,會影響到企業最終的收益多少。融資方式的選擇是影響企業收益的重要部分之一。本文從融資成本對收益的影響及融資方式對企業收益的影響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幫助中小企業找出一條有助于其自身發展的好的融資方式。
關鍵詞:融資;企業收益;影響
一、融資對企業收益的影響
融資成本是資金所有權與資金使用權分離的產物,融資成本的實質是資金使用者支付給資金所有者的報酬。由于企業融資是一種市場交易行為有交易就會有交易費用,資金使用者為了能夠獲得資金使用權,就必須支付相關的費用。企業融資成本實際上包括兩部分:即融資費用和資金使用費。融資費用是企業在資金籌集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資金使用費是指企業因使用資金而向其提供者支付的報酬等等。
融資成本作為企業成本的一部分,是影響企業收益的因素之一。核算好不同容融資方式對企業的不同融資成本,是企業發展決策中的重要一環。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具體介紹企業的融資成本對收益的影響。
1.企業融資的機會成本
企業融資的機會成本就企業內源融資來說,一般是無償使用的,內源融資并不用支付財務費用,相對的融資成本是比較低的。但是,如果將這部分自己轉作投資而取得的收入算,損失的收入也是成本。內源融資的留存收益也應于使用后取得相應的報酬,這和其他融資方式沒有太大差異,而其他融資方式必須對外支付。所以說內源融資的成本應該等同于公司股份的收益,只不過它沒有融資費用而已。
對中小企業而言內源融資是機會成本最低的一種融資方式,也是中小企業最愿意采用的融資方式之一。但對于目前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這種機會成本最低的融資方式往往并不能解決企業發展對大量資金的需要。僅僅依靠這種單一融資方式不但對企業長遠的發展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會拖慢企業的發展速度,影響企業獲得更大的收益。
2.企業融資的風險成本
企業融資的風險成本主要指破產成本和財務困境成本。對于投資方而言需要承擔企業的破產風險,這也算在破產成本,與企業破產相關的企業價值損失就是破產成本,也就是企業融資的風險成本。財務困境成本包括公司的管理費用、顧問的費用、和法律行政支出等等。公司的領導層為了降低財務負擔,防止自己資金鏈斷裂采取的保守行為,進而影響企業的銷售業績。以及沒有債權人許可不能作決策,管理層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等。
風險成本在企業發展中有著不可輕視的地位,任何融資方式的背后都有其相對應的風險成本在內。例如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債權人對企業的影響,管理層在企業決策時如果需要額外花費時間精力應對債權人,或者需要考慮債權人的意見或建議時。往往會影響企業相對于市場的變化做出正確決策的時機,從而影響企業的最終收益。
3.企業融資的代理成本
企業和融資方之間會產生委托和代理關系,委托人往往不信任代理人需要專門派人進行監督,因此產生的監督成本便是代理成本。另外,中小企業還可能進不適當的投資行為,從而產生的損失也是代理成本。
企業融資的代理成本對企業的收益往往起到得是正面的影響,而任何外部融資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代理成本所以在此不做深入討論。
二、融資方式對企業收益的影響
1.政策性貸款對收益的影響
政策性貸款作為政府支持某一領域的發展而進行的幫扶形式,其貸款手續簡單,資金成本比較低、相對更加穩定,而且不會對企業的控制權產生影響的優點,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有著非常有利的幫助。是企業最佳的融資方式之一,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提高收益有著重要的影響。然而由于我國目前的情況,政策性貸款限制比較多,覆蓋不廣泛,并不是大多數中小企業所能選擇的融資方式。
2.銀行貸款對收益的影響
銀行貸款可分為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其利率不同還款的周期也不同。企業依靠自身的信用額度從銀行取得貸款。長期貸款相應的利率較低,但需要長期的支付利息,對企業長遠收益的穩定性要求較高,企業的經營壓力比較大,不適合在風險高收益快的項目中使用長期貸款。短期貸款適合企業中短期彌補資金鏈不足的缺陷,但利率相對較高,對企業收益的壓力比較大。
銀行貸款無論是長期短期,其操作周期比較長,對企業的要求較高。很難適用于剛剛幾步實力較弱的中小企業。而且其程序也較復雜,從遞交申請到真正得到資金需要較長時間。對企業短期的資金鏈斷裂幫助不大,不及時。
在選則銀行貸款時,貸款的額度和利率是影響企業融資成本的重要因素,也同時影響企業的發展戰略和企業收益,銀行利率直接影響企業的收益率。銀行利率過高或者過多可能導致企業背負過多的負擔,導致企業的收益只能維持發展,不能達到通過銀行貸款來起到發展的目的,反而得不償失需。因此企業根據不同情況對銀行貸款的大小方式做出選擇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和收益。
3.風險投資對收益的影響
風險投資因其是一種資金與股權的交換,并不增加企業的債務負擔和現金壓力的融資形式。非常適合剛剛起步的中小型企業。企業沒有了現金的壓力可以將全部精力放在企業的發展上。是快速提高企業收益的方式之一。
然而對于自身發展前景良好,收益率高,而自有資金充足的企業來講。風險投資并不一定是其自身樂于選擇的。風投是以資金換取股權,又是對企業未來收益的預期,所以成功的風險投資能得到更多的企業收益。對內部融資能力較強的企業更愿意選擇內部融資,保證自身收益的最大化。
4.典當融資對收益的影響
對于內部融資能力不足,銀行貸款不能及時到位,而又不是風險投資型企業而言。典當融資是較適合這類企業的融資方式。對于短期資金鏈斷裂,而又能迅速收回的企業,典當為其提供了方便。典當行業較為靈活的形式體現出來。然而對于剛剛起步的中小企業,希望通過融資得到快速的發展而言。典當融資不一定能滿足要求,典當融資抵押成本高收益低,利率較高,不適合通過典當融資作為企業發展的穩定融資渠道。對企業長遠發展不利,不利于增加企業的收益。
5.金融租賃對收益的影響
將設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開,擁有所有權的一方將設備的的使用權出租出去。設備使用的企業通過金融租賃公司的委托購得所需要的設備,然后將設備租給企業使用。租賃企業在租賃過程中支付租金,并在協議期滿時取得設備的所有權。企業不必投入大量資金便能取得價格較高昂的現代化設備的使用權,可以邊生產、邊還租金。
金融租賃給供需雙方都帶來了融資的好處,也有助于租借雙方解決自身發展中的一些問題,能幫助企業加快發展,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對企業來說是一種相對較為理想的一種融資方式。但是金融租賃對雙方企業的供求關系要求比較高,相對的周期較長,并不適合所有企業都采用這種融資方式提高收益,仍是在特定供求關系下的一種融資方式。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對中小企業來講融資是企業發展的第一步。企業作為一種盈利性的經濟組織第一步的好壞對企業的最終收益有著重要的聯系。本文從融資成本對收益的影響及融資方式對企業收益的影響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幫助中小企業找出一條有助于其自身發展的好的融資方式。目前對企業融資和收益關系研究的并不多,而這兩點對于企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深入的研究企業的融資方式對收益的影響有著廣泛的空間和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立俊.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研究綜述[J].研究與探索,2010(9):56-57.
[2]黃雅麗.中小企業的融資誤區及解決辦法[J].經濟論壇,2009(22):26-27.
[3]田欣.淺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應對措施[J].企業管理,2009(6):107-109.
[4]陳意新.政府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中的作用[J].經濟研究導刊,2009(14):63-64.